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状态监测与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47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50646.X

    申请日:2018-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D3/008 G21D3/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状态监测与分析系统,它包括至少二个监测服务器、至少二个分析服务器和至少二个显示终端,所述监测服务器与所述分析服务器之间通过网闸互相通讯连接,所述监测服务器和所述分析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显示终端互相通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压水堆核电厂堆芯的状态连续监测,可实时产生核理论数据库,在线计算获取堆芯运行状态参数,可每分钟与设计限值对比分析,从而大大增强核电厂操纵员对堆芯运行状态的监督,进一步提升核电厂的运行灵活性,保障核电厂安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一种小功率反应堆安全壳内氢气控制方法及消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67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34358.6

    申请日:2017-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功率反应堆安全壳内氢气控制方法,其在安全壳内布置消氧装置,所述消氧装置包括消氧容器、消氧容器入口、消氧容器出口、顶部挡板和侧面挡板;所述消氧容器入口和所述消氧容器出口设置在所述消氧容器上,所述顶部挡板和所述侧面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消氧容器的顶部和侧面,经配置以起到保护及保证气体顺畅流通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小功率反应堆安全壳内氢气控制方法,在事故下及时启动该消氧装置,通过消耗安全壳内的氧气,使得安全壳内的氧气浓度低于满足氢气燃烧的限值,达到不可燃烧的环境条件,消除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

    基于电厂动态数据的便携式报警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182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89382.0

    申请日:2015-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21/185 G08B2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厂动态数据的便携式报警显示系统,本发明基于电厂动态数据的便携式报警显示系统,可供核电厂的运行、维护和检修人员使用,使运行、维护、检修、调试以及应急人员能在各类电厂工况和模式下及时获悉电厂的异常状态,提高人员的报警响应的效率,通过合理的人机交互装置,可以加强班组间/内的协作,实现电厂多点报警监控,避免人因失误的发生,提高了核电厂的总体安全性和经济性,并在事故工况中为专家提供移动与便利性,减少技术、运行支持中心中固定操作站的需求数量,便于就地操作员就地运行与操作等,降低成本、提高电厂安全性,并使电厂的监控更为简便。

    一种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

    公开(公告)号:CN21648733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1496085.9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的内部安装有隔板,且隔板的内壁安装有高位阀门,所述隔板的内壁安装有低位阀门,所述隔板的内壁开设有常开补水孔,所述补水箱的下端设置有补水管线,所述补水箱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壁安装有平衡管线。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源驱动,可靠性极高,通过设置补水箱对隔板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隔板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分隔,同时对注水量需求少时,可提供较少冷却水,在满足冷却的前提下延长可补水时间;同时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事故升级,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一种压力容器顶部双层壳体的一体化非能动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214012518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1058671.0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顶部双层壳体的一体化非能动反应堆,包括安全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体化反应堆,消除大破口发生的可能性;在压力容器顶部设置第二层压力壳体,将稳压器、主回路管线等布置在双层壳体间,通过有效隔离破口,维持压力边界,有效缓解因小破口对反应堆安全性的挑战,同时降低弹棒事故的风险,甚至消除弹棒事故,保证反应堆的安全性;并大幅简化系统设计,减小双层压力容器壳体设计带来的不利经济性以及维修的复杂性;通过换料水池与利用主回路换热器与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之间的自然循环带出设计基准失水与非失水事故下的堆芯释热(两个系列);通过壳外空气自然对流的方式,对安全壳进行冷却降温、降压,提供无限时冷却。

    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1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09507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426372.6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由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及水箱、稳压装置以及相应的管道和阀门组成,所述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包括压力容器侧换热器和水箱侧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针对一体化全自然循环小型堆,采用非能动的设计理念,利用系统环路内流体的汽化及冷凝带出堆芯余热,并将电厂带至安全状态。

    基于电厂动态数据的便携式报警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230286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717453.6

    申请日:2015-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厂动态数据的便携式报警显示系统,包括设于无线信号未覆盖区域内的核电厂数据接收服务器,用于采集核电厂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信息,并向设于无线信号覆盖区域或无线信号未覆盖区域内的报警监视服务器发送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信息;分别设于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和无线信号未覆盖区域内的报警监视服务器,向设置于无线信号覆盖区域的便携式客户端发送报警事件信息,并接收便携式客户端发送的报警事件反馈信息;本实用新型使工作人员能在各类电厂工况和模式下及时获悉电厂的异常状态,提高人员的报警响应的效率;方便用户与主控制室内的人员沟通,提高了核电厂的总体安全性和经济性,并在事故工况中为专家提供移动与便利性,便于就地操作员就地运行与操作等。

    一种反应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847699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643220.7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入口管道(2)、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入口隔离阀(3)、热交换器(4)、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出口管道(5)、汽动泵(6)、汽动泵出口隔离阀(7)、汽动泵出口管道(8)、汽动泵旁路管道(9)、汽动泵旁路隔离阀(10)、汽动泵蒸汽入口管道(11)、汽动泵入口隔离阀(12)、水箱(13)及蒸汽发生器(14);该系统利用汽化及冷凝的方式,依靠密度差驱动流体在系统内形成自然循环,带出堆芯余热带出堆芯余热。

    一种核驱动斯特林装置
    1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96652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823110.5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驱动斯特林装置,它包括安全筒,在所述安全筒内设置有核燃料块,所述核燃料块内设置有若干贯通的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与斯特林发电机相连接,在所述核燃料块的外部包裹有控制反应性和放射性的控制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新的核能发电技术,即用核燃料块代替压水堆的燃料组件堆芯,通过贯通核燃料块的热管代替水,通过热管传递热量驱动的斯特林发电机发电,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为地面/水下/车载/通讯基站和通讯卫星等提供了新的电源选择,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