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886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27394.1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测定大气颗粒物采样膜沉积面积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样品采集模块、样品扫描模块、图像分析显示模块,该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通过样品采集模块采集大气颗粒物的滤膜样品;通过样品扫描模块对滤膜样品和标尺同时进行扫描,得到清晰的图片;再通过图像分析显示模块对图像以像素为单位进行测量并显示。本装置实现了对大量滤膜进行测量研究,并发现滤膜的实际面积和沉积面积与定义值都存在偏差,并且观察到滤膜上颗粒物沉积存在不均匀性。利用本装置可以准确的获得一些难以用传统方法测量的颗粒物沉积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25036.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质谱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漏斗形离子导向装置及具有其的质谱仪,包括射频驱动电源、电极线和呈漏斗形的绝缘柱;所述绝缘柱的内部为离子传输腔,所述绝缘柱的大径端开有与离子传输腔连通的离子入口,所述绝缘柱的小径端开有与离子传输腔连通的离子出口,所述绝缘柱的外壁沿绝缘柱的中心轴线开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螺旋线槽,两根所述电极线分别缠绕于对应的螺旋线槽中,两根所述电极线的一端分别与射频驱动电源的两端连接,两根所述电极线的另一端固定于螺旋线槽。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规避传统离子漏斗固有电容值大、加工成本高、装配精度难以保证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02367.7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R13/40 , H01R13/502 , H01R13/52 , H01R13/53 , H01R2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3 , H01R13/40 , H01R13/502 , H01R13/52 , H01R13/5205 , H01R13/521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超高电压连接头,包括高电压电缆、护线套、密封垫、固定螺母、冷压公针、绝缘件、接头本体、冷压母针、导线;护线套套设于高电压电缆外周,固定螺母与护线套固定连接;密封垫为中间设置有通孔的锥形体,套设于高电压电缆的外周;绝缘件一端设置有与密封垫相配合的内凹槽,另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可容纳焊接有导线的冷压母针;冷压公针固定于通孔内;绝缘件套设于在接头本体内部,并通过接头本体与固定螺母固定。使用时,绝缘件的密封垫受压膨胀,形成密封隔离,同时,冷压母针与冷压公头接触,实现真空电极的引入。本发明中的超高电压真空接头,尺寸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现真空密封和高电压传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691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31574.9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动监测车的挥发性有机物在线质谱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流动监测车和挥发性有机物在线质谱仪;所述流动监测车的内部设置有驾驶室、工作区、功能区和仪器区;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在线质谱仪为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其放置在功能区内,用于实现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实时在线定性定量分析。本发明可以检测出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和浓度,同时能够在无需样品前处理条件下直接快速测样,实现高通量样品分析,并且在走航模式下也可以对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行检测,进而表征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和浓度在较高时间分辨率下随时间排放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08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1829.9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填埋排放恶臭有机物的直接质谱分析方法,属于城市空气人为源VOCs的分析检测领域。该方法的操作步骤是:(1)配制挥发性恶臭物质浓度梯度标样;(2)膜进样单光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样品;(3)数据定量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直接分析质谱技术为分析手段的高通量在线分析方法,避免现有分析技术无法表征挥发性恶臭有机物在相对较高时间分辨率下(如数小时、数分钟)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不足。该方法具有无需样品前处理、直接快速测样、高通量样品分析、获取高时间分辨率恶臭成分浓度的特点,适于挥发性恶臭有机物高时间分辨率检测,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好氧降解过程中挥发性恶臭有机物产生机理以及相关控制技术研究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2238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973037.7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质谱仪的离子偏转器,涉及质谱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呈直角三角形分布的入口电极、出口电极和推斥电极,入口电极和出口电极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推斥电极作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三角形内的直角处设置有旋转电极,推斥电极呈矩形框状,入口电极、出口电极、推斥电极和旋转电极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相互绝缘;入口电极的电压为正,出口电极、推斥电极和旋转电极的电压均为负;入口电极上设置有离子入口,出口电极上设置有离子出口,旋转电极能够使得经离子入口进入的离子的运动方向朝出口电极偏转90°。本发明用于质谱仪的离子偏转器提高了光子和中性粒子的去除率及离子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297426.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染源颗粒物消光截面效率的反演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环境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空间范围内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光学参数和化学物种的浓度;确定各所述环境参数的不确定度;将各所述环境参数和各所述环境参数的不确定度输入PMF源解析模型,获得源谱图,所述源谱图包括多个因子,每个因子包括多种要素,各要素包括化学物种和光学参数;根据各所述因子中各个化学物种的浓度和光学参数确定各所述因子对应的污染源;根据每个污染源对应的各个化学物种的浓度和光学参数,反演出每个污染源颗粒物的消光截面效率。降低了确定各个污染源颗粒物消光截面效率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73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78611.0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J49/16 , H01J49/04 , H01J49/00 , G01N27/6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线气溶胶表面改性装置和增强SPAMS离子检测强度的方法。在线气溶胶表面改性装置包括:预聚焦器、缓冲腔室、微波等离子体炬以及微波功率源;预聚焦器用于对气溶胶样品预聚焦;预聚焦器的入口和出口沿气溶胶束流的传播方向设置;缓冲腔室的入口与预聚焦器的出口连通,缓冲腔室的出口用于与单颗粒质谱仪的入口连通;微波等离子体炬具有伸入缓冲腔室内的开口端;微波功率源用于激发微波等离子体炬在开口端产生微波等离子体炬焰,以使微波等离子体炬焰能够对在缓冲腔室内传播的气溶胶束流中的气溶胶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低成本、高可靠的提升266nm激光电离效率,而且在线气溶胶表面改性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97426.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染源颗粒物消光截面效率的反演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环境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空间范围内的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光学参数和化学物种的浓度;确定各所述环境参数的不确定度;将各所述环境参数和各所述环境参数的不确定度输入PMF源解析模型,获得源谱图,所述源谱图包括多个因子,每个因子包括多种要素,各要素包括化学物种和光学参数;根据各所述因子中各个化学物种的浓度和光学参数确定各所述因子对应的污染源;根据每个污染源对应的各个化学物种的浓度和光学参数,反演出每个污染源颗粒物的消光截面效率。降低了确定各个污染源颗粒物消光截面效率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04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4835.1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F18/243 , G06F18/2413 , G06F18/214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质量监测站大气观测缺失数据的反演方法及系统,涉及缺失数据反演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第一观测数据集为输入,第二观测数据集为输出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第二个监测站的最佳机器学习模型;以第二观测数据集为输入,第一观测数据集为输出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第一个监测站的最佳机器学习模型;将第二个监测站在第一目标时间段内的大气观测数据输入第一个监测站的最佳机器学习模型中,得到第一个监测站大气观测缺失数据;将第一个监测站在第二目标时间段内的大气观测数据输入第二个监测站的最佳机器学习模型中得到第二个监测站大气观测缺失数据。本发明可准确地反演大气观测缺失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