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8173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570595.9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16
Abstract: 公开了超高温热膨胀系数非接触原位测试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电极压杆给被测试样的两端施加预载荷,并获取施加预载荷后所述被测试样的第一图像;保持所述预载荷不变,给所述电极压杆施加电压以加热所述被测试样至某一加热温度,获取所述加热温度下所述被测试样的第二图像;依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被测试样的热应变,根据所述热应变和所述加热温度,确定所述被测试样在所述加热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热力耦合作用下超高温热膨胀系数的测试,且测试温度范围广、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抗干扰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52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4553.9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8 , G01N21/84 , G01N2203/0003 , G01N2203/0016 , G01N2203/0085 , G01N2203/0226 , G01N2203/0676 , G01N2203/06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真空环境下测试导体材料力学性能的系统及测试方法,解决了高温应变测量困难、试样加热效率低等问题。系统,包括高温变形测试子系统、温控子系统和加载子系统,拉伸过程在真空环境舱中进行,试样通过力学试验机加载,本方法利用焦耳效应,将材料放入真空环境舱中,常温绝对真空度可达0.025Pa,通过对导体材料通入低压大电流,实现对试样的快速加热,在达到目标温度后,进行加载,同时采用DIC应变测试技术,对高温变形场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整个试样标距段的应变场和试样的位移‑载荷曲线,通过后续的数据处理,得到试样的高温拉伸/压缩模量和拉伸强度。本发明具有升温速率快,温度场均匀,变形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26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452796.4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任意加载比、不同加载路径的压剪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压剪试验装置由左压缩压头、右压缩压头、前弯曲压头、后弯曲压头、加力圆棒和分块组成,其中:所述左压缩压头和右压缩压头分置于缺口试样的左右两端,呈对称分布;所述加力圆棒为四个,分置于试样的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所述分块为两块,分别置于加力圆棒的前方和后方并与圆棒接触;所述前弯曲压头和后弯曲压头分置于分块的前后两侧。该实验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航空航天领域内对材料的压‑剪基本性能测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11940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358801.0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发射光谱的防热材料催化特性检测方法与测试装置,包括等离子电源、进气阀门、红外测温窗口、双比色测温仪、发射活塞、感应加热电源、反应腔、电阻真空计、真空法兰、感应线圈、氧化锆托架、单轴电动步机、长焦聚焦透镜、短焦聚焦透镜等。本发明基于发射光谱诊断的“原子耗散”实验室表征方法是利用光化线强度法定量分析材料表面对气相原子扰动,依据气相扩散的数学模型和物面原子质量守恒条件,计算材料表面气相原子的再结合系数。本发明操作简单,从催化机理出发,利用发射光谱诊断技术,基于催化原理和扩散方程,通过测量材料表面氧原子的浓度变化以表征材料表面催化特性,能够获得600~3000℃范围内导电类防热材料的表面催化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076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298585.0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60
Abstract: 导电类热防护材料冷/热循环热冲击试验装置,包括两个加热电极、供电子系统、循环冷却子系统、淬火介质喷射子系统、淬火介质排出子系统、单/双比色红外测温仪、不锈钢环境舱、淬火介质喷头和PLC控制装置,两个加热电极置于不锈钢环境舱内的滑动轨道上,两个加热电极与供电子系统相连接,两个加热电极分别与循环冷却子系统相连接,淬火介质喷头与淬火介质喷射子系统连接,单/双比色红外测温仪采集导电类热防护材料试样表面温度,PLC控制装置分别与供电子系统、循环冷却子系统、淬火介质冷却子系统、淬火介质排出子系统、单/双比色红外测温仪电信号连接。本具有设备操作简单,调节范围宽,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777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269965.6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防护材料高温低压离解氧环境试验装置,包括射频电源、匹配箱、抽气路、离解氧环境发生子系统、激光加热子系统和压力、冷却及控制辅助子系统,射频电源输出至匹配箱内的平板线圈,经平板线圈对由进气法兰进入环境舱的工作气体放电,形成离解氧环境,试样置于水冷托架上,可实现压力、温度、离解度独立调节的高温低压离解氧环境试验装置,模拟不同状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离解氧环境,以研究超高温热防护材料离解氧环境下的氧化行为。本发明具有温度、压力、离解度等参数可调、操作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1194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8801.0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发射光谱的防热材料催化特性检测方法与测试装置,包括等离子电源、进气阀门、红外测温窗口、双比色测温仪、发射活塞、感应加热电源、反应腔、电阻真空计、真空法兰、感应线圈、氧化锆托架、单轴电动步机、长焦聚焦透镜、短焦聚焦透镜等。本发明基于发射光谱诊断的“原子耗散”实验室表征方法是利用光化线强度法定量分析材料表面对气相原子扰动,依据气相扩散的数学模型和物面原子质量守恒条件,计算材料表面气相原子的再结合系数。本发明操作简单,从催化机理出发,利用发射光谱诊断技术,基于催化原理和扩散方程,通过测量材料表面氧原子的浓度变化以表征材料表面催化特性,能够获得600~3000℃范围内导电类防热材料的表面催化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665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036102.5
申请日:2011-0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70
Abstract: 超高温防热材料原子氧氧化地面模拟实验装置,涉及超高温防热材料原子氧氧化地面模拟实验装置,解决了目前没有模拟这种高温、低压、原子氧氧化环境的实验装置问题,适用于模拟不同状态超高温防热材料的原子氧氧化环境;它包括石英管、原子氧发生装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原子氧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石英管的原子氧输入端,石英管的空气输出端连接在压力控制装置的空气输入端,加热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套在石英管中部外壁的感应加热线圈的一个输入端,满足温度在1000~2000℃之间、压力在10~5000Pa之间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的原子氧氧化的实验要求,适用于高温材料原子氧环境下的氧化行为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07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298585.0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60
Abstract: 导电类热防护材料冷/热循环热冲击试验装置,包括两个加热电极、供电子系统、循环冷却子系统、淬火介质喷射子系统、淬火介质排出子系统、单/双比色红外测温仪、不锈钢环境舱、淬火介质喷头和PLC控制装置,两个加热电极置于不锈钢环境舱内的滑动轨道上,两个加热电极与供电子系统相连接,两个加热电极分别与循环冷却子系统相连接,淬火介质喷头与淬火介质喷射子系统连接,单/双比色红外测温仪采集导电类热防护材料试样表面温度,PLC控制装置分别与供电子系统、循环冷却子系统、淬火介质冷却子系统、淬火介质排出子系统、单/双比色红外测温仪电信号连接。本具有设备操作简单,调节范围宽,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221669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767483.6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于L型试样的四点弯曲夹具,该四点弯曲夹具包括两个夹具部和至少两个加载稳定轴;两个所述夹具部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加载稳定轴之间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夹具部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加载稳定轴连接,且至少有一个所述夹具部能够沿所述加载稳定轴的轴向移动,以调整两个所述夹具部之间的距离;每个所述夹具部均包括传动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带动两个所述支撑组件沿相反方向同时移动;本实用新型可辅助完成L型试样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加载位置高精度可调并且在放置L型试样时可以辅助对中以减小偏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