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76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07302.0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所述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确定储能电站峰时段放电价格,确定储能电站谷时段充电价格,确定储能电站参与调峰的辅助服务补偿价格;基于所述储能电站峰时段放电价格、所述储能电站谷时段充电价格、所述储能电站参与调峰的辅助服务补偿价格,确定储能电站的最大净收益;基于所述储能电站的最大净收益及约束条件,确定储能电站的容量配置。本发明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基于价格机制对储能电站进行优化配置,可以确定储能电站的最优容量配置,这样可以使得储能电站的收益最大化,有助于储能电站的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81642.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电测量测试方法,包括:上位机采用编程搭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简易实时仿真模型,稳态输出实时电流电压离散采样值数据,再将电流电压通过傅氏积分计算生成幅值与初始相位后下发至各个分布式测试子机。分布式测试子机再将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按照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编码速率生成新的采样值序列后,以光纤串口FT3协议发送至各个采集执行单元。上位机再通过以太网以104规约采集来自于监控以及远动系统的电测量信号后完成电测量信号核对测试以及母线、变压器的功率平衡测试。本发明由上位机与多个分布式测试子机共同协作,以整站作为对象克服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内部网络架构和协议变化对测试设备带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46072.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聚合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中央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中央空调历史运行数据,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SH法对中央空调历史运行数据进行随机均匀地抽取样本,得到中央空调样本数据,其中,所述中央空调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和用电量;将中央空调样本数据输入至预先建立的THBA‑Bi‑LSTM模型内,输出得到中央空调聚合负荷预测结果,其中,所述预先建立的THBA‑Bi‑LSTM模型通过利用THBA算法优化Bi‑LSTM的参数后得到;可以更加高效地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可调节负荷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节能、稳定运行和优化资源利用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094189.5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许继继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2 , G01R31/00 , G01D21/02 , H02J3/00 , G06F18/15 , G06F18/2433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测结果评估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变电站二次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采集现场各检测项目的指标,利用熵值法对方向处理后的各指标的比重和熵权重值进行计算,进而获得各检测项目的得分;将每一个检测项目的得分和对应项目的标准得分进行对比,若存在得分小于标准得分的项检测目,则测试不合格,否则测试合格。本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78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9164.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IPC: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节负荷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可调节负荷能力评估领域;一种可调节负荷能力评估方法包括:采集电网负荷和环境数据,并负荷和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MS‑Inception‑LSTM模型,包括:Inception模块、MHA模块、SE模块、AFF特征融合模块、LSTM模块以及全连接层;Inception模块对负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分别输入MHA模块和SE模块,输出的特征由AFF特征融合模块融合,LSTM模块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建模,环境数据与LSTM生成的负荷数据时序特征在全连接层进行融合,共同作用于最终的负荷调节能力预测结果;模型经训练后进行负荷能力预测;该方法既能捕捉负荷调节能力中的局部和全局特征,又能有效处理时序关系,适合用于复杂的负荷调节能力评估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6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74912.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二氧化碳储能动态特性的电网调频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功率模型;构建调频控制系统输入变量、输出变量的隶属度函数;根据模糊等级制定调频规则;基于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功率模型,获得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动态频率响应模型;结合电网中汽轮机的输出功率变化、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波动和所述二氧化碳储能的输出功率变化与电网负荷的平衡关系,得到电网动态频率响应模型;基于所述电网动态频率响应模型进行电网调频。本发明能够有效响应电网频率的实时变化,同时能有效处理电网频率变化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维持电网频率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7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0472.4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现场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智能变电站各二次设备的测试数据以及测试仿真结果;通过若干数字信号输出单元,以采用分散注入的方式将各二次设备的测试数据同步注入至各二次设备;获取各二次设备的测试反馈数据并与测试仿真结果对比,得到测试结果。采用分散注入的方法在二次设备的输入端同步注入数字化模拟量信号,在保持二次设备系统接线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级的现场测试,可以最大限度的发现设备制造、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错误和设备缺陷,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创造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17415.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nventor: 宋东波 , 古海生 , 赵龙 , 仇茹嘉 , 田腾 , 张作盛 , 耿佳琪 , 王恩惠 , 丁国成 , 朱太云 , 高博 , 胡啸宇 , 赵学会 , 秦鹏 , 毛德拥 , 许建中 , 姬玉雷 , 谢涛 , 罗超 , 王海伟
IPC: G01R31/12 , G01R31/327 , G01D21/02 , G06F18/2431 , G06F18/2413 , G06N3/045 , G06N3/082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柜局部放电识别及预警系统,包括多参量局部放电识别传感器装置,网关设备和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检测模块;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网关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深度学习检测模块部署在所述网关设备上;所述多参量传感器检测开关柜的运行状态,所述网关设备将开关柜的状态信息传输给所述深度学习检测模块,所述深度学习检测模块进行放电识别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所述网关设备传输给可视化终端,进行在线放电预警展示。通过本发明公开的开关柜局部放电识别及预警系统,能有效提高放电识别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31376.9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N5/01 , G06N20/20 , G06F18/2113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6/29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自动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Informer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电力负荷数据;S2:获取天气数据;S3:对电力负荷数据和对应的天气数据进行整合以及预处理;S4:使用XGBoost算法对整合后的电力负荷数据进行特征筛选,选出合适的特征维度和特征;S5:构建I nformer网络模型;所述I nformer网络模型用于执行概率自注意力机制,蒸馏操作和动态解码;S6:使用S5所述I nformer网络模型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负荷预测值;通过概率自注意力机制能够关注到影响电池荷电状态的关键特征,并且相比于普通的注意力机制,能够大大减小运算时间,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011337652.6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谢民 , 王同文 , 章昊 , 邵庆祝 , 张骏 , 王栋 , 于洋 , 俞斌 , 高博 , 徐斌 , 丁津津 , 孙辉 , 李远松 , 张峰 , 汪勋婷 , 何开元 , 陈洪波 , 李圆智 , 王丽君
IPC: G06F30/27 , G06F30/18 , G06N3/126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H7/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保护配置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实时运行方式,获取出线单元各个断路器的开合状态,以及各个断路器的保护配置,基于潮流分布,随机生成出线单元初始群体;计算各个群体的适应度函数并记录最优染色体;选择进行交叉、变异的个体,形成新一代种群;计算新种群的适应度函数,记录最终的个体;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数,达到则结束循环,并输出最优的个体,否则,重新进行交叉变异操作。本发明结合实时潮流进行主干线及分支线的识别,提高了配电网整定定值的可靠性,缩小配电网停电范围,保证了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