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514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75835.3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方法为:将石墨烯粉末、分散剂和增强剂均匀分散于水中,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经过滤,烘干,压膜成型得到石墨烯导热膜。本发明所述方法将石墨烯粉末进行了片层之间的堆叠,形成石墨烯微片,碳原子面不会弯曲变形,保持了稳定结构,因此得到的石墨烯导热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及柔韧度。而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导热膜还具有优异的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石墨烯导热膜厚度为10~50μm,导热系数为400~1500W/m·K,力学拉伸强度为10~5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552355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76705.0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粉体,其由石墨烯材料与导电炭材料通过氢键自组装得到;所述石墨烯材料表面吸附有多吡啶化合物,所述导电炭材料表面吸附有羧基化合物,所述导电炭材料不包括石墨烯。在石墨烯复合导电粉体中,石墨烯材料表面均匀覆盖有导电炭材料,使得相邻的石墨烯材料之间均有导电炭材料形成阻隔,而有效增强了石墨烯复合导电粉体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43609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414019.6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油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成膜树脂5.0~30.0份,片状银粉与纳米银粉的混合物或片状银粉20~40份,石墨烯与纳米石墨片的混合物或石墨烯0.1~5.0份,添加剂1.5~11.0份,余量为有机溶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导电油墨具有较低的银含量,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71577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110253952.0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纳米粒子合成用水热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混合加压系统、加热反应系统、冷却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原料混合加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槽、原料输送泵和具有第一搅拌装置的空气加压器,所述空气加压器的出口与加热反应系统的入口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具有第一搅拌装置的空气加压器,使原料在进入加热反应系统前在空气加压器内得到充分混合,避免了因为原料混合不均匀而导致的反应装置的阻塞,同时使制备的无机纳米粒子成分均一。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无机纳米粒子合成用水热反应装置制备的无机纳米粒子成分均一,分散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810664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110146671.5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1397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单分散纳米橄榄石型锰基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二次电池,步骤为:将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及掺杂元素的化合物分散于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控制混合溶剂中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在0-5∶1,在反应器中进行混合溶剂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20-230℃,反应压力为0.2-30Mpa,反应时间为1分钟~24小时,最后得到单分散纳米橄榄石型锰基磷酸盐颗粒正极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以上相关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采用混合溶剂热的方法制备具有棒状和片状形貌的单分散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结晶性好,尺寸均一,形貌可控,且分散性好;以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时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高,比容量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54450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010595726.6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负极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关的锂二次电池制备方法,这种导电添加剂为石墨烯,或由石墨烯与其它导电材料组成的混合物。该导电添加剂为石墨烯粉体,或石墨烯与其它导电材料组成的混合物粉体;也可以为在水或有机溶剂中,或在含有分散剂的水或有机溶剂中均匀分散的石墨烯或石墨烯与其它导电材料的混合物导电剂浆料。该石墨烯导电添加剂适用于锂二次电池正负极的制备,相比于目前其它导电添加剂,其对于锂二次电池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19433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8009.2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04 , C08K2201/001 , C08K2201/003 , C08K2201/006 , C08L2201/04 , C08L7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聚酰亚胺与石墨烯混合,高速搅拌得到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粒子;再将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粒子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不加入任何试剂的条件下,实现石墨烯对聚酰亚胺的改性,从而获得导电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所述制备方法简单、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54584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10123525.0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石墨烯填料的通用电子浆料,其包括:含石墨烯的导电填料、有机载体、溶剂和助剂。由于石墨烯具有较好的电子电导性以及独特的二维片层状纳米结构使其更容易在有机载体中形成导电网络,因此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电子浆料的电导性。进一步地,导电填料还包含具有较高导电性的导电材料,进一步提高了电子浆料的导电性。本发明的电子浆料采用石墨烯和导电材料材相复合作为导电填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通过改变与石墨烯混合的导电材料的种类,以及调节石墨烯与不同种类导电材料的相对比例,可以使本发明的电子浆料获得较宽的电导率范围。本发明的电子浆料,电导率为1×10-3-1×103S/cm。本发明的浆料可被广泛应用,尤其可作为导电涂料、胶黏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62615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2461.5
申请日:2012-08-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碳材料与含有活性氮元素的化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100~300℃,得到氮掺杂石墨烯。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的过程中,在加热条件下,将含有活性氮元素的化合物中的氮元素掺杂进碳材料中,从而得到氮掺杂石墨烯。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氮掺杂石墨烯,避免了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制备条件温和且生产成本较低。将本发明制备的氮杂石墨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电流密度5A/g时,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可达190F/g;循环10000次,容量保持率为96.3%。
-
公开(公告)号:CN10343609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14019.6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油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成膜树脂5.0~30.0份,片状银粉与纳米银粉的混合物或片状银粉20~40份,石墨烯与纳米石墨片的混合物或石墨烯0.1~5.0份,添加剂1.5~11.0份,余量为有机溶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导电油墨具有较低的银含量,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