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356767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20844008.1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石墨烯改性能量桩,包括桩体、桩帽、传热管、钢筋笼、地热泵和集热器。桩体底端密封,顶端由桩帽封堵。传热管的中段绑扎在钢筋笼上,置于桩体内部。传热管的两端伸出桩帽,分别与集热器连接在一起。地热泵串接在传热管上。桩体是由石墨烯和混凝土的混合物浇筑而成的。传热管中有导热液。桩体通过沉管灌注、预制或现浇制成。传热管为PVC管、PE管或金属管。导热液为石墨烯分散液。采用石墨烯和混凝土复合材料作为能量桩的桩身,不仅能提高桩身的热传递性能和热量存储能力,还大大提高了桩身材料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22145013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0593508.6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固后遗址土的崩解装置,属于土壤崩解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崩解水槽、驱动装置、称重传感器和吊架,崩解水槽放置在支撑架上,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连接块、转动杆装置和吊块,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的顶端,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底端,支撑架顶端设置有环形支撑槽,转动杆装置一端在环形支撑槽滚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吊块安装在转动杆装置上,称重传感器吊装在吊块的底端,吊架携带遗址土样块吊装在称重传感器的底端,并位于崩解水槽的水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带着遗址土样块在崩解水槽中移动,避免崩解后的土样对未崩解的部分造成影响,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620126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21818200.8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群桩沉桩挤土效应的透明土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布置在试验平台上的透明模型箱和门型反力架,以及若干模型桩、沉桩加载设备和成像装置。所述透明模型箱的内腔底部布置有透水石。所述透水石上方填筑有透明土。所述模型桩按设计要求布设在透明土中。试验时,在模型试验箱内进行群桩沉桩挤土试验。该装置实现桩周围土体变形的可视化测量,群桩沉桩也可以观测到后沉入桩对先前沉入桩的影响,试验操作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82250U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21818674.2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寒区路基冻融变形透明土可视化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透明模型箱、激光光源、CCD相机和坡度调节装置。所述透明模型箱整体为上端敞口的矩形箱体。所述透明模型箱的内腔中布置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透明模型箱的内腔分隔为透明土容纳箱S1和激光光源箱S2。所述透明土容纳箱S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透明土容纳箱S1的内壁上还布置有温控模块。所述激光光源布置在激光光源箱S2中。所述CCD相机布置在透明模型箱外。该装置操作简单,试验过程直观明显,可以清楚地记录冻土路基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路基变形场的分布规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59931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20331115.8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降温头盔,涉及安全防护用品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缓冲层、降温层和内衬层;缓冲层与外壳固定连接,降温层包括若干个冰盒,若干个冰盒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组装后与缓冲层和内衬层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晒反射膜,在最大限度内反射太阳光带来的热辐射,避免头盔内升温过快,同时在外壳内侧设置一层隔热气囊,隔热气囊内的气体与气囊本体均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使气囊外侧热量不进入头盔内部,从而阻隔头盔内部和外部的热交换,从源头上隔绝热量,采用的方式更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211085950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2063657.3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压裂实验用基座装置,包括基座主体、转接弯头、拆卸柱、压裂接头、压裂钢管。基座主体提供流动通道给压裂液和固定装置的其他部分,转接弯头用于连接高压液体和基座主体,拆卸柱由左右两半连接组成,中心围成容压裂钢管穿过中通空腔。压裂钢管穿过拆卸柱,上端伸出用于与试样连接,下部设有压裂接头。压裂接头与基座主体连接,将流动通道与压裂钢管连通。本装置采用基座主体和采用拆卸柱相结合,拆卸柱在压裂过程中固定试样,在压裂之后,分离左右两半,进而将压裂钢管暴露,利用手钳即可分离压裂钢管与基座主体。该结构巧妙合理,可轻松将岩石试样拆卸下来,可实现无损操作,较好地保持试样的整体性,保证裂缝的原位形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