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7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474500.2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氢负荷现状评价方法和装置,属于用氢负荷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对用氢负荷现状评估等问题。方法包括:从工业、电力、交通和供热维度构建包括多个评价指标的用氢负荷指标体系;对多个评价指标进行预处理;计算用氢负荷工业、电力、交通和供热指数;基于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获取组合权重,其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生成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以及采用熵权法生成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用氢负荷工业、电力、交通和供热指数及与其对应的组合权重计算用氢负荷综合指数,及基于组合权重计算指标贴近度;及基于用氢负荷综合指数和指标贴近度确定用氢负荷现状。求解指标贴近度以了解用氢负荷实际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0989.3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控制方法及装置,采用模型驱动‑数据驱动混合方式构建电力系统的实用动态安全域边界,并利用聚类方法在线/离线识别电力系统运行点潜在的失稳模态;根据获取的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以及支路数据构建暂态稳定分析代理模型;通过暂态稳定分析代理模型构建暂态稳定约束的解析化表达形式,利用主导失稳模式的在线/离线识别实时更新未被确认的动态安全域边界;构建预防控制优化模型,利用预防控制优化模型对动态安全域边界进行修正,得到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控制优化结果本。本发明满足暂态稳定分析模型在新场景下的可用性;提高优化结果的准确性与扩展性,实现在线制定有效的电力系统控制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2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144521.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源规划和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制氢设备功率与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设定若干新能源制氢比例;计算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设备功率以及储能容量;根据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设备功率以及储能容量,得到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度电成本;将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度电成本中,最低制氢度电成本对应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设备功率以及储能容量,作为电力系统的制氢设备功率与储能容量的配置量。以制氢度电成本最低确定制氢设备功率和储能容量,可优化柔性负荷单元构成和功率配置,避免制氢设备功率和储能容量的过量配置,降低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90593.8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氢负荷调节成本的新能源电量消纳预测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光伏、风电各机组的出力消纳量和出力预测并网量,以新能源消纳率最大为目标构建第一目标函数,所述新能源包括光伏和风电;基于可转移氢负荷、可平移氢负荷和可中断氢负荷,以氢负荷调节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第二目标函数;基于氢负荷计划曲线、电量平衡约束、新能源出力约束、储能约束、氢负荷约束等约束条件对所述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联合求解,得到最优新能源出力消纳曲线。本发明方法在考虑氢负荷调节成本的背景下预测新能源消纳电量,预测时使用的的数据量小、预测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7688.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忠 , 李泰 , 田旭 , 邹欣 , 程晓磊 , 张艳浩 , 申帅华 , 荆雪记 , 孙攀磊 , 芦开平 , 郝俊芳 , 曹森 , 苏进国 , 李艳梅 , 胡永昌 , 肖龙 , 鲁庆华 , 李玉龙 , 毛丽娜 , 曹清易 , 杨海林 , 刘飞 , 梁国勇 , 刘联涛 , 傅诗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LCC无功功率控制方法、介质、控制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换流变压器功率升降完成后且换流器控制角越限时,根据换流器的控制角和控制角参考值之差得到无功功率调制量,将所述无功功率调制量作为最终SVG无功功率参考值的一部分;所述控制角在送端为触发角,在受端为熄弧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同工况下,SLCC换流变压器阀侧电压的变化量比常规LCC大,使得在升降功率完成后,分接开关可能在两个相邻档位上反复动作导致换流变压器故障率增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8496.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冯斌 , 田旭 , 刘飞 , 李积泰 , 王磊 , 李富春 , 党楠 , 王昭 , 刘联涛 , 范瑞铭 , 杨攀峰 , 赵娟 , 张祥成 , 杨海林 , 王猛 , 陈思柔 , 杨欣 , 赵雪 , 车琰瑛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电源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拟定配套电源方案;构建配套电源方案评价指标,包括若干一级评价指标和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依据电源配套方案计算定量型二级评价指标值,借助专家打分法计算定性型二级评价指标值,并得到各二级评价指标绝对值;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一级指标评价和基于熵权法进行二级指标评价;基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采用雷达图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展示,确定评价配套电源方案的薄弱环节。该方法及系统可以为合理确定高比例新能源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电源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05623.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电网故障后柔性直流提供的无功功率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通过柔性直流换流母线在交流电网故障后的电压跌落值满足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采集的实时数据计算距离柔性直流换流站最近的特高压直流多馈入短路比,并按照设置的无功电流比例系数生成策略确定动态无功电流比例系数,得到柔性直流向交流电网提供的无功补偿值,从而保证在柔性直流换流站故障穿越的同时,充分利用柔直换流器裕度为系统提供无功补偿,加快了故障近区电压的恢复速度,有效维持了系统电压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303345.X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晖 , 王世斌 , 索之闻 , 王智冬 , 王菲 , 蒋维勇 , 田旭 , 张桂红 , 刘飞 , 张祥成 , 李积泰 , 刘联涛 , 彭飞 , 赵雪 , 张君 , 车琰瑛 , 梁国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型送出直流变压器预充电电路及其预充电控制方法,其包括:由限流电阻和隔离开关串联构成的充电单元;每个晶闸管阀组都包括多个串联的晶闸管,且每个晶闸管的两端都并联有一个充电单元;多个充电单元形成分布式预充电电路。不控充电阶段,在中压直流侧三相桥臂中,子模块桥臂控制隔离型送出直流变压器不工作,由分布式预充电电路为子模块桥臂中的电容进行不控充电;当不控充电满足预设的第一结束条件,进入可控充电阶段,当所有子模块桥臂中的电容均充至预设的第二结束条件,则充电结束,隔离型送出直流变压器进入正常运行。本发明实现了隔离型送出直流变压器的安全可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20355.7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冯斌 , 梁国勇 , 刘飞 , 刘联涛 , 王磊 , 李富春 , 张祥成 , 王昭 , 田旭 , 杨攀峰 , 张桂红 , 张海宁 , 王世斌 , 李积泰 , 许德操 , 彭飞 , 陶昕 , 张君 , 省天骄 , 范瑞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型风光储系统多目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了以系统费用效益比最小和系统输出功率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在考虑系统总投资、建设用地面积、系统功率平衡等约束条件下,计及储能寿命损耗,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帕累托前沿解集,然后采用熵权法对不同目标函数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估,最后根据权重系数确定出综合目标函数最优所对应的风光储容量配置方案。本方法兼顾项目建设经济性和系统并网友好性,并计及储能运行寿命损耗等实际因素,有助于节省项目投资,平抑风光电源出力波动,在新能源电站规划设计阶段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56653.5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中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进行通讯连接,与外送变换器进行信息交互,由外送变换器协调控制各变换器工作;包括:判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MVDC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在则为正常工况,各变换器按照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MVDC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为故障工况,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根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