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15534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002171.4
申请日:2011-01-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G63/91 , C08G63/52 , C09D167/06 , C09K3/00 , H01B3/42 , C09J16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桐油改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方法是:将反应原料顺丁烯二酸酐、双环戊二烯和催化剂反应得到双环戊二烯顺丁烯二酸半酯。再加入二元醇、二元酸和阻聚剂,升温至190-210℃脱水酯化。当酸值达到50-120mgKOH/g时,降温至120-180℃加入一定量的桐油,再升温至200-210℃继续反应;酯化到酸值20-35mgKOH/g后冷却至100-120℃,加入溶有少量阻聚剂的苯乙烯进行稀释,分散均匀得到产品。该方法的桐油改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气干性好、耐腐蚀、耐老化、生物可降解等优点。产品适用于不饱和聚酯涂料,作为防腐、绝缘和粘结剂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9163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270117.8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的原料为:二元醇、氧化石墨烯、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乙烯基单体以及常规的阻聚剂、引发剂和促进剂,其中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0.06-0.5wt%。制备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加入二元醇中直接进行超声分散,或是将二元醇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再分馏除去水得到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二元醇溶液;与计量比的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以及阻聚剂进行缩聚反应,聚合完成后加入乙烯基单体稀释后制备出氧化石墨烯/不饱和聚酯树脂;最后再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固化交联后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01804044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212781.X
申请日:2009-11-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枞酸盐,其抑制效果好于阳性对照物甲硝唑,部分与阳性对照物阿莫西林相同,其中枞酸铋50%、阿莫西林50%的组合样和枞酸钠50%、阿莫西林50%的组合样测试结果好于阳性对照物阿莫西林,说明枞酸盐与阿莫西林有协同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762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184872.7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G65/26 , C09F1/04 , C08G18/50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松香聚醚多元醇,结构式为:其中R为n=1~10。制备方法是将松香二元酸或三元酸、烷烃二胺、酸催化剂,加入耐压反应釜,混合升温搅拌,反应3-8小时,降温到100-120℃,加入碱催化剂,抽真空无氧条件下,再使温度处于130-150℃,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分作若干次,按照先通入环氧乙烷再通入环氧丙烷的顺序,交替循环通入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得到阻燃型松香聚醚多元醇。由于含有松香菲环刚性结构,并且含有一定量的阻燃氮元素。用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很好的压缩强度,氧指数28-30%,能用于建筑、保温及一些特殊场地。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47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4750.2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质素改性酚醛泡沫制备方法。大分子木质素经过改性降解为小分子木质素且活性提高。用降解后的木质素代替苯酚制备木质素改性甲阶酚醛树脂,与固化剂、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共混,在室温(25-30℃)或40-80℃烘箱中发泡,固化后得到改性酚醛泡沫塑料。本发明可以使酚醛泡沫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提高泡沫的韧性,降低脆性,是一种市场前景良好的产品。为我国丰富的纸浆造纸废液和农林废弃物提供了一条高附加的途径,同时降低了酚醛泡沫行业对石化原料苯酚的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5346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58700.2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江苏强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浆态法制备苯酸酯类增塑剂的方法,采用苯酸与醇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得到苯酸酯类增塑剂,其特征在于,将固体颗粒状、粉状或块状的原料苯酸先在醇中浆化,浆化结束后调整醇与苯酸的摩尔比为1~4︰1,然后再与占原料苯酸质量0.1%~2%的常规催化剂混合后在带有油水分离器的反应器中,逐步搅拌升温至210℃~240℃,保温反应1~4小时至酸价低于1结束反应,再进行常规的脱醇、精制处理得到苯酸酯类增塑剂。本发明的特点是在不需全面改动原有设备的情况下,将原为固体的苯酸类原料浆化,提高了两相的反应接触面,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了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115770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31480.5
申请日:2007-08-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F25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段聚醚化合物改性木质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耐压反应器先抽真空,补入氮气至常压,排除氧气后取纯化木质素100质量份,碱催化剂0.1~5质量份,芳烃溶剂20~100质量份;加料后通入氮气保护,密闭耐压反应器并搅拌,在80~150℃,0.3~1.0MPa时,将10~100质量份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分成2~10等份,每次反应通入一等份量的环氧乙烷,反应30~60min后再通入一等份量的环氧丙烷,反应30~60min,然后再通入一等份量的环氧乙烷反应,这样循环反应2~10次后停止反应,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停止搅拌,通入氮气使耐压反应器至常压,减压蒸馏去除低沸点馏份,得到产物。产物可作为表面活性剂也可应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制造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762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184872.7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G65/26 , C09F1/04 , C08G18/50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松香聚醚多元醇,结构式为:其中R为n=1~10。制备方法是将松香二元酸或三元酸、烷烃二胺、酸催化剂,加入耐压反应釜,混合升温搅拌,反应3-8小时,降温到100-120℃,加入碱催化剂,抽真空无氧条件下,再使温度处于130-150℃,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分作若干次,按照先通入环氧乙烷再通入环氧丙烷的顺序,交替循环通入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得到阻燃型松香聚醚多元醇。由于含有松香菲环刚性结构,并且含有一定量的阻燃氮元素。用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很好的压缩强度,氧指数28-30%,能用于建筑、保温及一些特殊场地。
-
公开(公告)号:CN101531920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29495.X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江苏强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油三酯催化裂解制备液体燃料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按质量比m甘油三酯∶m催化剂=100∶1~10的比例,称取甘油三脂、催化剂,将其中5%~30%的甘油三脂与催化剂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第二步,加热反应釜至350~500℃,逐滴加入余下的70%~95%的甘油三脂,将所产生的蒸汽冷凝,得到深棕色产液体物,酸值16.4mgKOH/g,密度0.84g/cm3,含水量0.31%,热值43.0kJ/g,粘度3.1mm2/s。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828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28314.1
申请日:2009-01-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0L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柴油基燃料油是由按重量百分含量为:粗生物柴油50-80%、复合乳化剂4-35%、甲醇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余量。其中的复合乳化剂为下列二类物质的混合物,第一类为:油酸、棕榈油酸、环烷酸、C原子数在40-100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C原子数在40-10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C原子数在40-100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第二类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一缩二乙醇胺、1-辛醇、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制备方法为按上述混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混合,经搅拌均匀可成透明溶液。该燃料油稳定性好,长期不分层、不变色、不浑浊。直接采用粗生物柴油制备。加入甲醇或水或两者混合物,节约了生物柴油的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