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1458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1015323.9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B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1/20
Abstract: 一种110KV扩大内桥接线方式下变压器进线方法。将主变压器进线间隔构架内母线与出线方向平行;将两侧内桥间隔靠近主变压器一侧的隔离开关均设置在主变压器进线间隔构架内,以主变压器进线间隔B相母线为中心,按间距3米布置,然后将其通过接线端子直接与上方母线相连;将两侧出线及侧变压器、电压互感器间隔的联合构架分别移至两侧内桥间隔远离主变压器一侧隔离开关正上方,同时将联合构架高度由11米降至10米;取消主变压器、侧变压器进线间隔内C相支柱绝缘子。本发明将主变压器进线间隔横向宽度由现有技术的29米压缩至18米,整个配电装置区横向占地宽度由原来的63米压缩为52米,总体减少配电装置构架钢材用量约1.6吨,减少配电装置区占地面积达17.5%。
-
公开(公告)号:CN105227075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93688.0
申请日:2015-10-24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S2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2
Abstract: 光伏组件支架与既有混凝土屋面连接结构。它包括屋面混凝土梁,在屋面混凝土梁两侧屋面板对称开有若干螺栓安装孔,所述屋面板上的螺栓孔内涂刷有锚固胶,在屋面板底部螺栓孔下方设置有角钢,所述角钢与屋面板上的螺栓孔对应位置也开有螺栓孔,角钢与混凝土梁呈垂直布置,所述U形螺栓从角钢和屋面板上的螺栓孔向上穿出,在伸出屋面混凝土梁上方的U形螺栓上绑扎有箍筋,在绑扎有箍筋的U形螺栓上浇筑混凝土柱墩。本发明可实现快速与原有结构连接、连接更加可靠,而且不需做抗拔试验,具有增加原有屋面荷载小,用钢量少,支架连接的可靠度高,屋面防水层及其他建筑层破坏小,施工简单,工序少,工期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68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72962.9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三回路输电铁塔。它包含塔身,所述塔身上方为猫头结构,下方为双回路结构,所述猫头结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地线支架,两个地线支架之间设置有一横担,在猫头结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横担,双回路结构由上相横担、中相横担、下相横担构成,所述上相横担下方为中相横担,中相横担下方为下相横担,所述上相横担、中相横担、下相横担均由塔身两侧各设置的一个横担构成。本发明它采用上猫头下双回布置,可供三回输电线路同塔架设,大大节约线路走廊。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05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58883.2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IPC: H02G1/14
Abstract: 一种实现单回电缆T接方案平台。它是在一个平台上搭建四排支架,其中三排支架每排支架上设置有槽钢,槽钢与支架之间垫有铜板,并且通过不锈钢螺栓穿过槽钢、铜板固定在支架上,槽钢上安装三组户外电缆终端,所述户外电缆终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槽钢上,最后一排支架安装三组氧化锌避雷器,并通过铜排将上述每排中的三组电缆终端头及避雷器短接,电力电缆通过槽钢和电缆固定夹具固定在支架上,每组电力电缆均通过接地电缆接至接地箱,并通过接地引下线进行接地。本发明可避免新建架空杆塔,对线路走廊要求低,且利用已建电缆余缆长度较短,实用性提高,通过平台设置户外电缆终端进行T接,方便电缆运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15591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62172.2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采用三角形横担布置的双回路双侧开断钢管杆塔。它包括塔身、顶层地线横担、上层导线横担、下层导线横担,所述顶层地线横担自塔身背向开断侧布置一边垂直于目标开断线路的横担,面向开断侧布置一边三角形横担;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分三层,每层自塔身平行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两边横担,自塔身背向开断侧垂直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一边横担;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分三层,每层自塔身面向开断侧布置一边三角形横担。本发明仅采用一基杆塔实现双回路双侧开断,减少了杆塔数量;开断后形成四回路继续走线,避免四回路分支杆的使用,不改变相邻杆塔的导线布置方式,降低了邻塔改造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5590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62175.6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回路变呼高杆塔。它包括塔身、顶层地线横担,所述顶层地线横担共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分三层,每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一层两边横担,所述中层辅助横担有多层,每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一层两边横担,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共三层,每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一层两边横担。本发明通过一基本发明杆塔实现了双回路变呼高钻跨越,降低了先跨后钻工程中交叉线路改造、电缆入地和单双回路变换的几率,避免了交叉线路的停电,增加了电网可靠性,缩减了建设成本,同时进一步压缩了钻越档的新建线路导地线对地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370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458403.1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瑞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静力触探仪的探头,外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外筒的内筒壁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应变筒设于外筒的内腔之中;应变筒的开口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外筒的内筒壁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应变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应变片;导力杆的下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导力杆的外周面上还设有限位凸台;导力杆的上端插入于应变筒的内腔之中;锥头开设有内阶梯孔;锥头设于外筒的下方;外筒的下端设有螺塞,应变筒的限位凸台的下表面与螺塞的顶面相抵接。本发明的用于微型静力触探仪的探头,具有能降低静力触探仪的重量和体积、使得静力触探仪能够小型化、携带方便且可极大提高探测的工作效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79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32928.5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单回路T接输电杆塔,它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它包括塔身、导线横担、T接辅助横担、主干线路绝缘子串、T接线路绝缘子串,塔身上设置有导线横担和T接辅助横担,T接辅助横担在导线横担下方,T接辅助横担与导线横担夹角呈90度,导线横担上设置有主干线路绝缘子串,T接辅助横担上设置有T接线路绝缘子串。本发明与常规单回路T接输电杆塔相比,使得主干线路导线仍保持三角形布置,T接塔两侧相邻塔悬垂串保持铅直状态,塔头电气间隙仍保持原规程设计要求,避免了将相邻直线塔改为耐张塔,减少了新建杆塔数量,节约了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59516.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克儒 , 陈天佑 , 刘瑞 , 张俊 , 陈伟 , 聂治豹 , 丁士君 , 王绪利 , 李鸿鹏 , 朱刘柱 , 夏凯 , 周跃 , 张金锋 , 靳幸福 , 刘军 , 金文 , 王灿 , 常江 , 朱勇 , 杨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力触探探头快速校准及数据纠偏方法,涉及数据纠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进行一次初步静力触探试验,记录下探头的初始校准数据;将初步静力触探试验中得到的初始校准数据与设定标准的理论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探头的误差范围和偏差类型;根据探头的误差范围和偏差类型,对静力触探探头的传感器进行调整和校准;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并与预设的误差容限范围进行对比,判断当前数据是否存在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若超出范围,则启动数据纠偏算法;在数据纠偏后,通过回馈机制对探头进行进一步的校正调整并验证校正前后的数据是否满足预定标准,若不满足则继续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71396.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00 , E02D19/08 , E02D19/06 , E03F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密封机构的自愈混凝土地下管廊,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内的导流机构,主体至少设有两个,相邻的主体相互连接形成用于容纳线缆和管道的地下管廊,且主体的外侧包裹有自愈混凝土层;导流机构包括集水槽和用于调节集水槽位置的第一调节组件;集水槽上设有用于排水的导流管。本发明通过主体和导流机构实现了在主体渗水时收集水滴并将水流排出的功能,达到保护主体内的管道和线缆的功能,并且通过第一调节组件灵活调节集水槽的位置,达到稳定收集水滴、避免水滴腐蚀线缆和管道的效果,解决了水流一旦渗入管廊内便无法防止水流腐蚀管道和线缆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