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64963A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02802534.2
申请日:2002-07-0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F25B6/04 , F25B9/008 , F25B29/003 , F25B39/02 , F25B41/04 , F25B47/006 , F25B47/022 , F25B2309/061 , F25B2339/047 , F25B2500/01 , F28D1/0443 , F28D1/0477 , Y02A40/965
Abstract: 在设置具有压缩机(1)、气体冷却器(3)、减压装置(5)以及蒸发器(7)的制冷循环并可利用该气体冷却器加热水而构成的热泵装置上,在制冷循环中高压侧填充使用在超临界区域工作的CO2等制冷剂,在气体冷却器出口与减压装置之间设置散热器(21),使该散热器出口的制冷剂温度与给气体冷却器的给水温度无关而大致保持一定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321299C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009056.4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9/008 , F25B2309/06 , F25B2309/061 , F25B2400/052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 F25D270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具备压缩机(1)、散热器(2)、减压装置(3)、气液分离器(4),且具备具有可将由该气液分离器(4)分离的气体制冷剂导入所述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的机构(6、7)的同时,使由所述气液分离器(4)分离的液体制冷剂循环的低压侧回路(9),并在该低压侧回路(9)具备有选择地在不同的温度带起作用的吸热机构(10),从而使经过选择的吸热机构(10)的制冷剂返回到所述压缩机(1)的吸收部。从而,当在制冷循环中设有有选择地在不同的温度带起作用的吸热机构的情况下,在任何一个的温度带,都能够不降低其效率地高效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877220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91232.8
申请日:2006-06-0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8 , F25B1/10 , F25B13/00 , F25B2309/061 , F25B2313/02791 , F25B2341/063 , F25B2341/0662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 F25B2500/28 , F25B2600/2513 , F25B2700/2102 , F25B2700/2109 , F25B2700/21151 , F25B2700/21152
Abstract: 一种冷冻装置。依次连接2级压缩机、高压气体冷却器、第一节流装置、中间压力容器、第二节流装置、蒸发器而形成闭合回路,具有中间压力制冷剂旁通回路与逆流防止装置;在通常运行时高压部在超临界状态下运行;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及第二节流装置的至少一方,使得:在高压气体冷却器出口制冷剂的比焓小于与1级膨胀的情况下的压缩机中压部压力相当的饱和液的焓的情况下,中间压力容器的压力比压缩机中压部压力低,而在高压气体冷却器出口制冷剂的比焓大于与压缩机中压部压力相当的饱和液的焓的情况下,中间压力容器的压力比具有与高压气体冷却器出口制冷剂的比焓大致相等的焓的饱和液的压力低,且比压缩机中压部压力高。
-
公开(公告)号:CN1847750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79440.6
申请日:2006-02-28
Applicant: 热分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1/04 , F25B5/02 , F25B9/008 , F25B40/00 , F25B41/062 , F25B2309/061 , F25B2400/072 , F25B2400/13 , F25B2600/17 , F25B2600/2509 , F25B2700/1931 , F25B2700/1933 , F25D11/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装置用于改善制冷装置中蒸发器的制冷能力,提高性能。将从放热器(105)流出的制冷剂分流为两股流,经由辅助膨胀阀(109),第1制冷剂流流入中间热交换器(107)的第1流路,第2制冷剂流流过中间热交换器的第2流路后,经由作为主节流装置的主膨胀阀(106)流入蒸发器(108)中,在中间热交换器中,使第1制冷剂流和第2制冷剂流进行热交换,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吸入低段侧的压缩元件(压缩装置的低压部),从中间热交换器流出的上述第1制冷剂流吸入高段侧的压缩元件(压缩装置的中间压部)。通过压缩装置的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对作为辅助节流装置的辅助膨胀阀进行控制,确定压缩装置的中间压部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840992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68101.8
申请日:2006-03-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791 , F25B2313/0314 , F25B2313/0315 , F25B2339/047 , F25B2500/19 , F25B2600/0253 , F25B2600/17 , F25B2700/1931 , F25B2700/21152 , F25B2700/2117 , Y02B30/741
Abstract: 一种冷暖气系统,具备:室外单元(101)、多个室内单元(105)、高压管(111)、低压管(112)、中压管(113),其特征是还具备:制冷剂压力检测机构(PCO1),用于检测由压缩机(102)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第1制冷剂温度检测机构(TCO3),用于在室外热交换器(103)具有作为散热器的功能时检测制冷剂的出口温度,在室外热交换器(103)具有作为吸热器的功能时检测制冷剂的入口温度;第2制冷剂温度检测机构(TCO8),用于在室内热交换器(106)具有作为散热器的功能时检测制冷剂的出口温度,在室内热交换器(106)具有作为吸热器的功能时检测制冷剂的入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277016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03132742.7
申请日:2003-09-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缩短被干燥物的干燥时间并大幅降低能源消耗量的干燥机。设有将压缩机,气体冷却器(154),减压装置(膨胀阀)(156)及蒸发器(157)依次用配管连接成环状而形成的制冷回路。设有以与气体冷却器(154)和蒸发器(157)热交换的方式使干燥室(108)内的空气循环的鼓风机构(鼓风机)(140)。该鼓风机构设置在气体冷却与(154)与蒸发器(157)之间。
-
-
公开(公告)号:CN1603721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11835.3
申请日:2004-09-2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上村一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9/003 , F25B2309/061 , F25B2339/047 , F25B2700/21163
Abstract: 一种热泵供给热水机,其在环状连接压缩机、水换热器、膨胀阀、室内换热器而构成制冷剂回路,并且具有与所述水换热器连接的供给热水机构的热泵供给热水机中,具备:被连接于水换热器与所述膨胀阀之间且包含室外换热器的第1路径、将所述室外换热器旁通的第2路径、选择所述第1路径及所述第2路径的切换机构、检测水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根据来自该温度检测机构的输出来控制切换机构的控制机构。因此,提供当室外气温高时,作为空调用能提高比其他制冷剂性能差的CO2制冷剂的空调性能,并且当需要制冷及供给热水,或者,制热及供给热水两个功能时,不会导致效率下降,且将排热利用于供给热水的节能供给热水机。
-
公开(公告)号:CN1175226C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00119997.8
申请日:1993-02-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065 , F24F11/83 , F24F11/85 , F25B13/00 , F25B49/022 , F25B2313/005 , F25B2313/023 , F25B2313/025 , F25B2313/0253 , F25B2400/061 , F25B2400/075 , F25B2400/0751 , F25B2400/19 , F25B2600/021 , Y02B30/741
Abstract: 在一种多室空调装置中,控制致冷剂在多个室外侧机组间的流动从而校正工作中的一个室外侧机组中致冷剂量的反常(缺乏或过剩)状态。比如,当过剩的致冷剂处于一个室外侧机组中时,控制致冷剂的流动,使多余的致冷剂被排出(流出)并进入一个未工作的室外侧机组中。另外,空调装置的输出可根据空调负荷而在从最小(零)负荷至最大负荷之间的整个空调负荷范围中而平稳地改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7A
公开(公告)日:1998-07-08
申请号:CN97105449.5
申请日:1997-06-0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5/00 , F25B2345/001 , F25B2345/007
Abstract: 用于将混合致冷剂注入致冷剂管路中的方法和设备,其构成为至少一个压缩器,一个冷凝器,一个膨胀装置及一个蒸发器,它们通过一个致冷剂管道互相连结,混合致冷剂被周期性从致冷剂弹的高压容器中注入致冷剂管路的下压力端的预定位置同时保持混合致冷剂在液态。可根据致冷剂管路中的混合致冷剂的过热度来控制液体致冷剂向致冷剂管路的周期性注入操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