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5622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58064.5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90/20 , G06Q10/30 , G06Q30/014 , G06Q50/28
Abstract: 一种快消品供应链产品追踪召回管理系统及方法,该供应链企业间产品追踪召回管理系统包括RFID标签、RFID阅读器、天线、GSM/GPRS/Internet、系统服务器、SMS收发模块和云计算平台,其中RFID标签安装在每个车辆和货物上,若干个RFID阅读器被布置成网状结构置于仓库的内部,天线置于仓库的出入口,RFID标签、RFID阅读器、天线分别接入GSM/GPRS/Internet中,GSM/GPRS/Internet通过系统服务器分别与SMS收发模块和云计算平台连接,所述系统服务器包括EPC服务器、ONS服务器、PML服务器和WEB服务器;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快消品供应链企业间的产品追踪召回面临的诸多问题,有利于精确召回供应链中存储的批次缺陷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635040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091872.2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货物装运计划的方法,包括:获得待运输货物的货运相关信息,并根据所述货运相关信息及预设的车次相关信息生成包含可选择运输路径的第一集合;计算所述第一集合当前包含的各运输路径的贡献度;根据预设条件对第一集合包含的各运输路径进行筛选,将贡献度符合所述预设条件的运输路径包含的服务弧或/和服务链服均由所述第一集合转移至所述第二集合,并根据所述第二集合最终包含的服务弧或/和服务链弧确定货物装运计划;所述服务弧包含直达列车行驶路线,所述服务链弧包含非直达列车行驶路线;这样,有效提高了货物装运计划的制定效率,提升了货物装运计划的方案合理性。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货物装运计划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13854.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密码累加器的去中心化跨链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代表节点为用户注册跨链系统身份;多个代表节点共同运行阈值签名协议为用户生成准入凭证;中继链基于用户的链上身份和累加器验证用户跨链请求中的签名信息和成员证明信息,若通过验证则允许跨链交易;代表节点验证用户身份撤销请求中的签名信息和成员证明信息,若通过验证则与其他代表节点共同运行阈值签名协议,由代理链管理节点发布撤销元素并更新累加器。利用本发明方案,可以在去中心化跨链交易场景下快速地验证用户身份,并支持用户的可信准入与身份撤销。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03602.X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去中心化社区治理的匿名信誉投票方法、装置和系统,方法包括:对投票内容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在区块链,通过一次性环签名算法对每个意向用户的公钥添加到环签名公钥集中;对投票内容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在区块链,通过一次性环签名算法对每个意向用户的公钥添加到环签名公钥集中;通过计票委员会的协商,获得用于同态加密算法所需的公钥和私钥;将获得的公钥发送到所有认证用户,将获得的私钥通过秘密共享算法分配给计票委员会,使得认证用户通过该公钥对选票进行加密,同时生成一次性环签名发送到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获得合法选民发送的加密投票,通过计票委员会对加密选票进行解密,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获得计票委员会中最多相同结果数量的计票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711483341.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2μm波段相移取样光纤光栅,其制作以光敏光纤101为基质,包括纤芯102和包层103;所述纤芯102中包含有n个取样段,取样周期为p,每个取样段包含一个曝光栅区和一个非曝光区段,且曝光栅区长度为a、光栅周期为Λ,非曝光区长度为b,同时在所述2μm波段相移取样光纤光栅中心位置处设置有π相移点104。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2μm波段相移取样光纤光栅的制作系统和方法。所述相移取样光纤光栅在用于2μm波段单纵模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制作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2739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662319.X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9/40 , G06N20/00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联邦学习投毒攻击的防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从多个客户端中获取本地数据对应的第一特征嵌入信息,本地数据预存在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中的本地数据为总训练样本的不相交的样本子集;对第一特征嵌入信息与预存的本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签进行互信息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互信息对第一特征嵌入信息进行异常特征嵌入剔除,并将剔除后的第一特征嵌入信息作为正常特征嵌入信息;基于正常特征嵌入信息对预存的顶部模型进行训练,以优化顶部模型参数。本发明能够在不借助辅助数据以及不接触客户端底部模型的条件下实现对恶意样本的规避且不影响模型的可用性,适用于纵向联邦学习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3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05618.4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F17/15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群能源管理的可解释强化学习方法,包括: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群体能源管理模型;对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群体能源管理模型进行多主体马尔可夫博弈建模;采用多智能体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对建模后的模型进行求解;采用多个沙普利值加性解释算法对求解的能源管理结果进行解释。本发明既量化了IES环境与动作其对其奖励惩罚的贡献,又量化了IES环境特征对能源管理策略形成的贡献,有助于人类操作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和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72011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32034.9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DPoS区块链恶意收购的被动防御安全性评估方法,属于网络安全防御技术领域,获取区块链数据,构建投票权快照和投票快照,测量分析投票数量和投票优先级;根据评估指标量化区块链的被动防御安全性;其中,根据投票数量和投票优先级,选择参数进行仿真模拟,获得评估指标。本发明采用区块链的官方数据接口获取数据集,获得实际的投票者偏好,根据获得的投票者偏好,模拟不同设计下的投票系统的投票权分布,评估不同设计投票系统下的DPoS区块链治理被动防御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0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97647.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联邦知识网络的异常人物关系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可信第三方生成公钥、私钥和计算密钥,各个社区监控终端提取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将利用公钥加密后的人脸特征对发送给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在密文条件下计算人脸特征对之间的欧式距离,利用可信第三方构建全局人物关系知识网络;社区监控终端捕获图像并检测亲密关系,将加密的待查询人脸特征对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计算待查询人脸特征对与全局人物关系知识网络中人脸特征对之间的距离,利用可信第三方判断是否存在人员异常关系。本发明方法通过密钥分发、知识网络构建和异常关系检测实现了有效的关系识别和异常监测,有助于保护社区监控终端成员的安全与隐私。
-
公开(公告)号:CN116646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22729.1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成钢 , 刘亚东 , 董洪达 , 罗国敏 , 侍哲 , 于非桐 , 刘乃毓 , 王伟 , 崔运海 , 刘大鹏 , 吴奎忠 , 郭振华 , 刘文斌 , 金骁 , 谭颖婕 , 刘雯琳 , 张大海
Abstract: 一种基于负序和附加网络信息的纵联比较式保护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DG输出具有消除负序分量,在故障后仅输出正序分量的特点,并考虑对称故障提出了基于故障附加网络电压关系式的辅助判据。故障附加网络依据叠加定理能抵消系统电源的影响。分别考虑区内外不同故障时的保护装置背侧的电压电流关系式,针对不对称故障,利用保护两端检测的负序阻抗构建比较式负序阻抗保护判据;针对对称故障,利用故障附加网络电压特征构建保护判据。通过在PSCAD仿真平台搭建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提取故障信息对本发明提出的纵联比较式保护方法进行验证,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