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40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34289.8

    申请日:2010-03-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高容量化、充电时的阻抗小、放电负荷特性优良,而且容易制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是具备形成有正极合剂层的正极和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合剂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胶粘剂和导电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能够吸留、释放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组成式LiaNixM(1-x)O2(0<a≤1.1、0.5<X≤1.0、M为一种以上的元素)所示的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形成,且所述胶粘剂含有氟树脂和腈系聚合物,腈系聚合物相对于胶粘剂总量的比例为40质量%以下。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943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80050509.5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且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正极的合剂层包含第一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和第二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所述第一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是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为2~10μm的非凝聚粒子,所述第二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是平均粒径为50nm~2μm的一次粒子凝聚而成、并且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为10~30μm的二次粒子。在将正极合剂层在厚度方向上二等分、并且从正极合剂层的表面侧起依次定义为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情况下,第一区域中的第一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的含量多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一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含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