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2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52292.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削减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混合菌剂及其应用,该混合菌剂包括新芽孢杆菌(Neobacillus sedimentimangrovi)J35和土壤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terrae)KanS2,保藏编号分别为CCTCC NO:M 20241436和CCTCC NO:M 20241435。本发明的混合菌剂中两株细菌协同共生,分泌产生H2O2,利用所分泌H2O2的强氧化性高效降解堆肥中的ARGs,对ARGs的削减效率最高达到94.5%,能够有效控制ARGs在堆肥产品中传播,提高堆肥处理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简单易行、高效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52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0186.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藻的光增效水伏发电机,包括顶部电极、活藻生物膜和底部电极,活藻生物膜的上表面与顶部电极贴合连接,活藻生物膜的下表面与底部电极贴合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活藻的光增效水伏发电机无需复杂的自组装过程,凭借活藻生物膜内部丰富的叶绿素和吸水细胞,自发捕获环境中的水分和太阳能,实现持续自主发电,采用的活藻生物膜表面整体形貌好,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不易发生皲裂,易于储存,愈合效果好;在湿度90%情况下,面积为1.75cm2的活藻生物膜产生约0.57μA的短路电流和0.52V的开路电压并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发电性能和稳定性,在能源供应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推动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554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42594.1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气候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外筒、两个旋转架、监测头和底盖,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外筒套设于升降机构上,并沿升降机构上下移动,外筒内壁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滑动结构,滑动结构的底端与底盖固定连接,底盖位于底座与外筒之间,滑动结构上设有引导槽,引导槽的中段位置设有弯曲结构,两个旋转架对称滑动安装于一组滑动结构之间,并被滑动结构带动进行上下移动或翻转,旋转架设有限位槽和引导柱,限位槽位于引导柱上方,外筒内侧底端设有活动槽,引导柱在引导槽以及活动槽内滑动,引导槽的弯曲结构设有限位柱,限位柱沿限位槽滑动,监测头位于两个旋转架之间,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旋转架靠近引导柱的一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2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97233.7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细菌的密闭体系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其中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试管、密封培养试管的胶塞、进气针和出气针,培养试管包括管身本体、与管身本体连通的压力表,管身本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沉积物层、超纯水层和顶空气体层,进气针与出气针平行穿过胶塞并插入管身本体内,进气针的尖端低于出气针的尖端,进气针的顶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纯氧气瓶对管身本体内进行曝气,压力表与顶空气体层相连通。本发明的电缆细菌的密闭体系培养装置为快速、简便地培养电缆细菌提供了新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污染风险,提高电缆细菌的培养纯度和可靠性,且通过精确控制培养条件,增强培养实验的可重复性,提高了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21581.0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叶蒸腾发电装置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活叶蒸腾发电装置包括顶部电极、活体植株和底部电极,活体植株包括叶片、茎秆或该叶片的叶柄,顶部电极与叶片的带有气孔的表面贴合连接,底部电极插入茎秆或叶片的叶柄内,底部电极的高度低于叶片的高度,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本发明的活叶蒸腾发电装置能够依靠活体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发电,该发电过程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限制,本发明使用的电极均为简单易得的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把环境中分散、低质量和高熵的能量转换为高质量的电能,非常绿色环保,对于探索新型的绿色环境能源有显著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5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084394.8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土壤重金属钝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含有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HMP‑1和辅料。该广谱重金属钝化菌剂通过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HMP‑1菌体表面富含的巯基(‑HS)直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硫化物矿物,从而降低环境中的重金属的毒性。而且该菌剂能够有效解决了目前生物菌剂修复重金属种类受限、钝化作用不直接、经济投入大的问题,对土壤及水稻中的重金属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在不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条件下实现了降低广谱重金属毒性的同时,推动了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61224.4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粘细菌SG22及其应用。所述厌氧粘细菌SG22的分类学命名为Anaeromyxobacter sp.,于2023年1月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129。厌氧粘细菌SG22为本发明首次发现的一种Anaeromyxobacter属中的新种,并具有极好的铁还原能力和固氮效果,将其接种在水稻土中,可以有效去除其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并通过固氮作用进一步促进水稻生长,具有极高的农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78296.8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螺旋菌SG202及其应用,所述硫化螺旋菌SG202的分类学命名为Sulfurospirillum sp.,于2022年12月2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074。本发明中的硫化螺旋菌SG202具有固氮菌功能,能够将氮气还原为作物可利用的氮肥,从而能够进一步驱动其在农业生产中用于水稻促长等应用,从而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降低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8077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409391.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H01M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两个独立的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室的底部设置阳极,所述阴极室的底部设置阴极,所述阳极室和所述阴极室的侧壁之间通过质子交换膜相通;所述阳极室和所述阴极室中均装有培养基,所述阳极室内接种有Rhodopseudomonas菌,所述阴极室内接种有Methanosarcina菌;所述阳极室透光;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电阻上。该电池实现了同步电能输出与产甲烷,克服了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易受氧气侵入阳极室,以及无法持续再生等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