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液态金属两相流气泡特征的一体化探针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0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68950.6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液态金属两相流气泡特征的一体化探针及测量方法,包括:陶瓷一体基、钨电极针以及导线;陶瓷一体基包括陶瓷一体基外壳,陶瓷一体基外壳内设置有两条开槽通道,任一开槽通道内均放置有导线和钨电极针;导线的一端和钨电极针的尾部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陶瓷一体基外壳外,钨电极针的针尖设置于陶瓷一体基外壳外。测量液态金属两相流气泡特征的测量装置包括信号接收装置、连通电极以及一体化探针。本发明通过一体化测量探针与连通电极共同构成连通电路,通过测量气泡穿过钨电极针的时间间隔,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气泡速度、气泡弦长和含气率,有助于满足高温且腐蚀性强的液态金属两相流气泡的实时测量需求。

    基于丝网探针的气液两相流场特征重构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2420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141070.0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丝网探针的气液两相流场特征重构方法,其利用MATLAB程序,首先通过标定获得空泡份额矩阵,对空泡份额矩阵进行三维表面重构获得流场的可视化结构图,从而对流型进行识别。通过对空泡份额矩阵进行剖分、截取和投影,获得流场的流动截面图以及投影图。基于流型识别的结果,对环状流和气柱流两种流型,利用求导法测量气柱直径或液膜厚度。对于泡状流和弹状流两种流型使用相关性算法计算气泡速度,使用活动轮廓算法对气泡或气弹进行识别,并对识别后的气泡进行诸如质心、体积和位置的物理参数的计算。

    棒束流道子通道空泡分布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2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14233.9

    申请日:2022-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棒束流道子通道空泡分布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流道框;棒束组件,棒束组件设于流道框内,棒束组件包括多个棒束元件,多个棒束元件之间围成一定间隙的流道为子通道;其中,多个棒束元件中的其中一个棒束元件为移动棒,其余为固定棒;第一驱动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移动棒绕其自身中心轴线旋转和/或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上下运动;空泡份额分布检测模块,空泡份额分布检测模块安装于移动棒上,空泡份额分布检测模块用于测量子通道内气液两相流中空泡份额分布;第二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空泡份额分布检测模块沿移动棒的径向方向运动。本发明实现了对子通道内空泡份额分布的精确测量,对于反应堆安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棒束子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空泡份额分布快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2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3521.0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子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空泡份额分布快速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对流道横截面划分网格,将流道横截面离散成若干网格区域,根据流道平均轴向流速 、预设的空泡份额分布α1和总粘性μT,利用数值求解方法,得到液相的轴向速度分布u:步骤2:根据液相的轴向速度分布u和预设的空泡份额分布α1,计算湍动能分布TKE;步骤3:根据液相速度分布u、湍动能分布TKE,计算气泡径向不同界面力;步骤4:根据不同界面力相互平衡,确定空泡份额分布α2;步骤5:判断α2和α1之间的差异是否超过阈值ε,若未超过,输出α2,完成计算;若超过,则对α1进行修正:并返回步骤1重新计算,直到迭代收敛。

    测量水介质旁通管系流致声共振的冷态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881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1902.6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水介质旁通管系流致声共振的冷态试验系统,包括:主管道系统和旁通系统,且所述主管道系统和所述旁通系统连通;主管道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形成回路的泵、缓冲罐以及流量计;所述旁通系统包括旁通管路和动压测量系统,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与位于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泵之间的所述连接管路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动压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所述旁通管路。本发明通过在动压测量系统内设置信号放大器,有助于提高水介质下所测信号强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测量数据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主管道系统和旁通系统的配合使用,有助于降低泵的周期压力振荡输入,有助于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从而有助于提高试验系统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一种用于测量原型棒束通道内流体参数的丝网传感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28086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675152.1

    申请日:2021-06-17

    Inventor: 顾汉洋 刘帅 刘莉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原型棒束通道内流体参数的丝网传感器组件,依次包括上游棒束通道段、丝网传感器组件、下游棒束通道段;所述上游棒束通道段和所述下游棒束通道段中设置有棒束定位格架和棒束,所述棒束通过所述棒束定位格架固定安装;所述上游棒束通道段和所述下游棒束通道段的连接处设置有丝网传感器组件;所述丝网传感器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层丝网,所述丝网传感器组件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层丝网,其中,所述嵌入丝网传感器的棒束段按照原型尺寸棒束的排列方式固定在下层丝网和/或上层丝网上。

    自然冷却流动传热特性研究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2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5109.6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冷却流动传热特性研究实验系统及方法,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实验本体、矩形通道、相关支撑结构、直流电源、测量仪表及数据采集系统;相关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整个实验本体;实验本体与直流电源相连接,矩形通道和测量仪表相连接,数据采集系统负责采集测量仪表的相关数据;矩形通道外壁包裹有保温层。本发明能够精细的监测核反应堆燃料组件内的温度分布,探究燃料组件升温过程的瞬态特性的问题,具有实验数据精度高、安全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

    一种可用于高电导率流体测量的新型电容式丝网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84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86834.X

    申请日:2021-11-02

    Inventor: 刘莉 刘帅 顾汉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高电导率流体测量的新型电容式丝网传感器,包括正弦交流电源、触发开关、运算放大器、激励电极、接收电极、自动平衡电桥电路、对数解调器、数模转换器、数据传输总线、激励电极绝缘包壳、接收电极绝缘包壳。正弦交流电源、触发开关、运算放大器、激励电极依次连接,构成驱动电路。接收电极、自动平衡电桥电路、对数解调器、数模转换器、数据传输总线依次连接,构成信号采集电路。激励电极和接收电极分别同轴包覆厚度均匀的激励电极绝缘包壳和接收电极绝缘包壳,以实现对包含高电导率、强腐蚀性液体(如液态金属和熔融盐等)气液两相流空泡份额的高时空分辨率测量。

    一种丝网探针浓度探测装置的校正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898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1264170.2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网探针浓度探测装置的校正系统及方法。包括水浴恒温箱、上封头、下封头、标准电导率仪以及丝网探针浓度探测装置,丝网探针浓度探测装置夹持在上封头与下封头中间,上封头与下封头通过法兰固定并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测量溶液的密封容器;标准电导率仪用于检测密封容器内的测量溶液的浓度;密封容器设置在水浴恒温箱内,水浴恒温箱调节密封容器内的温度。本发明将标准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和丝网探针测量到的电导率对比,获得丝网探针各个电极的电导率修正关系式。调整水浴温度,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导率,获得丝网探针浓度探测装置的温度修正关系式。校正后的装置可以直接测量测量溶液的浓度。

    一种海洋环境影响下熔盐与热管的传热特性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62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425857.8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环境影响下熔盐与热管的传热特性实验系统,包括实验主回路和冷却回路;其中实验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熔盐储存罐、高温熔盐泵、超声波流量计、热管管束实验段、换热器,热管管束实验段用于熔盐在热管管束间流动传热特性的实验测量;实验主回路还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控制单元通过预设程序控制驱动单元,从而控制高温熔盐泵输出按正弦规律波动的流量;实验主回路和冷却回路通过换热器连接,换热器用于将熔盐获取的热量传递给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该系统能够获得脉动流作用下高温氟盐在高温钠钾热管管束间流动传热特性,为海洋熔盐堆设计及安全分析提供实验数据及准则模型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