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72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27183.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致超声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使用声脉冲对需检测的生物组织产生激励,使需检测的生物组织因吸收声脉冲发生热膨胀,产生含有生物组织特征信息的超声波。步骤S2,利用超声换能器对超声波进行采集,得到成像物体表面声信号测量值φ。步骤S3,构建声传播数学模型,将φ输入到声传播数学模型,得到声传播权重矩阵W。步骤S4,利用稀疏断层重建算法对声传播权重矩阵W进行处理,得到需检测的生物组织的三维分布信息。本发明通过构建的声传播模型,结合稀疏断层重建算法和LSQR方法对所获取的声信号重建及求解,实现了获取生物组织的分布信息,具有高穿透性、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的新型成像模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25297.8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S15/8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和成像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环阵合成孔径接收的快速成像算法,使用环阵超声换能器以合成孔径接收模式发射并接收超声信号,将环阵超声换能器的阵元按每组n个相邻阵元分组,计算第1组阵元1~n与环阵超声换能器的圆心所组成的扇形区域的索引矩阵D1;设定初始值i=1;利用合成孔径算法获取对应的局部成像结果Ii;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第i组索引矩阵Di,并重复执行前两步直至得到所有局部成像结果;将所有局部成像结果按其所在位置叠加融合,得到最终成像结果。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算法,可有效去除传统合成孔径成像算法中的弧状伪影,并大幅提升算法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50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52011.3
申请日:2019-10-31
IPC: G10K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义斯涅尔定律的超声隐身超表面装置,包括:多组间隔排列的凹型单元格和凸型单元格,其中,凹型单元格的数量和凸型单元格的数量根据被隐身体的形状和大小调整。本发明的基于广义斯涅尔定律的超声隐身超表面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物体的隐身效果,且该装置呈平板状、体积小、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空间大,不需要任何的电路调控手段,仅靠自身的结构特性就可以实现上述功能,还可以通过仅改变平板倾斜角度、不改变任一几何结构参数实现相对宽频范围内的超声隐身,拓展了水环境中超声频段内声学隐身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067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63466.X
申请日:2017-02-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N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N7/00 , A61N2007/0004 , A61N2007/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强度脉冲超声骨质疏松治疗仪,包括主机、探头和探头固定装置。主机产生驱动信号来驱动探头发出低强度脉冲超声,探头固定装置将探头固定在人体的治疗部位进行治疗。本发明通过在探头中设置水囊使得超声晶元与治疗部位之间维持远场距离,超声声强在治疗区域分布均匀,从而实现对治疗部位的均匀治疗。本发明又通过使用小尺寸超声晶元构成超声阵列,使得增大超声覆盖范围的同时,又保证了远场距离不会太大,从而达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17583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05715.3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B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8/0875 , A61B8/4444 , A61B8/4483 , A61B8/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阵列探头的背散射超声骨质诊断系统。本发明系统包括:ARM处理器、FPGA、LCD显示器、多路模数转换电路、多路高压隔离接收电路、多路高压脉冲发射电路、压力传感器检测电路、一体化超声探头。本发明采用一体化的超声阵列探头对骨质进行检测,阵列中的每个小型超声换能器分别激发超声脉冲并接收背散射信号,完成各个位置点的骨质检测,然后再由处理器对各点的诊断结果进行平均,从而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超声探头阵列周围加上压力传感器电路,检测超声探头与待测部位之间的压力,仅当该压力值在规定的范围内时进行超声检测,从而提高了诊断结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943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02661.6
申请日:2010-10-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时域重排的超声导波频散补偿与多模式分离算法。本发明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超声导波频散的正向仿真算法,在已知波导介质理论频散曲线的情况下,可求解不同频率成分的时延参数,从而获得任意激励下的多模式超声导波时域信号;第二部分为逆向频散补偿算法,可利用频散关系对单一模式导波各频率成分实现不同程度的时延修正,从而将原持续时间较长的频散模式能量压缩为瞬时冲击,使导波波形简单,易于分析。第三部分为基于逆向频散补偿算法,可实现超声导波的多模式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220109718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0495470.4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超声、光声融合实时骨骼成像的控制成像系统包括超声‑光声时序控制模块生成触发源信号TrigS,控制启动信号Trig1、触发信号Trig2以及启动信号Ext_Trig,发射与采集控制模块、超声前端硬件模拟模块、成像模块、控制器模块中延迟参数配置寄存器能够控制启动信号Trig1、触发信号Trig2以及启动信号Ext_Trig之间的延迟,以及运算模块。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延迟参数配置寄存器能够控制启动信号Trig1、触发信号Trig2以及启动信号Ext_Trig之间的延迟,所以能够做到发射与采集控制模块与激光发生器之间实时的同步和控制,使得成像模块能够实现两种成像模态之间在时间上的关联设计,从而能够满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骨骼组织退化的研究,进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506634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746738.8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双线阵换能器成像及检测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两个平行设置的线阵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对向设置的换能器支架,设有大小与所述线阵换能器相适配的开槽,用于将所述线阵换能器固定在同一平面位置并使其对向设置;以及两个凸台滑动导轨,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其中,两个所述凸台滑动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换能器支架的上端以及下端滑动连接,使得两个所述换能器支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并调整两个所述线阵换能器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可以提高线阵换能器设置工作的可重复性,简化了超声成像与检测的准备工作,并避免了成像及检测结果存在误差,提高成像结果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4971280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096243.5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经颅超声刺激装置,包括经颅超声刺激仪、三维移动平台、超声换能器和声准直器,经颅超声刺激仪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LCD显示屏、ARM处理器、FPGA芯片以及高压脉冲发射电路。由于高压脉冲发射电路发射的电脉冲信号为周期性脉冲群,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周期可控的脉冲群的发射方式,使得经颅刺激仪能够在发射一定时间的脉冲后,停止发射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发射,这样发射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持续的脉冲造成的神经疲劳问题。此外,通过声准直器和三维移动平台实现了超声刺激位置的精确可控,LCD显示屏方便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进行不同参数的超声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213183579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2030545.0
申请日:2020-09-16
IPC: G10K1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于广义斯涅尔定律实现超声频率空间分离的超表面装置,用于对超声波的超声频率进行空间分离,包括:基座;以及多个凸起体,固定于基座上并呈周期性等间距排列,且该超表面装置提供了超声频率与反射方向的唯一对应关系,能够将混叠不同频率的入射超声束定向分离至不同方向,从而完成超声频率的空间分离。本实用新型的超表面装置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并且具有高效率的空间谱调制能力,在医学超声滤波、频分复用、降噪传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