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245777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0851336.8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的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出口连接回热器高压侧进口,回热器高压侧出口连接加热器进口,加热器出口连接透平进口,透平出口连接回热器低压侧进口,回热器低压侧出口连接余热回收器高温侧进口,余热回收器高温侧出口连接预冷器高温侧进口,预冷器高温侧出口连接压缩机进口;余热回收器低温侧连接热用户,预冷器低温侧连接冷却塔。透平出口设有旁路,排出的部分工质可直接进入余热回收器用于供热。本实用新型将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用于分布式发电领域,提高了发电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循环排放的余热可用于供热、供暖或生活热水,且热电比例调整简便,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68384U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20103123.7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接燃烧加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泵,泵的出口连接回热器,回热器的低压侧连接第一冷却器、水分离器、压缩机、第二冷却器、气体分离器,气体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泵的入口;回热器的高压侧依次通过燃烧器、透平形成回路,透平与发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氮氧化物排放既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加以控制也可以在排放气体的后处理中加以控制,或者在允许的条件下直接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11598771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33335.9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级联型式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包括直燃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和间接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由二氧化碳泵、中间冷却器、高低温回热器、燃烧室、高低温透平、发电机、冷却器、水分离器、冷凝器、二氧化碳收集装置、高温热交换器等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联型式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将直燃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的透平排气热量作为间接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的主加热器热源,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本实用新型系统能量利用率高,热端温度高,循环效率高,且可吸收外部低品位热量并以高效率发电,系统不排放污染物,100%捕集二氧化碳,系统无压缩机,设备简化,可靠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3712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20652521.3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包括炉膛和一次再热器,所述炉膛的内壁安置有膜式壁,且炉膛的上端安置有二级过热器,所述炉膛的顶部外端连接有分离器,且分离器的底端连接有回料阀,所述回料阀底部的一端接入炉膛,且回料阀底部的另一端连接有外置换热器,所述外置换热器的出口接入炉膛的底部一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相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灵活性好,能清洁高效利用高硫煤和低热值燃料,而且仅通过炉内脱硫和低温燃烧抑氮即能实现达标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达90%以上的热效率,相比煤粉燃料锅炉,具有更好的经济性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460776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1562656.7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氢气化冷量回收发电装置,包括一用于给燃料电池车进行加氢的加氢装置;一用于通过二氧化碳工质热力循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二氧化碳发电装置;一用于将加氢装置在加氢过程中释放的冷量传递至二氧化碳发电装置的二氧化碳工质作为冷却源的传热介质循环装置,所述传热介质循环装置设置在加氢装置与二氧化碳发电装置之间且主要用于冷量的传递。本实用新型液氢气化冷量被二氧化碳工质热力循环利用以降低冷端温度,使热力循环将电蓄热器中的热能以90%以上的效率转换为电能,避免液氢在气化器中释放的冷量被浪费,节省了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210068319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315168.X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碳排放热力发电系统,包括主压缩机、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高压燃烧室、高压透平、低压燃烧室、低压透平、发电机、冷却分离器、预热器、预压缩机、中间冷却器等。本实用新型适合作为中、小型发电机组,用于分布式发电。本实用新型系统发电效率高,可达80%以上;系统为零排放,纯氧燃烧避免产生NOx,并固定二氧化碳,且释放的反应热也被完全利用,系统的环保效益好;此外,系统的经济性较好,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具有系统简化、设备紧凑、维护方便等优点,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较低,纯氧的费用可以由发电效率的提高来覆盖,对于自备空分装置的用户,纯氧费用低,固碳装置的投资和原料费用可通过碳补贴覆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75395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233345.X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和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组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包括:主压缩机、低温回热器、高温导热油换热器、透平、低温导热油换热器、再压缩机、预冷器、发电机;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包括:热罐、冷罐、槽式镜场和中间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中省去高温回热器,用高温导热油换热器和低温导热油换热器来替代,换热过程均为气-液换热,获得的有益效果是大幅提高传热系数,换热器的造价较低,因此总体上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造价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9875313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284646.5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与氨吸收制冷的发电系统,包括液空储能子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系统包括的主要设备有:空分装置、氧气压缩机、燃料供给装置、氨吸收式制冷机、二氧化碳循环泵、换热器、燃烧室、透平、发电机、水分离器、二氧化碳收集装置、传热介质循环泵等。本实用新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冷端可工作于低温,使透平膨胀比增大,透平进气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循环热效率。系统中不需要配置压缩机,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无污染,零排放,实现了100%碳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209875239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307776.6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中间传热回路和燃煤锅炉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包括:主压缩机,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主加热器,高压透平,再热器,低压透平,发电机,中间冷却器,预压缩机,再压缩机,预冷器。中间传热回路包括:中间介质循环泵,热罐,冷罐,热罐阀,冷罐阀。通过运行于常压工况的中间传热回路,有利于换热面的设计,管道材料要求不高,运行可靠性好,还使锅炉的热负荷调节范围增大,有利于缓减锅炉的燃烧调节要求,提高机组的灵活性;采用分流低温工质冷却锅炉炉壁,提高锅炉效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型燃煤发电机组,构成高效、经济、灵活的燃煤发电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11388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107322.6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化学吸收增压的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系统包括化学吸收设备和二氧化碳循环设备,二氧化碳循环的透平排气由吸收塔中的溶液吸收,溶液由泵增压输入至再生塔,再生塔中的溶液加热后解吸出高压二氧化碳,高压二氧化碳进一步增压至超临界态,并通过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发电。本实用新型简便、经济地实现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过程,使二氧化碳循环充分扩大压比,有利于采用再热提高热效率,并使循环工质流量大幅减少,换热器设备规模缩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