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8430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11836.7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B01J23/462 , B01J35/0033 , C02F1/46109 , C02F2001/46133 , C02F2201/46105 , C25B1/04 , C25B11/04
Abstract: 一种高效电解水催化剂HRu4O8微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高效电解水催化剂HRu4O8微米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催化剂无法同时在HER和OER上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问题。本发明HRu4O8微米棒中H:Ru:O的原子比为1:4:8,HRu4O8微米棒的直径为1~10μm,长度为5~100μm。制备方法为:一、制备RuO2纳米粒子;二、制备钌酸盐微米棒;三、制备HRu4O8微米棒。本发明制备的HRu4O8微米棒可应用于HER、OER,并且性能和稳定性优异。本发明应用于电催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8385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441981.3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集流体放入管式炉中,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经改性处理的集流体,将其用于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经改性处理后的某些集流体自身即可直接作为空气电极,或者将载体均匀涂覆在经改性处理的集流体表面作为空气电极,或者将载体材料涂覆在集流体表面后再进行改性处理,形成一种含改性后空气电极的非水体系锂空气电池。本发明通过简单可控的工艺,即主要通过直接对空气电极集流体进行热处理,即可提高非水体系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的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放电平台,尤其是降低充电过电位,大幅提高充放电效率,进而提高其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28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43175.5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1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免粘结剂石墨烯/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硅电极由石墨烯/硅多层结构层和铜箔构成,其制备步骤如下:一、制备氧化石墨溶液;二、制备石墨烯胶体;三、铜箔的表面改性处理;四、制备免粘结剂石墨烯/硅电极:将硅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加入石墨烯胶体,经超声、搅拌使分散均匀,得到石墨烯/硅混合料浆;将石墨烯/硅混合料浆用涂膜器均匀的涂覆在处理后的铜箔上;真空干燥后进行冷压处理,制备出粘结效果非常好的免粘结剂石墨烯/硅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硅电极,活性物质与铜箔结合力高、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不需要使用粘结剂,工艺简单,易于工业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5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72778.1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62 , H01M4/36 , H01M4/139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层状结构纳米锰酸锂镶嵌石墨烯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极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是为了解决现有包覆材料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均较差,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容量低及倍率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正极材料是利用电化学还原方法制备出具有锂离子扩散通道的纳米尺寸的层状结构锰酸锂镶嵌石墨烯包覆的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极,该包覆层的石墨烯具有高电子导电性,石墨烯片层上镶嵌的纳米尺寸的层状结构锰酸锂具有锂离子导电性。该正极材料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涂布在集流体上形成电极。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及电极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4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69732.1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短、容量低、充放电电压窗口窄以及充放电过成中副反应严重等问题。本发明的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Li2MnO3包覆层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组成。本发明的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溶液的配置,二、材料的预处理,三、MnO2包覆层的原位合成,四、高温固相反应。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6555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231489.2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湿法混锂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温固相反应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温固相反应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与锂源固相混合均一性差以及微粉状锂源的粉尘飞扬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湿法混锂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温固相反应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锂源溶液的配制;二、锂源与前驱体材料混合;三、混合物的处理;四、高温烧结。本发明的高温固相反应的方法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2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04178.4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10/052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PC@CNTs/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将镍盐溶解于溶剂中,同时将2-甲基咪唑溶解于溶剂中,待完全溶解后,将两溶液混合均匀,搁置0.5~100小时后过滤、清洗、烘干,得到含有金属镍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二、将金属有机框架在保护气中高温热解,一步得到NiPC@CNTs;三、将NiPC@CNTs与单质硫混合,加热至120~158℃,保持2~48小时,冷却得到NiPC@CNTs/S复合材料,其可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使用该方法制备的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对多硫离子的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利于提高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32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61085.4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具有多层结构的锂金属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和组成该材料的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金属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普遍存在比容量小、循环性能差、改性成本高、振实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主要通过使用金属盐溶液成分阶段性变化和停歇式溢流来实时控制共沉淀法反应过程中一次颗粒按层排布,且每层一次颗粒的金属盐成分不同,制备了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高性能锂金属氧化物正极复合材料的前驱体,再结合梯度升温方式,最终合成了具有多层结构的锂金属氧化物正极复合材料。本发明用于锂离子电池用锂金属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2068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24159.2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的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由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为三(2,2,2-三氟乙基)硼酸酯,有机溶剂由环状碳酸酯和线性碳酸酯组成。本发明加入的电解液添加剂三(2,2,2-三氟乙基)硼酸酯有助于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阻止溶剂分子的共嵌入,抑制负极与电解液的进一步反应。同时,TTFEB的加入可以改善SEI膜的组成,促进惰性组分LiF、Li2O、Li2O2等,降低膜阻抗,减小极化,减小锂离子的消耗。由于TTFEB对负极SEI膜的改善作用,这种含TTFEB的电解液可以有效提高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充放电效率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6893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184304.3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9 , H01M10/058
Abstract: 锂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用电极、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薄膜电极设备要求高、工艺复杂、能耗高、有机溶剂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利用计算机激光打印技术将电极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材料在打印基底或者集流体上制备出电极、固体电解质膜、锂电池、全固态锂电池,该方法即方便又能精确控制电极及电池的形状、大小、厚度,环保、设备简单,同时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够大大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减少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