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6072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74140.5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iF‑8衍生P,N共掺杂3D多孔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吸附剂以具有N杂环有机配体与Zn2+金属节点组装而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为前驱体,以H3PO4为P源,通过两步煅烧法制备得到具有特殊结构性质的3D多孔碳吸附剂。这种无金属3D多孔碳吸附剂通过P,N共掺杂后,显著改变了碳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和孔道结构。使得该吸附剂具有超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层级孔结构和酸性位点、易回收分离、以及无金属等优点。将该吸附剂用于液态烃燃料中芳香硫化物的吸附,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01307.4
申请日:2022-05-10
IPC: B01J20/28 , B01J20/26 , B01J20/30 , B01D15/08 , C07D301/32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脱除环氧丙烷中醛类物质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含有多乙烯基含苯或咪唑基团的物质和功能基苯乙烯加入溶剂中,在铵盐和催引剂作用下进行加热反应,获得的固体再经功能溶液活化得到高效吸附材料。本发明基于高交联策略提高吸附材料稳定性,基于曼西尼反应原理中碱性含氮基团与醛具有良好作用能力的原理,利用引入的铵和骨架中胺基、咪唑基等基团与功能溶剂中功能基团的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实现对环氧丙烷中醛类物质快速高效的捕集。合成的吸附材料可以将环氧丙烷中的总醛(包括甲醛、乙醛和丙醛)醛量迅速降低至10 ppm以下,满足高端聚醚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501100.7
申请日:2022-05-10
IPC: B01J31/06 , B01J35/10 , C08F212/14 , C08F226/06 , C08F212/36 , C08F2/38 , C07C68/06 , C07C69/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碱性固体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将含乙烯基烷基胺和多乙烯基苯以一定比例加入溶剂中,在一定温度和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再利用含氧或含氮阴离子碱性基团功能化得到本发明的碱性固体催化材料。本发明采用增加催化材料的交联程度的策略实现对其催化循环稳定性的提高;利用多孔网络骨架提供可丰富功能化的锚定位点,并通过小分子含氧或含氮碱性阴离子与骨架阳离子的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创制出一系列在催化碳酸二甲酯和乙醇或者碳酸二乙酯酯交换制备碳酸甲乙酯过程中具有高稳定性、高催化活性、高催化选择性的碱性功能化离子固体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833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374107.2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一系列锆‑杂多酸非均相催化剂的方法,属于催化氧化脱硫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有机羧酸作为连接子,利用锆金属离子能够与羧基和杂多酸配位结合的特点,将锆金属活性位点与杂多酸稳定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杂多酸锆‑有机羧酸非均相催化剂。在此基础上,再将连接子有机羧酸去除,直接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杂多酸锆盐非均相催化剂。此类新型的锆‑杂多酸非均相催化剂,制备过程方便快捷,杂多酸分子不易脱落,催化剂均为化学性质稳定的无定形结构。本发明制备的锆‑杂多酸非均相催化剂在催化氧化脱除汽油中噻吩类化合物的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324643.1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13/02 , G01N21/84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通道中多相乳液动态界面张力测算方法,结合了表面活性剂吸附平衡下的结构变化规律与表面活性剂的动态吸附效应,提出了一个根据瞬时乳液结构的变化,推导瞬时的动态界面张力的方法。为了测量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动态吸附效应导致的动态界面张力值,以乳液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乳液模拟图像与高速摄像显微照片和扫描电镜得到的乳液实验图像,得到微通道中多相乳液的动态界面张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6962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026688.0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D3/00 , C07C41/06 , C07C41/42 , C07C43/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工艺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隔壁反应精馏塔制备环戊基甲醚的工艺系统,包括一个隔壁反应精馏塔、两个冷凝器、一个分层器和一个再沸器。环戊烯和甲醇在精馏塔隔板左侧的反应精馏段发生反应,隔壁精馏塔隔板左侧顶部分离出二甲醚,右侧顶部得到环戊烯和水的非均相共沸物进入分层器分层,其中上层主要为环戊烯,下层为水,环戊烯作为原料或者带水剂返回精馏塔。塔釜采出的组分主要为环戊基甲醚、少量的环戊醇、环戊烯和聚合副产物。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环戊烯的单程转化率,将化学转化和后续的产品分离提纯融合在一套设备内完成,具有较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00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42545.X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孔有机聚合物的含氮缺陷位多孔炭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其C‑N偶联反应将中心子与连接子在盐的作用下聚合得到可以进行炭化的含氮微孔有机聚合物前驱体。在气体气氛模板的作用下,以微孔有机聚合物作为前驱体直接进行炭化,并通过调控不同炭烧的温度以实现对微孔有机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和孔道结构的调控,最终得到基于微孔有机聚合物的含氮缺陷位多孔炭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效果显著、绿色环保等优点,其无需进行任何复杂操作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对多孔炭的制备,并且本发明所制备的基于微孔有机聚合物制备的含氮缺陷位多孔炭可有效提高对CO2的吸附容量,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80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1595782.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己烯直接水合制备环己醇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邻甲酚作为助溶剂,在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环己烯和水发生液液两相水合反应生成环己醇,得到的液液两相在分层器中分离,携带催化剂和部分助溶剂的水相返回反应釜,油相采用隔壁精馏塔进行分离,同时回收未反应的环己烯和助溶剂邻甲酚,并提纯环己醇。本发明提供的环己烯直接水合制备环己醇的方法,反应时间短,环己醇收率高,经济性好,可用于工业生产。优先条件下,环己醇收率可达44.76%。
-
公开(公告)号:CN10986759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315626.4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精馏连续生产3‑甲基‑3‑戊烯‑2‑酮的方法,原料为2‑丁酮和乙醛,采用新型微球状聚合物离子液体P(VB‑VS)HSO4作为催化剂,使乙醛和2‑丁酮在反应精馏塔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3‑甲基‑3‑戊烯‑2‑酮,再将反应液送入减压塔精馏中进行反应物和产物的分离,得到高纯度的3‑甲基‑3‑戊烯‑2‑酮。本发明采用新型微球状聚合物离子液体代替传统的强酸强碱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乙醛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高,在降低副反应的同时还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酸碱中和过程,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和废水的处理,节能且对环境友好,过剩的2‑丁酮经过分离后可继续作为反应原料,减少了资源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7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74140.5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iF‑8衍生P,N共掺杂3D多孔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吸附剂以具有N杂环有机配体与Zn2+金属节点组装而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为前驱体,以H3PO4为P源,通过两步煅烧法制备得到具有特殊结构性质的3D多孔碳吸附剂。这种无金属3D多孔碳吸附剂通过P,N共掺杂后,显著改变了碳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和孔道结构。使得该吸附剂具有超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层级孔结构和酸性位点、易回收分离、以及无金属等优点。将该吸附剂用于液态烃燃料中芳香硫化物的吸附,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