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孔隙介质参数的埋地充液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894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84926.6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隙介质参数的埋地充液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所述管道包裹介质为孔隙介质,泄漏水将使孔隙介质参数发生改变;该方法用于研究埋地充液管道是否存在泄漏的检测,包括:对预建立的有限厚孔隙介质层包裹充液管道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理论频散曲线;获取被测管道上激发超声导波的实测数据,根据实测数据确定实际频散曲线;将实际频散曲线与理论频散曲线进行对比,由频散曲线中的低阶频率与声传播速度关系来判断得到孔隙介质的孔隙度;根据孔隙介质的孔隙度判断充液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基于超高阶导模制备圆环状纳米颗粒微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3229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235478.6

    申请日:2017-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高阶导模制备圆环状纳米颗粒微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波导结构样品;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波导结构样品固定在θ/2θ转角仪的转台上,选用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进行光路‑波导结构样品校准;步骤三,转动转台,改变激光束打到波导结构样品上的入射角,同时记录反射光强度,并绘制反射光强度‑入射角度曲线图,在曲线图上找出最佳点;步骤四,调节转台,使激光束的入射角为最佳点的入射角,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波导结构样品中注入溶剂,待溶剂完全挥发即可得到呈圆环状分布的纳米颗粒。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超高阶导模制备圆环状纳米颗粒微结构的装置。

    “米”字形相控超声阵列检测三维工件裂纹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057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822234.3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米”字形相控超声阵列检测三维工件裂纹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超声相控阵列和楔块;楔块为平楔块;超声相控阵列包括多个换能器阵元,多个换能器阵元呈“米”字形排列,组成4个等阵元的线性分支,并固定于楔块上表面上。在对工件进行裂纹检测时,本发明首先确定工件内裂纹的大致位置和方向,然后选用合适的阵元线性分支对裂纹进行相控聚焦,化三维为二维,进而形成工件内裂纹图像,可实现对工件内裂纹的全方位精确定位,且定位速度得到提高。

    高压交流或脉冲电源单次供电能量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8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55635.X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交流或脉冲电源单次供电能量分离方法,包括读取供电电压、供电电流和积分电压数据;找出供电电压最大点和最小点;从最大点和最小点的中点开始,横坐标递减半个供电周期,进行斜率判断,利用二分法选取起始点;从起始点开始,将横坐标递增半个供电周期进行斜率判断,利用二分法选取终止点;在起始点到终止点的范围内,将区间划分为若干长度为一个供电周期的小区间;分别将每一个小区间内各个点的坐标存储,即完成供电周期的分离。采用本发明对PDM工作模式的高压交流或脉冲电源驱动DBD产生的供电波形进行供电周期范围的确定和单个供电周期的分离,对后续进行单次供电能量李萨如图形的合成和能量计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PDM电源驱动DBD空气净化器的参数调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273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55732.9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M电源驱动DBD空气净化器的参数调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DBD反应器、可编程供电电源、PDM高压激励电源、反应器供电能量ET检测单元、相对光谱强度检测单元、被测气体浓度检测单元、气体流速调整单元和数据采集与调控单元;用工作在PDM模式的高压激励电源驱动放电装置产生常压等离子体,检测获得放电过程中的电气和光学的原始参数,将原始数据导入到上位机系统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计算,评估装置是否工作在最佳放电状态,上位机系统对放电条件进行实时调整,确保整个系统工作在最佳放电状态。

    级联式旋转气流臭氧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4621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54468.7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式旋转气流臭氧发生器,包括介质管、介质管凸起、导电金属杆和若干个绝缘电极骨架绝缘电极骨架包括骨架底座和骨架圆台,骨架底座的侧表面上安装有金属环,绝缘电极骨架排布于介质管中,导电金属杆轴向贯穿介质管,同时穿过所有绝缘电极骨架的中心,导电金属杆通气骨架固定于介质管的中轴线上,通气骨架上设有通风孔,通气骨架限定在介质管凸起之间,骨架底座上还固定设置导电金属桥,介质管外表面上安装有交替设置的金属箔一和金属箔二,金属箔二位于相邻两个金属箔一之间;具有能够防止对已处理气体重复放电,臭氧产生具有能效比高、浓度高、体积小并且成本低的特点。

    信号电路时延检测系统
    10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6344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110553.8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电路时延检测系统,第一微控制器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两路信号,一路信号直接输入到第二比较器,另外一路经过被测信号电路后输入到第一比较器,经两个比较器输出的两路信号再输入到CPLD,CPLD的输出连接到第二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MCU2连接TFT触摸屏和用于存储信息的SD卡。在CPLD时延检测单元中,对被测信号电路采用双输入时差测量法,从而可以保证宽带信号的测量。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频率和幅度可调。不同频率的信号可以满足不同测量要求,可测量不同信号单元电路的信号时延特性。本发明可测量一定频率范围的不同信号电路的时延特性曲线,并可将其存储到SD卡中,方便历史查询。

    基于递归奇异熵的预应力孔道浆体剥离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808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43898.2

    申请日:2015-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递归奇异熵的预应力孔道浆体剥离度检测装置,包括信号激励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显示与判定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阵列;混凝土结构的外表面设有滑杆,滑杆与钢绞线设于同一水平面,且两者相互平行;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阵列分别与滑杆相对滑动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递归奇异熵的预应力孔道浆体剥离度检测方法,由回波信号构造的递归矩阵具有结构的振动特性,结合奇异熵算法对递归矩阵进行计算处理,得到递归奇异熵,用其判定孔道中浆体剥离尺寸大小。本发明能有效地实现对桥梁、建筑物等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及维护工作,可靠性高,有利于实际的推广及应用。

    一种基于WLAN的智慧小区管理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642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54606.1

    申请日:2014-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55 G05B2219/00 G06Q50/163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LAN的智慧小区管理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服务系统包括:若干分别位于各住宅内的客户端、各单元门口机和后台服务器;其中各客户端通过WLAN将其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相应的单元门口机对数据进行汇总,并将汇总后的数据通过WLAN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适于将汇总后的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通过后台服务器,实时处理用户数据,并实时将数据反映给用户;同时,人性化的单元入口管理,为住宅用户提供了安全性、便利性;通过WLAN进行数据交换,所有的设备之间的通信皆为基于WLAN技术,省去了布线的麻烦,能够有效地减少有线设施建设,节省材料费用,以及具有能耗低,节省能源的优点。

    基于稀疏编码和理想二进制掩膜相结合的语音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4071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6932.3

    申请日:2014-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编码和理想二进制掩膜相结合的语音增强方法,其是针对于传统的理想二进制掩膜算法存在噪声残留和语音成分丢失的缺陷进行改进的算法。本发明首先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将时域语音信号转换到频域信号,在频域中,采用理想二进制掩膜方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初步降噪处理;然后采用稀疏编码理论对初步降噪后的语音信号做进一步降噪处理,同时从被认为是干扰信号中提取有效的语音成分,从而达到语音增强的效果。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去噪性能好,语音的可理解性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