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497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80006781.3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134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10/0525
Abstract: 使用硅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改善循环特性。负极活性物质(13a)具有:由硅氧化物构成的基体颗粒(14);以及覆盖层(15),其由导电性碳材料构成,覆盖基体颗粒(14)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将利用红外光谱测定得到的600cm-1~140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峰强度设为1时的900cm-1处的强度为0.30以上,并且利用拉曼光谱测定得到的拉曼光谱的1360cm-1附近的峰的半高宽为100cm-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39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80036244.4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 , H01M10/4235
Abstract: 提供使用氧化硅作为活性物质时,能够抑制高温保存时的气体产生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特征在于,使用用实施了热处理的聚丙烯腈或其改性体覆盖氧化硅的表面而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97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3595.3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4 , H01M4/583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负极活性物质使用了石墨材料与硅或硅化合物的混合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可以获得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负极粘结剂,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材料与含量比石墨材料少的硅和/或硅化合物的混合物,负极粘结剂为经过热处理的聚丙烯腈或其改性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242011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810006414.X
申请日:2008-02-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525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B60L1/003 , B60L3/0046 , B60L11/1868 , B60L11/1874 , B60L11/1879 , H01M2/20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6/42 , H01M10/058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Y02T10/706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将多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单元的输出功率维持在高的状态,同时容易地抑制串联连接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变成过充电状态,以获得高的安全性。多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单元,其中,使充电时从正极活性物质中释放锂而电阻上升的电位不同的至少两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A1、B1a串联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332559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196300.8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第1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2负极活性物质层。第1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负极集电体上。第1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石墨作为第1负极活性物质。第2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第1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第2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钛酸锂复合氧化物作为第2负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396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5103.8
申请日:2009-07-0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改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抑制提高充电电压时的正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液的反应。在具备正极1、负极2和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使用在含有Li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以分散状态附着有选自氢氧化Er、羟基氧化Er、氢氧化Yb、羟基氧化Yb、氢氧化Tb、羟基氧化Tb、氢氧化Dy、羟基氧化Dy、氢氧化Ho、羟基氧化Ho、氢氧化Tm、羟基氧化Tm、氢氧化Lu、羟基氧化Lu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783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9199.4
申请日:2008-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6 , H01M2/1686 , H01M10/05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向电极内部的渗透性和保液性优异、能够以高容量和高能量密度得到良好的高温充电特性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隔膜。本发明的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隔膜的特征在于:隔膜(3)通过在多孔隔膜基材(1)上设置由无机微粒和树脂粘合剂构成的多孔层(2)而构成,树脂粘合剂是选自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分子链中的卤原子含量为10~30重量%,多孔层中的树脂粘合剂的含量为5重量%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02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80011034.4
申请日:200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87 , H01M2300/0082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降低电池特性、能够抑制隔膜的热收缩并能够使用更薄的隔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聚合物,该聚合物用于使具备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与配置在它们之间的隔膜粘合,其特征在于,包括:(A)具有阳离子聚合性的单体单元;(B)赋予相对于电解液的亲和性的单体单元;(C)赋予相对于电解液的难溶性的单体单元;和(D)含有阴离子性和非离子性的亲水基的单体单元。该聚合物通过利用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的自由基聚合得到,对碳酸亚乙酯(E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混合溶剂[EC∶DEC=5∶5(重量比)]的溶出率在10重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494283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810167748.5
申请日:2008-09-27
IPC: H01M4/02 , H01M4/62 , H01M10/36 , H01M10/40 , C09D15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 H01M4/60 , H01M4/602 , H01M4/60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和高分子涂层的高温保存特性优良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正极及其非水电解质电池。所述高分子具有由含有重复单元(I)和重复单元(II)的无规共聚物构成的嵌段链A和含有重复单元(III)的嵌段链B。如右下式,式中,R1~R3、R6、R8、R10~R12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烃基,R1和R3、R6和R8可结合成环,R4a和R4b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5表示氢原子、烃基、酰基或甲硅烷基,m表示1~100任一整数,m为2以上时R4a彼此和R4b彼此相同或不同,R7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烃基、羟基、烃氧基、羧基、酸酐基、氨基、酯基或具有选自羟基、羧基、环氧基、酸酐基和氨基的至少一种官能基的有机基,R9表示具有选自羟基、羧基、环氧基、酸酐基和氨基的至少一种官能基的有机基,R13表示芳基或杂芳基。
-
公开(公告)号:CN1725548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85968.X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较大地损害以往的电池构成而可以实现安全性、特别是过充电特性的提高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是具备了在正极集电体(1)表面形成了多个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的正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4)的负极、被夹隔在这两极间的隔膜(3)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特征是,正极活性物质层(2)由正极活性物质成分不同的2个层(2a、2b)构成,并且在这2个层(2a、2b)当中的正极集电体侧的层中,作为主成分含有尖晶石型锰酸锂或橄榄石型磷酸锂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