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228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897714.7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效应的手性分子探测器件、探测装置及方法,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等离激元模式与手性物质耦合特性,借助表面等离激元增强荧光效应实现对分子手性的高灵敏探测。本发明采用金属纳米结构和荧光薄膜材料紧贴组成的手性分子探测器件,手性分子吸附在探测器件的间隙的热点,金属纳米结构的LSPR模式可以与手性分子的CD响应发生强相互作用转移手性特征,进而通过表面增强荧光测量获得高度灵敏的光学手性响应强信号,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分子级高灵敏手性探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信噪比高、灵敏度高的优点,同时也为其他表面等离激元器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48278.1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分复用器及其设计方法、制作方法和光纤激光器,波分复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部、耦合部和输出部,耦合部的长度其中,L为光纤激光器的腔体长度,GVD1为单模光纤对于设定波段的单位长度色散值,GVD2为所述耦合部直径为设定直径时的单位长度总色散值。实现通过对耦合部的长度以及耦合部截面直径等相关参数的设计,可以使得波分复用器提供反常色散积累,以及滤除非设定波段的自发辐射光,即滤除噪声光。波分复用器接入基于掺钕光纤的设定波段光纤激光器中,能够抵消或部分抵消光纤激光器内的正常色散,同时滤除其他波段的噪声光,从而帮助启动与稳定锁模。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3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09120.9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6N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维光量子计算方法及芯片。本发明的芯片包括一个UN分支、n个编码分支,每一编码分支包括r+1个单元S、r+1个单元Un、r+1个单元BS和一个单元M;UN分支用于对输入的r+1维n+1光子纠缠量子态中的控制量子位进行操作,得到量子态|φ3>;每一编码分支用于处理一个r+1维n+1光子纠缠量子态|φ0>,将其每一维分别输入到该编码分支中的一单元S;S用于对各受控纠缠光子所在的量子态路径扩展为相同维度的量子态并发送给单元Un;Un用于对输入态|φ1>中每一量子态进行量子幺正操作,得到量子态为|φ2>并发送给单元BS;BS用于对各量子态进行相干叠加,得到被控制量子位并输入到M。
-
公开(公告)号:CN11433521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046762.X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
IPC: H01L31/043 , H01L51/42 , H01L51/44 , H01L5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端叠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第一太阳能电池单元叠设在第二太阳能电池单元上,第一太阳能电池单元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柔性透明衬底、第一透明导电电极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钙钛矿活性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和第二透明导电电极层;第一透明导电电极层采用金属网格或透明导电氧化物;本发明具有超轻超薄易覆盖的优点,每平方米重量不到10 g,能够简单地覆盖在任意底层电池之上,能够彻底解决四端叠层太阳能电池重量过重以及上下层之间装配复杂等问题;采用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柔性基底,在保留其稳定的物化性质,简易的制备方法外,还能很好地回避PI薄膜对波长500 nm以蓝的光不透明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83932.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动力治疗的可视化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样品池模块,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并为待测样品提供监测环境;光源模块,用于为样品池模块提供光源;成像模块,用于监测光源模块在开启和关闭时的待测样品的结构变化,还用于定位样品池模块中造影剂的聚集位点以及光敏剂的聚集和作用位点。本发明实现对光动力治疗过程的可视化监测,该监测手段无需对样品进行染色,属于非标记成像范畴;成像激光功率极低及非标记的手段有效降低了成像过程中的光毒性,避免了对光动力治疗实际生理过程造成的影响。相对于已有的成像监测手段,本发明还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实现样品自由。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2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946936.3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态显微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本发明结合双光子荧光和光学衍射层析的双模态显微成像系统,通过控制子系统同步控制,利用光学衍射层析成像的无标记、非侵入、光毒性小的特点解决双光子荧光成像遇到的问题;同时,利用双光子荧光对衍射层析中的结果进行标定,从而对生物样品从形态和化学特异性进行成像,并且双光子荧光成像装置简单无需复杂的成像光路即能实现较高的分辨率;基于控制子系统使得两种模态融合,实现对样品局部特异性和全局形貌的并行成像表征;本发明通过光学衍射层析成像能够恢复测样品的三维高分辨折射率分布,并同时对待测样品的双光子荧光成像进行共定位,实现双模态显微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00557.1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光子晶体边界态拼接的片上光学神经网络及方法。本发明利用拓扑光子晶体的边界态作为光学信号传输的载体,提出了一种对加工缺陷和意外损坏有一定容忍度的片上集成光学神经网络;能够减小加工缺陷或意外损坏对神经网络中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为大规模光子神经网络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并为光子神经网络提供了更宽阔应用场景;多个周期的拓扑光子晶体产生的集体性效应,这一性质使得结构中某一单元的损坏不会直接导致边界态性质发生显著改变;另外,拓扑光子晶体边界态的另一个性质是其上传播的光信号具有两种赝自旋,两种赝自旋光信号的传播方向与拓扑光子晶体的拼接方式相关。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2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63510.6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S3/0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纳光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片上光学微腔系统及其光场调控方法,片上光学微腔系统包括非圆形光学微腔、剪裁体和芯片;其中,所述非圆形光学微腔和所述剪裁体均集成在所述芯片上,且所述剪裁体位于所述非圆形光学微腔的内部;所述非圆形光学微腔的形状为二维的盘状,用二维极坐标描述为本发明通过在集成于芯片上的非圆形光学微腔内部插入剪裁体,对应在相空间中对不同传输结构进行针对性调控,从而对非圆形光学微腔的光学模式进行精准改变。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改变非圆形光学微腔的边界来调控微腔光场,无法对相空间中的特定结构进行精密操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44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295858.5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全光开关及其实现方法。本发明在梯度下降算法中引入了非线性的计算方法,利用三阶非线性光学克尔效应,通过信号光激发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来改变纳微光子结构材料的介电分布情况,在信号光作用下非线性材料折射率与强度有关,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反向设计为实现的光子器件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平台,利于实现纳米光子器件的设计与集成;而非线性算法的引入有利于更复杂功能器件的设计,拓宽了器件设计的思路,丰富了器件设计的功能;工艺优化算法的引入大大降低了器件优化的效率;基于反向设计实现的全光集成器件在先进光子电路、全光信息处理、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52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12735.7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回音壁微腔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超高品质因子微棒腔制备装置及方法,该超高品质因子微棒腔制备装置包括二氧化碳激光器,用以向样棒发射熔融激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用以同轴装配所述样棒;步进位移台,所述旋转电机设于所述步进位移台上,所述步进位移台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二氧化碳激光器、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步进位移台电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二氧化碳激光器、旋转电机和步进位移台,结构简单,实现对样棒自动加工制备微棒腔,保证微棒腔的鲁棒性,提高制备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