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的电压一致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4418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665758.0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的电压一致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模组的模组电压数据和模组电流数据,并对模组电压数据和模组电流数据进行筛选,以得到动力电池模组的稳态电压数据;计算稳态电压数据的标准差序列,并利用线性插值和滤波方法对标准差序列进行计算,得到标准差追随序列;将标准差追随序列向预设百分区间进行映射,以得到动力电池模组的最终一致性评估结果。由此,实现了以电池模组工作电压的标准差作为一致性评价指标,消除异常数据点和噪声的影响的同时,直观地反映出电池系统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评估。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容量均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8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33809.9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容量均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容量均衡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至少一个电池单体和/或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荷电状态;将荷电状态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中,以得到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控制指令;响应于控制指令,重构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以使得重构后的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容量均衡能力满足预设容量均衡条件。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时变动态系统,随着电池单体数量的增加,其复杂度会极大增加,导致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无法精准控制,难以实现全局最优等问题。

    SiC MOSFET栅极氧化物健康状态在线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95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1720609.1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SiC MOSFET栅极氧化物健康状态在线监测方法,借助电流传感器判断负载电流方向,当负载电流反向流过待测器件且待测器件导通时,触发在线监测程序;使用电流源抽取待测器件输入电容的电荷,使待测器件栅极电压在恒定电流作用下不断降低,同时使用运算放大器构成微分运算电路实时测量dVgs/dt;比较器的参考值设置为Vref,当Ciss降低至Cref时,Vdif(dVgs/dt)增大至Vref,比较器输出电压Vcmp拉高,RS锁存器输出信号Q拉低,关断N‑MOSFET S2,切断电流源输出,使得待测器件Vgs锁存在Vref;RS锁存器的反向输出nQ拉高,触发ADC对Vgs进行采样,将此时的Vref采集进入微控制器进行记录,通过和过去值的对比,判断栅极氧化物的健康状态。

    一种压接式IGBT模块的热阻测量方法
    1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7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98041.3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一种压接式IGBT模块的热阻测量方法,属于压接式IGBT模块器件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构造与待测压接式IGBT模块适配的测试铜板;根据待测压接式IGBT模块和测试铜板,构造第一测试IGBT模块;在双面散热条件下,测定第一测试IGBT模块的结构函数曲线;根据待测压接式IGBT模块和测试铜板,构造第二测试IGBT模块;在双面散热条件下,测定第二测试IGBT模块的结构函数曲线;根据第一测试IGBT模块的结构函数曲线及第二测试IGBT模块的结构函数曲线,得到待测压接式IGBT模块的热阻数据。本申请通过构造并将适配的测试铜块设置在待测压接式IGBT模块的集电极上,以将双界面法拓展到了压接IGBT双面散热的情况,缩短了测量结壳热阻的时间。

    一种SiC MOSFET栅极开路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49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20624.6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iC MOSFET栅极开路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S1:提取开通脉冲和关断脉冲;S2:提取实际内部栅极状态信号;S3:检查驱动信号与实际内部栅极状态的不一致性;S4:对信号进行低通滤波;S5:锁存故障信号;S6:生成最终驱动信号。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只需要通用运算放大器、二极管、逻辑器件等成本低廉的元器件,无需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大大降低了总体成本。本发明设计步骤简单、使用方便、原理巧妙,设计过程简单,无需复杂的电路参数设计过程。本发明检测速度快,由于使用的都是模拟电路器件和逻辑电路器件,无需微控制器等复杂的检测或控制单元,所以检测速度很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