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32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480041548.5
申请日:2004-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B1/122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新添加剂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溶液以及包括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包含锂盐、电解质化合物、氧化起始电势在4.2V以上的第一添加剂化合物、和氧化起始电势在4.2V以上的第二添加剂化合物,所述第二添加剂化合物的氧化起始电势比第一添加剂的高,并且在氧化中会沉积氧化产物或形成聚合物膜。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添加剂与第二添加剂联用作为非水电解质溶液的添加剂,从而可以提供在电池性能和电池在过充电中的安全性方面均优良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0502097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80020322.1
申请日:2005-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性薄膜,其包括:(a)具有孔的多孔性基材;和(b)通过用无机颗粒和粘合剂聚合物的混合物涂覆基材表面或基材中的孔的一部分形成的活性层,其中活性层中的无机颗粒之间通过粘合剂聚合物互连并固定,无机颗粒之间的间隙形成孔结构。还公开了制造该薄膜的方法和包括该薄膜的电化学装置。包括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性薄膜的电化学装置同时表现出提高的安全性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481584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480039264.2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2 , H01M4/0404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485 , H01M4/581 , H01M4/5815 , H01M4/582 , H01M4/58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10/4235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极,其由包括:(a)基于含锂的金属复合氧化物或硫属元素化合物的阴极活性材料;和(b)离子液体的阴极浆料制备,和提供一种包括该阴极的电化学装置。本发明的阴极可以极大地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而不引起电池性能的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0474661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480032718.3
申请日:2004-11-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 , H01M2/145 , H01M2/162 , H01M2/1653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2300/008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其一个或两个表面涂布有溶于液相电解液的电解液可溶性聚合物的隔膜,以及包含该隔膜的电化学器件。此外,本发明提供生产电化学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溶于液相电解液的电解液可溶性聚合物涂布在隔膜的一个或两个表面;(b)将步骤(a)制备的隔膜插于阴极和阳极之间以组装电化学器件;和(c)将液相电解液注入到步骤(b)产生的电化学器件中。通过本发明方法生产的电化学器件,例如锂二次电池,具有改进的安全性并且使电池性能的退化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82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80005429.8
申请日:2007-02-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6/164 , H01M6/168 , H01M10/052 , H01M10/0569 , H01M2300/0034 , H01M2300/0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水性电解质,其包括一种锂盐和一种溶剂,所述电解质含有,基于电解质的重量计,1-10wt%的式1化合物或其分解产物,以及1-40wt%的一种脂族单腈化合物;以及包含所述非水性电解质的电化学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具有在阴极活性材料表面与脂族单腈化合物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阴极,以及一种含有基于所述电解质的重量计为1-10wt%的式1化合物或其分解产物的非水性电解质。该电化学装置具有优异的低温电池性能和优异的高温安全性,还可提供二者的协同效应。
-
-
公开(公告)号:CN10136613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780001896.3
申请日:2007-01-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23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其包括电极活性材料粒子、导电粒子、粘合剂和蜡,其中电极活性材料粒子通过导电粒子的网络互相连接,而连接电极活性材料的导电粒子的路径被蜡部分或全部固定。此外,本发明提供包含所述电极的电化学装置。通过使用具有低熔融粘度的蜡,以部分或完全地固定将隔开的电极活性材料粒子互相连接的导电粒子的路径,本发明可改进电化学装置的可加工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17284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80044492.8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46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2/168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多孔隔离膜,其包括:(a)具有孔的多孔基板;以及(b)有机/无机复合层,其用无机多孔颗粒与粘合剂聚合物的混合物涂覆至少一个选自基板表面和存在于基板中部分孔的区域而形成,其中所述无机多孔颗粒在颗粒本身中具有复数个直径为50nm或更大的大孔以形成孔结构,本发明还涉及制造所述膜的方法,以及使用该膜的化学装置。因多个孔存在于无机多孔颗粒本身,而产生了锂离子的额外通道,故电池性能的劣化可被最小化,且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会因重量损失效应而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0424913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480019999.9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电池包装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装密封二次电池的外周边并覆盖正极和负极的整个外表面及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一部分,其中电池包装由如下层压膜形成,该层压膜包括外聚合物层、内铝层和形成于铝层的一部分内表面上的粘合层,电池包装的铝层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中的任一个保持电连接。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括电池包装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装密封二次电池的外周边并覆盖正极和负极的整个外表面及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一部分,其中电池包装由如下层压膜形成,该层压膜包括外聚合物层、内铝层和形成于铝层的一部分内表面上的粘合层,并在所述电池包装的外部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还包括至少一种导电金属箔,所述导电金属箔分别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中的任一个保持电连接。在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在诸如钉子穿透的情形下出现的电流可流向包装的铝层或者包装外侧的金属箔,以抑制电池内的发热,由此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64184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680013214.6
申请日:2006-04-19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71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包括交联聚合物涂层的电极,该涂层形成于电极活性材料粒子的表面上,同时保持在电极中相互连接的电极活性材料粒子之间形成的孔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制造该电极和包括该电极的电化学装置的方法。包括在电极活性材料粒子的表面上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涂层的电极,能改进电池的安全性,并使电池质量劣化最小 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