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256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06664.0
申请日:2017-09-08
IPC: H02G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特高压线路操作过电压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是在特高压线路的杆塔上安装1至3组单柱无间隙避雷器,其中,所述避雷器每三相为1组,所述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包括:当安装的避雷器为1组时,避雷器安装在特高压线路全线长度的1/2处;当安装的避雷器为2组时,避雷器分别安装在特高压线路全线长度的1/4处和3/4处;当安装的避雷器为3组时,避雷器分别安装在特高压线路全线长度的1/4处、1/2处和3/4处。本发明还对避雷器的额定电压范围进行了规范,选择828kV、804kV和780kV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能有效控制特高压线路中操作过电压在国家标准规定值以内,并可取消长度在200km及以下线路的断路器合闸电阻,保证了特高压线路工程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1876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8513.0
申请日:2015-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5 , G01R19/0092 , G01R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易于实现的架空输电线路雷击电流监测方法以及线路雷击故障识别方法。包括:雷击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和杆塔档距中央地线雷击电流反演算法;雷击故障类型识别方法和线路雷击概率观测和引雷宽度推算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提升架空输电线路雷电性能及风险评估水平,以及优化线路雷电防护设计和提高线路雷电防护水平,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86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45016.4
申请日:2016-12-29
IPC: G01R31/12 , G01R19/165 , G09B2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72 , G01R19/16571 , G09B23/18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实现了一种超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直击导线的雷电流反演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完全模拟超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在固定仿真模型的波阻抗参数、运行方式、雷击位置之后,通过本发明中涉及的反演方法由仿真模型下的仿真雷电流得出实际雷电流的波头时间和幅值。同时,根据实际线路中受到雷击后是否具有跳闸情况,在仿真模型上施加不同大小的仿真雷电流,节省了判断的时间。本发明中设计的反演方法易于操作实现,运算量低,且考虑到超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下变电站的运行方式、设备参数、雷击位置、雷电流的波头时间和幅值等各方面信息,可准确划定实际线路下雷电流参数,为后续工作日工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24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39907.3
申请日:2016-10-25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避雷装置布局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已有避雷装置的布局,对所述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直流场划分区域;采用滚球法并且基于击距公式计算所划分的区域的绕击电流;采用多种间隙闪络模型并且基于绕击电流计算所划分的区域遭受直击雷的最大过电压;以及根据所述最大过电压的计算结果调整避雷装置的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65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084530.9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侧接地引下复合材料杆塔防雷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接地引下线与绝缘塔身之间间距d设定为接地引下线相对导线最小距离D或者比接地引下线相对导线最小距离D尺寸大5至10cm,然后每减少一个步长L就做雷电冲击试验,直到发生闪络路径沿复合材料杆塔塔身或横担部分,再增加半个步长L进行测试直到不再发生闪络路径沿复合材料杆塔塔身或横担部分,此时的间距d即为最佳值。本发明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试验过程中雷电冲击闪络放电对复合材料杆塔塔身或横担部分的烧蚀,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可信度,进而避免了更换试验试品所带来的试验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提升,试验方法方案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946094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382021.5
申请日:2012-10-10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特快速瞬态过电压的抑制措施选择方法,该选择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建立变电站计算模型;(2)在0.5Ω~2Ω之间选取电弧弧道电阻;(3)对隔离开关操作方式进行计算;(4)确定操作引起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值是否超过2087kV的隔离开关;(5)判断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波形是否超过变压器和母线电压互感器PT的绕组类设备要求。该方法结合变电站设备实际布置建立准确度较高计算模型,充分考虑变电站各运行方式下出现的最大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及其分布,有针对性的布置隔离开关并联电阻对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进行抑制,并在特定绕组设备前利用其他方式对其进行过电压保护,以期达到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00559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46645.3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kV格构式复合材料杆塔,包括金属铁塔塔身和复合材料绝缘塔身,所述绝缘塔身顶部设有金属角钢横担,所述金属角钢横担的中部设有矩形的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内沿对角线设有交叉的上辅助横杆,沿线路方向设有一根接地引下线支架,所述接地引下线支架上开有上安装孔;所述金属铁塔塔身与绝缘塔身连接处也设有与上支撑架尺寸一致的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内设有交叉的两根下辅助横杆,沿线路方向设有一根接地引下线入地支架,所述接地引下线入地支架上开有与上安装孔对应的下安装孔。本发明的优点是:接地引下线避免了与塔身绝缘材料接触,使得导线对地的爬电距离加大,增强了其耐工频污闪的能力,便于维护,且易于操作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77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46651.9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kV格构式复合材料杆塔,包括铁塔塔身和架设在铁塔塔身上的绝缘塔头,绝缘塔头上设有上相横担、中相横担和下相横担之间的间距为3.3~3.7m,绝缘塔头顶部设有金属角钢横担距离中心水平2.25~2.5m,铁塔塔身顶部设有金属角钢连接部;上相横担上和下相横担上的导线距离绝缘塔头中心的水平2~2.5m,中相横担导线距离中心水平2.5~3m,绝缘塔头外部设有接地引下线距离绝缘塔头0.4~0.8m,金属角钢连接部与下相横担之间距离为3.5~4m;上、中、下横担上均设有复合绝缘子长度为0.5~0.7m。本发明的优点是:避免了接地引下线短接复合材料杆塔塔身,发挥了复合材料塔身的绝缘作用,使得导线对地的爬电距离加大,增强了其耐工频污闪的能力,显著提高了线路的防雷和防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4614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714012.6
申请日:2013-12-20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反击性能仿真计算方法,包括:将大跨越杆塔之间的导线分为多个线段,对每个线段建立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并对每个杆塔建立多波阻抗模型,然后根据雷电活动情况选定雷电参数,整合所有模型并计算出耐雷水平,然后根据耐雷水平以及一系列公式计算得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反击跳闸率水平。本申请考虑了大跨越线线路杆塔高、线路档距长,建立了分段分布参数模型,并将塔杆不同部分的波阻抗进行细分,考虑雷电波在塔身上的折、反射过程,建立多波阻抗模型,使得仿真结果更加精确、贴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1881813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010204683.4
申请日:2010-06-1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333 , G01R31/027 ,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试验回路模拟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变电站中产生特快速瞬态过电压的方法及试验回路,所述试验回路包括:第一隔离开关设备、第二隔离开关设备、第一隔离管套、第二隔离管套;第一隔离开关设备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隔离开关设备的一端连接,第一隔离开关设备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隔离管套一端连接,第二隔离开关设备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隔离管套的一端连接,还包括:分支母线,分支母线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隔离开关设备和第一隔离管套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悬空,通过改变分支母线的长度来模拟GIS变电站中不同的GIS接线方式下隔离开关断口和GIS管道上出现的VFTO波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