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845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38453.7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F24D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增热型供热机组的地热型集中供热方法,属于供热工程领域。所述供热方法是利用土壤源或水源增热型供热机组取代常规集中供热方式中的换热器,利用一次热网提供的高温热水作为增热型供热机组的驱动热源,从浅层土壤或水源等低品位热源中提取热量,然后利用驱动热源和低品位热源提供的热量加热二次热网水并向用户供热。该种供热方式主要由集中热源(通常是热电联产机组、燃煤或燃气供热锅炉等)、一次热网、增热型供热机组、二次热网、地下埋管、水源取水井和回灌井、用户侧的散热末端及其连接附件组成。相比常规集中供热方式,该方法扩展了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形式,增大了系统供热能力,降低了供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0451460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114687.7
申请日:2006-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燃气联合供热的方法,属于暖通空调领域。所述方法首先在以大型热电联产或大型燃煤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城市热网的每个热力站内设置小型燃气调峰锅炉,作为调峰热源,与集中供热热网联合运行;所述二次网回水首先通过换热器获取一次管网输送来的由燃煤热电厂或大型燃煤区域锅炉房产生的热量,然后再通过小型燃气调峰锅炉进一步加热,达到所需要的供热量,再送到各用户;调节燃气调峰锅炉的加热量,就可以改变这一小区的供热量,从而实现对每个供热小区的独立的及时的调节;所述在一次网侧,热源仅承担采暖的基本负荷,热量的不足部分由设在各热力站的小型燃气调峰锅炉补充,其产热量随气候和需求关系而变,承担调节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239863C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03109718.9
申请日:2003-04-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涉及燃气内燃机的用途及其结构的改进。它是由燃气内燃机、吸收式热泵装置、冷凝换热器及发电机组成。燃气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与发电机连接,其特点是;燃气内燃机排出的烟气通过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发生器与冷凝换热器烟气进口连接并由其烟气出口排气。燃气内燃机空气冷却器的水路出口与冷凝换热器的水路出口均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相接。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出口分别与燃气内燃机空气冷却器的水路进口和冷凝换热器的水路进口相接。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和吸收器与采暖回水串连/并联接入采暖供水回路。使用本发明可使燃气内燃机的供热系统的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231730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3109719.7
申请日:2003-04-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双联热泵式热电联供系统,是由燃气内燃机、吸收式热泵装置、压缩式热泵装置、冷凝换热器及发电机组成。其特点是;燃气内燃机的烟气通过吸收式热泵装置的发生器与冷凝换热器连接。燃气内燃机空气冷却器的水路出口和冷凝换热器的一换热器水路出口均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和压缩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出水口相接。燃气内燃机空气冷却器的水路进口与一换热器的水路进口均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出口和压缩式热泵装置的冷凝器水路进口相接。冷凝换热器的二换热器的水路出口和水路进口分别与压缩式热泵装置的蒸发器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相接。本发明可使燃气内燃机供热系统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0747C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1139760.8
申请日:2001-11-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一种回收燃气蒸汽循环热电厂烟气余热的吸收式热泵供暖装置属于吸收式热泵供暖领域。本发明既能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的余热锅炉提供温度足够低的冷却工质,又可以回收利用水蒸气的冷凝热。本发明包括吸收式热泵、热交换器、余热锅炉、燃气动力装置、凝汽器、汽轮机和连接管,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泵、蒸发器、冷凝器;其结构特点是,蒸发器置于锅炉内,蒸发器内平行设有烟管束,汽轮机排气管通过发生器。本发明主要用于吸收式热泵供暖领域中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烟气余热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415902A
公开(公告)日:2003-05-07
申请号:CN01134401.6
申请日:2001-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02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包括锅炉、热交换器、供热管以及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连接管构成的电动热泵;所述的热交换器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的蒸发器内,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锅炉的烟道内,所述的供热管通过所述的冷凝器。该发明将电动热泵和燃气、燃油锅炉结合,充分利用锅炉烟气中的水蒸汽潜热,既满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热泵运行所需的低温热源,又使燃气、燃油锅炉的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动热泵难以推广应用和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不能很好利用的问题。该发明主要应用于采暖供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983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29920.1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汽生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低温储热罐、高温储热罐、具有第一闪蒸单元的第一组件、第二闪蒸单元及电热泵单元。第一闪蒸单元的水入口和水出口分别与第一组件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第一组件的入水口用于与热源供水管路连接;低温储热罐的第一接口与第一组件的出水口及电热泵单元的蒸发器入口连接,低温储热罐的第二接口与电热泵单元的蒸发器出口连接并用于与热源回水管路连接;高温储热罐的第一接口与电热泵单元的冷凝器出口及第二闪蒸单元的水入口连接,高温储热罐的第二接口与电热泵单元的冷凝器入口及第二闪蒸单元的水出口连接;第一闪蒸单元的蒸汽出口和第二闪蒸单元的蒸汽出口均用于与蒸汽输送管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802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9918.4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汽生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闪蒸压缩单元、高温储热罐及第二闪蒸单元。闪蒸压缩单元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热源供水管路和热源回水管路连接,闪蒸压缩单元包括第一闪蒸单元、第一压缩机单元及第一换热单元。第一闪蒸单元的水入口和水出口分别与闪蒸压缩单元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第一闪蒸单元的蒸汽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蒸汽入口连接;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蒸汽出口与第一换热单元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单元的第二接口与第一闪蒸单元的水出口连接。高温储热罐的第一和第二接口分别与闪蒸压缩单元中的第一换热单元的第三和第四接口连接。第二闪蒸单元的水入口和水出口分别与高温储热罐的第三和第四接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1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10784436.X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北京清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燃热泵供热系统和供热方法,所述直燃热泵供热系统包括直燃热泵,包括第一水进口、第一水出口和第一烟气出口;喷淋结晶塔,包括第一烟气进口、第二烟气出口、第二水进口和第二水出口;余热回收塔,包括第二烟气进口、第三烟气出口、第三水进口和第三水出口;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第四水进口、固态物出口和第四水出口。本申请通过吸取利用直燃热泵排出的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实现了低成本的污水处理,并且避免了高温烟气直排大气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614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92704.4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清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季节冷热联储能源系统、冬季供暖方法、夏季制冷方法,解决了冬季取暖、夏季制冷能耗高的问题。所述的跨季节冷热联储能源系统包括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制冰机、供水管路、回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流通有介质;所述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通过所述供水管路向外输出热能/冷能,输送完毕后,所述制冰机通过所述供水管路向外输出热能/冷能,同时,所述制冰机向所述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输出冷能/热能,所述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储存所述冷能/热能。本申请通过设置跨季节冷热联储装置,可以实现热能、冷能的储存和跨季节使用,缓解了冬季取暖、夏季制冷能耗高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