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7563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41500.2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具有低晶格应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晶格应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三元梯度前驱体材料中过渡金属元素比例改变导致产生晶格应力,从而使制备的三元正极材料的晶格应力较高,进而影响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问题。方法:一、配制混合金属盐水溶液;二、配制沉淀剂水溶液;三、配制络合剂水溶;四、配制氟化物水溶液;五、制备前驱体材料;六、降温冷却。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中Ni和F的含量呈反向梯度变化,有效减小晶格应力,提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356511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24928.8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4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掺氮包碳的铌酸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铌酸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含氮有机物溶于溶剂中,配制含氮有机物溶液,将铌酸钛材料投入其中并进行充分搅拌及超声分散;二、将步骤一分散好的悬浊液通过加热搅拌蒸发溶剂法或者溶剂热法制备铌酸钛材料与含氮有机物的复合前驱体;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复合前驱体进行热处理,热解有机物后得到导电性较好的铌酸钛材料。本发明通过含氮有机物在铌酸钛材料颗粒表面的热解来改善铌酸钛材料的导电性,从而进一步提升铌酸钛的电化学性能,进而推进其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5259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03039.6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91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低、循环寿命短以及充放电电压窗口窄的问题。本发明共沉淀法合成的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两相材料组成,所述两相中的一相为Li2MnO3相,另一相为层状LiMO2相。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一、溶液的配置,二、反应底液的制备,三、前驱体的制备,四、高温固相合成。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122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510287483.2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致密、外部疏松结构的一次颗粒堆积密度的三元前驱体材料、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三元前驱体材料的颗粒具有堆积紧密度内部致密、外部疏松结构,三元前驱体材料为NixCoyMn2M1-x-y-z(OH)2或NixCoyMnzM1-x-y-zCO3,0
-
公开(公告)号:CN105826568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26215.1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62
Abstract: 一种具有氧不足型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结构的富锂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富锂正极材料存在循环性能差、振实密度低、包覆改性后首次容量下降和传统改性方法复杂的问题。具有氧不足型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结构的富锂正极材料,由富锂正极材料及其表面包覆的一层氧不足型金属氧化物组成的包覆层组成。制备方法:一、金属氧化物烧结;二、包覆层结构制备。本发明提升材料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高、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廉,环保绿色,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和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50249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11434.2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33/00 , H01M4/4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3/00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61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喷雾干燥法大规模制备球形铌酸钛氧化物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方法为:一、将等摩尔比的钛源和铌源分散并溶解在溶剂体系中,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二、将上述混合液在喷雾干燥器中按照一定的流量喷出,将得到的粉末在烘箱中烘干,得到前驱体;三、将前驱体在高温炉中于800~1400℃下空气气氛中煅烧,即可得到球形的TiNb2O7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球形钛铌复合氧化物TiNb2O7有着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在其用做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有着较高库伦效率和可逆容量、优异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原材料成本低,无毒无害,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673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1018436.4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37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开路电压法估计电池荷电状态耗时长及不适于在线实时应用的问题。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步骤一: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数据库的获取;步骤二:开路电压拟合公式的获取;步骤三:获取电池终止工作后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U(t)数据;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得到公式(7)中的γ值;步骤五:根据步骤四获得的γ值和步骤一获得的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数据库,得到电池的荷电状态。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907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38071.0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具有“年轮”式结构的锂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材料和该材料制备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材料及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材料制备而成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普通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放电容量小、循环性能差和振实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主要通过使用间歇式等量溢流方式来实时控制共沉淀法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固液比呈周期性线性变化,合成了一种具有“年轮”式结构的高性能锂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材料和由该锂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材料制备而成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锂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材料和该材料制备的正极材料用于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48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135619.3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桃仁状SnO2-石墨烯-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锡盐为复合材料的原料,氧化石墨烯为载体,将两者混合之后超声、搅拌,并经喷雾制备复合材料的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与碳源溶液混合之后水热制备复合材料。本方法制备的碳包覆桃仁状锡基复合材料将SnO2颗粒负载到石墨烯上,然后再在外面包覆一层碳层,整体结构呈现桃仁状,此种结构可以更好约束二氧化锡颗粒体积的变化,使得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87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39100.1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483 , H01M4/523 , H01M4/62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材料的结构式为TixNbyMzO7,式中:0.5≤x≤1.5,1.5≤y≤2.5,0≤z≤0.5,且x+y+z=3,M为Al、Fe、Mg、Zn、Cu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采用固相法或液相法对TiNb2O7材料进行掺杂改性,通过提高金属原子的混排度以提高材料的缺陷浓度,从而改善材料的导电性。此方法适合大规模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易行,获得的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越。固相法所制备的材料颗粒尺寸均匀,分布在800~1000nm之间,且分散性良好;液相法得到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