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开关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开关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37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25871.4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开关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开关及存储介质,智能开关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智能开关的配置数据包;根据配置数据包确定对智能开关的设备配置信息及对智能开关中每个按键的按键配置信息;基于设备配置信息中的设备名称信息及设备位置信息修改智能开关的设备信息;基于按键配置信息中的按键名称信息及按键位置信息修改智能开关中相应按键的按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便于区分不同的智能开关及智能开关中的按键,进而便于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交互需求,对于同一房屋中相同名字的不同智能开关及其中的按键,均能够根据设备信息及按键信息加以区分,便于快速匹配用户需要交互的对象,提高交互效率。

    授权令牌刷新方法、家庭主机、服务器、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92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57760.4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授权令牌刷新方法、家庭主机、服务器、设备和介质,包括家庭主机接收物联网服务器发送的令牌失效信息;家庭主机接收基于令牌失效信息,向消息协议服务器发送授权失效信息;消息协议服务器基于授权失效信息确定云端状态信息,将云端状态信息和授权失效信息发送至物联网服务器;家庭主机向物联网服务器发送令牌更新请求;物联网服务器在确定云端状态信息处于失效且授权失效信息处于失效时,响应令牌更新请求反馈更新令牌信息;家庭主机依据更新令牌信息进行授权令牌刷新。通过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授权失效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授权更新的功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059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05555.0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方法包括:采集智能家居的多模态数据,所述多模态数据包括物理设备数据、环境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对所述多模态数据中物理设备数据、环境数据以及用户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数据融合结果;构建虚拟模型,所述虚拟模型包括物理模型、环境模型以及用户模型,所述物理模型、环境模型以及所述用户模型之间建立动态反馈机制;根据所述数据融合结果对所述虚拟模型中的物理模型、环境模型以及用户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数字孪生模型;基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采用自监督学习算法,根据实时采集的智能家居多模态数据对所述智能家居进行控制。本申请能够提高智能家居设备的自适应性。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760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40999.8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语音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从获取的至少两个用户发出的控制语音信息中,确定身份信息以及目标执行任务;对每个目标执行任务进行场景分析,确定目标场景信息;利用身份信息以及目标场景信息分析每个目标执行任务之间是否存在任务冲突;当存在任务冲突时,将存在任务冲突的各个所述目标执行任务筛选为冲突执行任务,并确定各个冲突执行任务的优先级别排序;利用各个冲突执行任务的优先级别排序确定对应的目标设备的工作状态。本申请公开的设备控制方法,解决了多用户语音控制冲突无法协调的问题,能够达到结合用户身份信息与实际场景进行多用户语音的协同控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电器盒
    120.
    发明公开
    电器盒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00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93714.5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器盒,该电器盒包括壳体、电子元件、按键和第一防水膜,壳体具有空腔及与空腔连通的按压孔;电子元件设置于空腔内;按键与壳体活动连接,按键具有按压部,按键可朝向壳体移动,以使按压通过按压孔触发电子元件;第一防水膜设置于按键和壳体之间,第一防水膜封堵住按压孔;其中,按压部可以通过第一防水膜触发电子元件,该电器盒可以有效避免潮湿的空气通过壳体与按键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内部,避免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受潮,延长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