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1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09507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426372.6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其由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及水箱、稳压装置以及相应的管道和阀门组成,所述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包括压力容器侧换热器和水箱侧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针对一体化全自然循环小型堆,采用非能动的设计理念,利用系统环路内流体的汽化及冷凝带出堆芯余热,并将电厂带至安全状态。

    外壁面带有翅片的压力容器

    公开(公告)号:CN203858869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048472.X

    申请日:2014-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外壁面带有翅片的压力容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外壁带有翅片的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容器及其外壁固定的翅片,其中,压力容器包括圆柱筒结构的压力容器筒身及其下端盖状结构的下封头,在压力容器下封头外壁上沿纵向分布M排,每排周向布置有N个翅片,且每个翅片彼此之间不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容器,在其外壁布置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的翅片,有利于纵向涡的形成,增强了流体的扰动,增强了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协同性,强化了换热,从而提高流体在压力容器外壁面相应位置处的临界热流密度,从而有利于实施核电厂堆内熔融物滞留措施,提高核电厂在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性。

    一种先进简化的小堆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48733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23152034.2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先进简化的小堆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包括压力容器第1层壳体、压力容器第2层壳体、主回路管线及非能动余排热交换器、补水箱;所述压力容器第2层壳位于所述压力容器第1层壳体顶部外侧,所述主回路管从所述压力容器第1层壳体的顶部穿出,穿过所述压力容器第2层壳,在所述压力容器第1层壳体和所述压力容器第2层壳之间的所述主回路管上设置有双层壳体间主回路管线隔离,在所述压力容器第2层壳外的所述主回路管线上设置有壳体外主回路管线隔离。本实用新型采用非能动的安全设计理念,不依赖外部驱动力,极大地降低能动系统失效概率,提升反应堆的安全性。

    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45090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0368327.X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包括压力容器(19)、安全壳外侧壁冷却水箱(29)、内置换料水箱(6),蒸汽管线(25)、给水管线(26)、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4)及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5),所述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5)与所述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余排出口管线(13)相连,所述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4)与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低温余排入口管线(8)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专设安全系统取消了高中压安注,系统更为简化,并可同时满足多用途反应堆的高温运行模式和低温运行模式,使堆芯衰变热导出更为高效、安全、稳定、可靠。

    一种外壁面带有翅片的压力容器

    公开(公告)号:CN203733481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048429.3

    申请日:2014-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外壁面带有翅片的压力容器。一种外壁面带有翅片的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容器及其外壁上固定的翅片,其中,压力容器包括圆柱筒结构的压力容器筒身及其下端盖状结构的下封头,在压力容器下封头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N个翅片。该压力容器,在压力容器外壁设置的翅片,可以使流体流动过程中产生漩涡或是引导流体改变单一的流动方向,从而可以增强流体流动过程中的搅浑,使流体受热更加均匀,从而增强流体的换热能力,提高流体在压力容器外壁面相应位置处的临界热流密度,有利于实施核电厂堆内熔融物滞留措施,提高核电厂在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性。

    一种紧凑式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623785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2935260.6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紧凑式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包括安全壳、堆芯、压力容器、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器和换料水箱;安全壳顶端设置有顶盖,安全壳内部一侧设置有换料水箱,安全壳内部中部设置有压力容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紧凑式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该系统取消了一回路冷却剂主管道,消除了大破口发生的可能;取消了中压安注系列,简化系统设计;无需依靠外部动力或安全级交流电源实现事故缓解,采用水冷空冷衔接匹配钢制安全壳外混凝土紧贴设计;优化了安全换料设计,采用顶部换料方式,正常运行时,节约换料时间,提升了小堆经济性;事故时,极大降低事故后通过安全壳泄漏的放射性,增强了小堆安全性。

    一种用于紧密排列电加热原件的接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49110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1883092.4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紧密排列电加热原件的接电装置,包括加热元件的正极与正极组件连接,加热元件的负极与负极组件连接,所述正极组件位于加热元件的端部,所述负极组件位于加热元件的侧面,所述组件包括正极接线柱,所述负极组件是负极直型铜排、负极正U型铜排和负极倒U型铜排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用新型通过正极接线柱和负极铜排的使用,正负极接电装置接触面积大,正极从电加热棒束下方引出,负极电加热棒束侧方引出,充分利用空间,解决了紧密排列电加热棒束安装电缆时空间不足安装不便,接触面积过小导致发热量大等问题,便于拆装,正极接线柱各自独立,当个别接电装置出现故障后,可直接更换。

    一种一体化非能动先进小堆

    公开(公告)号:CN215450910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0550681.4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能动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非能动先进小堆,其主要包括了主要用于缓解安全壳内温度和压力超限的无限时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主要用于缓解非失水事故的无限时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于替换高压安注的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三大系统。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安全系统配置,取消安全级交流电源,简化支持系统设计,实现反应堆和安全壳的无限时冷却,事故期间无需操纵员干预,提升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113243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643326.7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环境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安全壳(1)、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入口管道(2)、入口隔离阀(3)、密闭水箱(4)、非能动二次侧余排出口管道(5)、出口隔离阀(6)和蒸汽发生器(7);该系统采用非能动的设计理念,利用安全壳壁面高效地利用海水使密闭水箱内蒸汽冷凝,依靠密度差驱动流体在系统内形成自然循环,带出堆芯余热,将海水作为最终热阱,可提供无时限的堆芯冷却能力;使得系统设备得到简化,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