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和使用该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32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480041548.5

    申请日:2004-0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H01B1/122 H01M10/0567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新添加剂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溶液以及包括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包含锂盐、电解质化合物、氧化起始电势在4.2V以上的第一添加剂化合物、和氧化起始电势在4.2V以上的第二添加剂化合物,所述第二添加剂化合物的氧化起始电势比第一添加剂的高,并且在氧化中会沉积氧化产物或形成聚合物膜。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添加剂与第二添加剂联用作为非水电解质溶液的添加剂,从而可以提供在电池性能和电池在过充电中的安全性方面均优良的锂二次电池。

    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性薄膜和使用它的电化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02097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80020322.1

    申请日:2005-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性薄膜,其包括:(a)具有孔的多孔性基材;和(b)通过用无机颗粒和粘合剂聚合物的混合物涂覆基材表面或基材中的孔的一部分形成的活性层,其中活性层中的无机颗粒之间通过粘合剂聚合物互连并固定,无机颗粒之间的间隙形成孔结构。还公开了制造该薄膜的方法和包括该薄膜的电化学装置。包括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性薄膜的电化学装置同时表现出提高的安全性和质量。

    具有两种隔膜的电化学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0468832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80010107.3

    申请日:2005-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括两种具有不同断裂能的隔膜的电化学装置,其中电极组件的最外部电极层包括未涂覆活性材料的正极、未涂覆活性材料的负极和布置在该正极和负极之间并与其它电极层中隔膜(第一隔膜)相比具有较低断裂能的隔膜(第二隔膜)。因此,在施加外部冲击时,可以通过诱发电池最外部电极层中的初级短路从而有利于电池的热散逸而显著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安全性提高的二次电池
    1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24913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480019999.9

    申请日:200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电池包装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装密封二次电池的外周边并覆盖正极和负极的整个外表面及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一部分,其中电池包装由如下层压膜形成,该层压膜包括外聚合物层、内铝层和形成于铝层的一部分内表面上的粘合层,电池包装的铝层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中的任一个保持电连接。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括电池包装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装密封二次电池的外周边并覆盖正极和负极的整个外表面及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一部分,其中电池包装由如下层压膜形成,该层压膜包括外聚合物层、内铝层和形成于铝层的一部分内表面上的粘合层,并在所述电池包装的外部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还包括至少一种导电金属箔,所述导电金属箔分别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中的任一个保持电连接。在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在诸如钉子穿透的情形下出现的电流可流向包装的铝层或者包装外侧的金属箔,以抑制电池内的发热,由此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