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的小分子半抗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894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44123.X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的小分子半抗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小分子半抗原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此外,由于量子点包裹在微球的内部,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荧光的淬灭以及微球的聚沉。同时,由于量子点微球具有相对较大的粒径,因此较量子点分离纯化简便,低转速(

    一种以量子点荧光微球为竞争抗原载体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6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44110.2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量子点荧光微球为竞争抗原载体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黄曲霉毒素B1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在技术路线中,本发明首先依据发光特性选择了适宜的量子点,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荧光微球技术的量子点包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量子点荧光微球经BSA包被后与黄曲霉毒素B1偶联,从而得到了性能更好的竞争性抗原。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且,由于荧光微球具有较大的粒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竞争抗原与包被抗体之间过高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检测的灵敏度。

    一种针对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244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56983.7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直接竞争ELISA技术,先将单抗包被后,加入待测样品和触酶C100标记的赭曲霉毒素A,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与触酶标记的赭曲霉毒素A竞争性的与酶标板上固定的单克隆抗体结合,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来判断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了新的过氧化氢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反应精度;与此同时,本发明使用了更为灵敏的新型荧光底物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较传统的TMB底物发光灵敏性显著提升。

    一种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9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56884.9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7 G01N33/5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直接竞争ELISA技术,先将单抗包被后,加入待测样品和触酶C100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与触酶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竞争性的与酶标板上固定的单克隆抗体结合,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来判断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了新的过氧化氢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反应精度;与此同时,本发明使用了更为灵敏的新型荧光底物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较传统的TMB底物发光灵敏性显著提升。

    可控粒径高吸光强度多枝状胶体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36516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75494.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开发与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胶体金种子介导生长合成不同粒径大小的高吸光强度的多枝状胶体金纳米粒子的方法。首先采用常规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将氯金酸分子中的Au3+还原成Au0,得到圆球状胶体金种子。然后将胶体金种子加入至一种生长液中,该生长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超纯水、氯金酸和柠檬酸三钠等溶液,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溶液混匀后加热至50℃,此时加快转速,同时一次性加入足量的对苯二酚溶液,混合溶液温度维持50℃,继续反应10min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高吸光强度的多枝状胶体金溶液。本发明方法具有易操作,流程简单、反应迅速、可控性好、重复性高等特点。

    基于抗黄曲霉毒素单域重链抗体的亲和吸附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396560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69869.4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单域重链抗体的免疫亲和吸附材料,特别是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免疫亲和吸附材料。包括载体,搭载在载体上的配基,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以特异性识别黄曲霉毒素的单域重链抗体作为配基,所述特异性识别黄曲霉毒素的单域重链抗体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抗体具有耐酸碱、耐高温以及易于生产等特性,对于黄曲霉毒素的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直接分离CD4+和CD8+淋巴细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5464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219459.6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离富集外周血中CD4+和CD8+淋巴细胞的方法,更好地为CD4+和CD8+淋巴细胞进行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涉及生物医学领域。方法包括多臂井星聚合物与鼠抗人CD4+或CD8+单克隆抗体共价偶联、鼠抗人CD4+或CD8+单克隆抗体修饰的多臂井星聚合物再包被长链生物素分子、鼠抗人CD4+或CD8+单克隆抗体和长链生物素共修饰的多臂井星聚合物捕获外周血样品中的CD4+和CD8+淋巴细胞、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纳米磁珠识别并偶联外周血中长链生物素化多臂井星聚合物、被捕获CD4+和CD8+淋巴细胞的分离及重悬等步骤。重悬液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细胞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在复杂外周血样品中对CD4+和CD8+淋巴细胞进行磁分离,提高了外周血样品中CD4+和CD8+淋巴细胞分离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