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008467U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20115898.9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沟油检测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沟油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侧边抛磨光纤传感器、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侧边抛磨光纤传感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光源以及光功率计,光源受控制模块控制,光功率计与控制模块相连,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侧边抛磨光纤传感器能快速获得地沟油对光的衰减数据,通过对衰减光的分析,可以精确地区分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提高了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210805775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2152044.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27/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绿-蓝三色探测芯片集成阵列,所述红-绿-蓝三色探测芯片集成阵列包括芯片和集成在芯片中SiO2层上的3×3红绿蓝三色探测芯片阵列,所述红绿蓝三色探测芯片阵列y轴方向依次按照绿光光电二极管、红光光电二极管、蓝光光电二极管排列,x轴方向为单色光电二极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绿-蓝三色探测芯片集成阵列通过将三种颜色的光电二极管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同时三色探测芯片的厚度一致且很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增强了器件的集成度,减小了器件体积;提高了器件的响应带宽及量子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44353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22126889.4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27/144 , H01L31/0216 , H01L31/107 , H01L3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见光短波段硅基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包括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下部两侧分别连接有衬底层和场控层,所述场控层下部依次包括:倍增层和非耗尽层,且所述场控层、倍增层和非耗尽层依次连接;所述衬底层分别与所述场控层、倍增层和非耗尽层之间绝缘,且所述衬底层连接有第一电极,所述非耗尽层连接有第二电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收层设计在器件的表层,从而使入射的可见光短波段在表层刚入射时就被充分吸收,提高了器件的响应度和量子效率;同时APD的阴极和阳极均位于器件的底部,增加了光敏面,从而提高器件的量子效率,及对可见光的灵敏度;并且对器件进行阵列化分割,提高器件的截止频率及增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53332U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21405019.4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0203 , H01L3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APD封装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更换APD的散热APD封装结构,包括散热片、制冷片、热沉、同轴APD、固定夹片、LD固定座子、热敏电阻和封装盒,所述封装盒包括上盖板、前板、后板、左板、右板以及底板,所述散热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制冷片设置在散热片上,所述热敏电阻设置在热沉底部,所述热沉设置在制冷片上,所述固定夹片将同轴APD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热沉中,所述LD固定座子将LD测试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热沉上。本实用新型将同轴APD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热沉中,使得人们能将APD从热沉中拆卸,方便人们检测与维修APD;而且将热敏电阻安装在热沉底部便于热敏电阻准确测量同轴APD的温度,大大提高了APD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405289U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20351588.6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一段圆形普通光纤上,其中一段长度为1~3cm的区域设为光纤传感区,光纤传感区的部分包层被去除,光纤包层与纤芯界面的最短距离为1~3μm,在光纤传感区上沉积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10~30μm。本实用新型利用石墨烯的热致光吸收效应制作温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寿命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