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纳米流体集热与相变材料蓄热的太阳房温度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5839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30460.1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纳米流体集热与相变材料蓄热的太阳房温度调节装置,由相对设置的前墙和纳米流体吸热耦合相变蓄热墙以及设置于前墙和蓄热墙之间的采光板围合形成太阳房腔体;纳米流体吸热耦合相变蓄热墙由内到外依次为吸热层、热交换层、保温层和外墙;其中,吸热层由多个集热模块拼合而成,每个集热模块内均封装有石墨烯纳米流体作为集热材料;热交换层由多层封装有相变材料的蓄热层和多层风道组成,多层蓄热层和多层风道沿水平向依次交替排布;每层风道的上端口设有进风阀,下端口设有出风阀。吸热层内的石墨烯纳米流体直接吸收透过太阳房采光板的太阳辐射,然后将热量传递给蓄热层,并通过各层风道内风阀的启闭控制,循环空气与多层蓄热层进行热交换,实现热量的蓄热和释放功能。本发明装置可实现太阳房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控制,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的收集效率和相变层的蓄热释热能力。

    一种热泵热管复合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0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88172.7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热管复合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有变频压缩机驱动的热泵模式和以工质泵驱动的热管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系统在实时跟踪环境工况和水箱温度的联网控制器控制下,能实现全程热泵模式、全程热管模式和先热管后热泵的混合模式三种制热水模式;联网控制器根据天气预报、采集到的环境工况和水箱水温数据决定启动时间、制热水模式和切换模式的时机;在热泵模式中,系统能根据实时的环境参数和水箱温度动态调节压缩机变容量运行,膨胀阀控制光伏蒸发器过热度始终保持较小值;热管和热泵模式的复合运行模式以及跟踪环境工况的变容量控制,使得该系统既满足用户的全年生活热水需求,又跟随环境条件高效节能运行。

    一种基于热源塔兼顾新风的热泵空调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332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10272.0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塔、兼顾新风的热泵空调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蒸气压缩循环、可切换新风系统、溶液循环回路、防冻液循环回路和冷却水循环回路。该系统分为冬季运行模式和夏季运行模式:冬季,系统为典型的热源塔热泵系统运行,三个填料塔中防冻液中防冻液从空气中吸热升温后进入室内机释放热量;夏季,为基于填料塔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和溶液除湿新风系统,第二、三填料塔用于溶液除湿新风系统,第一填料塔作为常规冷却塔运行为冷凝器提供冷却水。实现热源塔热泵系统夏季闲置冷却塔的合理利用,减少夏季新风处理冷量需求,实现基于能源塔、兼顾新风的热泵空调。

    一种无动力太阳能相变蓄能床垫

    公开(公告)号:CN10397659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11260.3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动力太阳能相变蓄能床垫,包括集热器、热水箱、第一水管、缓冲箱、储能管和床垫,集热器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热水箱连接,热水箱上端与第一水管底端相连,第一水管上端为相互并联的水管支路,水管支路分别与储能管的一端连接,储能管的另一端与缓冲箱连接;橡胶气球通过绳子连接在热水箱的底部;第一水管上设有单向浮球阀门;储能管包括第二水管、相变材料层和保温层,保温层包括下保温层和上保温层,下保温层位于下层床垫中,上保温层位于上层床垫的下部。该无动力太阳能相变蓄能床垫,可减少了热媒水的供应量,使得夜晚处于室外的集热端的热量损失不会影响到室内供热终端,从而有效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双高效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4856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47292.3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0 Y02B10/20 Y02B10/70 Y02E10/52 Y02E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双高效换热装置,包括光伏集热装置(1),热电制冷片(2)以及换热管(5);在所述换热管(5)内有集热介质,所述热电制冷片(2)包括加热集热介质的热端通道(12)和冷却集热介质的冷端通道(13),所述热端通道(12)分别与所述光伏集热装置(1)出口端和所述换热管(5)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冷端通道(13)分别与所述换热管(5)出口端和所述光伏集热装置(1)的入口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光伏集热低温发电和低温集热,有效解决了光伏电池温度过高以及散热损过大的问题,达到了实现高光伏效率和高集热效率的同时又获得较高温度的集热介质的目的。本发明光伏光热综合高效利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一种基于电渗析的三元工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9723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49850.2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渗析的三元工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电渗析装置(1)、溶液热交换器(2)、发生器(3)、冷凝器(4)、蒸发器(5)、吸收器(6)、溶液泵(7)、太阳能集热器(8)和太阳能光伏光热装置。所述电渗析装置(1)包括一个以上的高浓度溴化锂室,每两个高浓度溴化锂室之间设置有一个低浓度溴化锂室,所述低浓度溴化锂室与两侧的高浓度溴化锂室之间通过一对阴阳离子交换膜隔开。本发明通过电渗析装置将进入吸收器的稀氨水溶液中的溴化锂传递到进入发生器的浓氨水溶液中,溴化锂的转移不仅使氨水发生过程中水分迁移量减少,提高了发生效率,而且也使得氨水吸收过程得到强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了能耗。

    一种测量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972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29263.9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所述装置由制冷剂循环、热水循环、冷却水循环组成。冷却水循环和热水循环采用常规的循环泵实现液体流动。制冷剂循环利用冷凝器与单套管式蒸发器的高度差,通过加热,制冷剂汽化,制冷剂蒸汽从一侧蒸腾到达冷凝器,在冷凝器内冷凝,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流下来,形成自然循环流动。该装置可以模拟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为研究制冷剂在不同工况下管内沸腾换热系数提供了实验手段。通过合理设置,可以模拟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状态参数,同时,该装置没有使用压缩机和屏蔽泵作为制冷循环的动力装置,更容易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流动换热过程。

    空气源相变蓄能型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及其蓄能释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454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445067.7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空气源相变蓄能型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及其蓄能释能方法,空气源冷/热水机组的输出端接水泵输入端,水泵输出端接电动阀的输入端,电动阀的输出端接空调箱冷/热水输入端,空调箱冷/热水输出端接空气源冷/热水机组的输入端;空调箱第一空气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接房间空气输入端,房间空气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接空调箱第一空气输入端;空调箱第二空气输入端与大气相通。本发明可利用过渡季节昼夜温差,将过渡季节夜晚温度较低的冷空气通过相变蓄能材料的蓄能特性将其冷量存储起来,并在白天释放出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非过渡季节也可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夜间蓄能,白天释能,从而调节峰谷负荷,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

    空气源相变蓄能型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及其蓄能释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4546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45067.7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空气源相变蓄能型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及其蓄能释能方法,空气源冷/热水机组的输出端接水泵输入端,水泵输出端接电动阀的输入端,电动阀的输出端接空调箱冷/热水输入端,空调箱冷/热水输出端接空气源冷/热水机组的输入端;空调箱第一空气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接房间空气输入端,房间空气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接空调箱第一空气输入端;空调箱第二空气输入端与大气相通。本发明可利用过渡季节昼夜温差,将过渡季节夜晚温度较低的冷空气通过相变蓄能材料的蓄能特性将其冷量存储起来,并在白天释放出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非过渡季节也可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夜间蓄能,白天释能,从而调节峰谷负荷,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