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806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52799.2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32 , G21C17/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 G21C17/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半管运行液位试验系统,其包括连通的第一水箱和第一管道系统,第一管道系统连接在第一水箱的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一入口之间,第一水箱的第二出口通过阀门与第二水箱和第二管道系统相连通。第一管道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管道,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液位计。本发明能够模拟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半管运行时其中液体液位的变化,开展液位试验,通过液位计获取液位,尤其是临界液位的信息。本发明配置了泵、阀门、液位计、温度仪表、含气率测量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保证试验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测量和记录;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以重复试验,从而能方便地开展对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半管运行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1851030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795695.X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6K4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孔管式消音器,涉及消音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节流降噪消声器无法满足核电大气释放阀降噪需求的问题,提高了降噪效果及介质处理量,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的壳体,壳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划分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有带有小孔的第一隔板,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隔板,第一腔室通过管身设有小孔的入口喷管与外界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通过若干第一穿孔管连通,第一穿孔管位于第二腔室内的管身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小孔,第三腔室通过第二穿孔管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三腔室内设有用于引导介质的螺旋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4897639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684946.X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污染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包括:泄漏收集装置,所述泄漏收集腔罩设在安全壳顶部的闸门上,形成泄漏收集腔;抽气单元,包括抽气管路,所述抽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将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气体抽出;注水单元,其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水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泄漏收集腔中注入液体;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避免了正常运行期间设备闸门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腐蚀和密封老化,以及设备闸门打开时的不便,大大缩短换料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升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891066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697253.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供热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电和火电耦合供汽系统,采用核电汽轮机抽汽作为给水的第一级加热,蒸汽发生器的主蒸汽作为第二级加热,产生低温蒸汽,第二级加热后的高温水引入热网加热器,将热网回水加热后送回热网供热,从火电汽轮机中抽取高温蒸汽,与第二级加热后的低温蒸汽在混合母管中混合后产生中温的过热蒸汽,供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火电的高温蒸汽提升核电低温蒸汽的品质,提供工业用汽,充分利用核电的热量,同时减少火电的抽汽量,对区域性碳减排有重要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212395928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1793637.8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的卸压鼓泡装置,包括鼓泡器(2),所述鼓泡器(2)上设置有鼓泡孔(3),所述鼓泡孔(3)的出口外围增设非封闭的隔离围桶(4),所述隔离围桶(4)通过底部通过非封闭式支撑装置(6)固定在鼓泡器(2)周围。该设计实现了将对压力振荡的有效隔断,大大削弱了凝结压力振荡在水箱中的传播,降低水箱设计评价的难度,同时提升设备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108610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603487.3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增设背压汽轮机的供热系统,包括背压汽轮机(9)、热泵(16)、热网加热器(12);所述背压汽轮机(9)做功后排出的一部分蒸汽通过热泵驱动蒸汽管线(14)加热所述热泵(16)后排至热力系统回收利用;所述背压汽轮机(9)排出的另一部分蒸汽通过热网加热器蒸汽管线(10)加热所述热网加热器(12),经冷却后的蒸汽疏水经过疏水管线(13)排至热力系统回收利用。该配置从热能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核电机组增设背压汽轮机,将高品位的蒸汽用于发电,排汽用于供热,减少冷源损失,同时提取部分低品位热能,提高了核电机组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061892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605178.X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D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的除盐水系统,包括除盐水箱(1)、主除盐水泵(5)、限流文丘里(7)、主除盐水隔离阀(9)、除盐水母管压力表(11)、除盐水母管压力控制信号(16)、辅助除盐水泵(18)、辅助除盐水隔离阀(21)、主除盐水流量控制信号(22)和除盐水用户(13)。该配置采用了相对简化的系统配置,使除盐水实现不间断的供应和切换,减少了运行中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和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209525935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21550337.X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确定乏燃料棒束最小喷淋流量密度的试验装置,包括:模拟乏燃料棒束,在模拟乏燃料棒束的四周设置有保温和透明围护;在模拟乏燃料棒束的底部设置密封结构;在围护的底部设置有疏水管,疏水管分别通过第一疏水阀和第二疏水阀与疏水槽以及储水箱相连接;喷淋供水管路,用于为模拟乏燃料棒束提供冷却水源;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和处理所述试验装置中喷淋流量、压力以及加热棒的温度数据;以及电加热系统,用于为所述金属电加热棒提供相应的加热功率。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便捷地获得乏燃料棒束喷淋冷却工况下不同衰变热功率和温度限值所需的最小喷淋流量密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1501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298911.7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氢气升压系统,其包括:气源,其采用核电站内的低压氢气;升压系统,其采用气动增压泵组件;增压泵组件,其由两级或多级的泵并联组成;压缩空气,其作为所述增压泵组件的驱动气源;升压系统内氢气管路,其由氮气作为吹扫置换气源;高压氢气瓶,其用于接收和储存高压氢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站氢气升压系统,能够根据电厂的运行需求连续或间断的生产高压氢气并灌充至高压氢气瓶,以满足三代核电站一回路催化除氧的用氢需求,系统安全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72501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2090293.3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事故后取样系统,包括:正常取样管线;所述正常取样管线设置在安全壳外,与安全壳内取样管线连接;以及事故后取样管线;所述事故后取样管线设置在安全壳外,从所述正常取样管线中引出;其中,所述事故后取样管线包括事故后取样返回管线和事故后取样流出管线,所述事故后取样返回管线和事故后取样流出管线并联设置;所述事故后取样返回管线流向安全壳地坑,所述事故后取样流出事故后取样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站事故后取样系统,在正常取样管线上引出事故后取样管线,经取样冷却盘管,在冷却水箱中冷却后返回安全壳地坑,通过重力驱动实现扫液后,切换至取样流出管道完成取样分析,以利于扫液,保证在低温下取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