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82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0684.2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化的高功率密度反应堆燃料排列结构,涉及反应堆燃料技术领域,包括:堆芯下板、堆芯上板和燃料棒本体,所述燃料棒本体底端内插在堆芯下板,燃料棒本体的顶端内插在堆芯上板,所述燃料棒本体采用三角形紧密排布,有利于减小压力容器尺寸,提高功率密度。所述堆芯下板与堆芯上板边缘皆均匀设置有流水孔,所述燃料棒活性区底部和顶部设置非活性区。本发明燃料棒非活性区为扭转设计,可达到搅混冷却剂的效果,使得堆芯冷却剂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取消了额外复杂的搅混部件设计,有效增加反应堆经济性,同时也取消搅混结构与燃料棒之间的应力,有效提升了反应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08516.2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3/32 , G21C3/334 , G21C3/344 , G21C7/103 ,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无可溶硼压水堆的堆芯装置,包括燃料组件、可燃毒物、控制棒等,所述堆芯装置采用N盒17×17正方形排列的燃料组件组成,所述N的范围为21、37、57、69、89、97、121,所述燃料组件外侧设置有堆芯径向反射层,所述燃料组件内均布置有控制棒组件。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堆芯装置,可以实现冷却剂中取消可溶硼、完全采用控制棒运行控制代替利用传统方式的化学补偿,进行堆芯反应性和功率分布控制,实现燃料棒、控制棒、可燃毒物、中子源、中子探测器的协调设计与布置,满足长换料寿期、反应性控制、安全停堆、功率展平、中子通量分布监测、反应堆启动监测等要求,实现堆芯安全灵活运行与零硼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3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4434.0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3/032 , G21C15/12 , G21C15/18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紧凑式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包括安全壳、堆芯、压力容器、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器和换料水箱;所述安全壳顶端设置有顶盖,安全壳内部一侧设置有换料水箱,安全壳内部中部设置有压力容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紧凑式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该系统取消了一回路冷却剂主管道,消除了大破口发生的可能;取消了中压安注系列,简化系统设计;无需依靠外部动力或安全级交流电源实现事故缓解,采用水冷空冷衔接匹配钢制安全壳外混凝土紧贴设计;优化了安全换料设计,采用顶部换料方式,正常运行时,节约换料时间,提升了小堆经济性;事故时,极大降低事故后通过安全壳泄漏的放射性,增强了小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1707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82655.7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反应堆余热排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小型反应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装置及方法,包括安全壳、设在安全壳内的压力容器、设在压力容器内的堆芯、围设在堆芯侧的堆芯挡板及隔离装置、设在压力容器内的若干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内位于每个蒸汽发生器的下方还设有相应的第一热交换器,压力容器外的安全壳内还设有容置冷却水的水箱,水箱内设有若干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的数量与第一热交换器的数量一致;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串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采用非能动的设计理念,利用自然循环回路冷热源密度差驱动流体流动,并通过水的汽化及冷凝的方式带出堆芯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112885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04905.8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能动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非能动先进小堆,其主要包括了主要用于缓解安全壳内温度和压力超限的无限时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主要用于缓解非失水事故的无限时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于替换高压安注的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三大系统。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安全系统配置,取消安全级交流电源,简化支持系统设计,实现反应堆和安全壳的无限时冷却,事故期间无需操纵员干预,提升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20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71696.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包括压力容器(19)、安全壳外侧壁冷却水箱(29)、内置换料水箱(6),蒸汽管线(25)、给水管线(26)、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4)及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5),所述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5)与所述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余排出口管线(13)相连,所述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4)与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低温余排入口管线(8)相连;本发明的专设安全系统取消了高中压安注,系统更为简化,并可同时满足多用途反应堆的高温运行模式和低温运行模式,使堆芯衰变热导出更为高效、安全、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301452.8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瞬时伽马响应修正的改进堆芯功率分布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监测反应堆从稳定功率运行状态依靠控制棒快速插入堆芯停堆过程中堆内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响应信号,记录堆芯中所有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响应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快速停堆前后记录的探测器响应电流,确定自给能探测器的瞬时伽马响应份额;通过堆芯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瞬时伽马响应份额修正测量过程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测量电流或者预测过程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预测电流,重构堆芯功率分布;有效改进堆内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测量电流-预测电流偏差,改进堆芯在线监测系统的堆芯功率分布测量精度,提高最大线功率密度、核焓升热管因子和最小偏离泡核沸腾比等安全参数的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037516.3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其包括利用安全壳惰化装置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或借用反应堆的系统和管线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在注入惰化气体之前,安全壳处于常规的环境条件,方便维护和检修。当注入惰化气体之后能够防止安全壳内出现氢气风险。该方法同时免去了维持安全壳长期惰化所需的配套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6837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07872.4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燃料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其包括向燃料组件导向管中插入中子吸收棒,降低燃料组件的反应性,以实现燃料组件密集化贮存或者装载运输过程中的临界安全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核燃料临界安全控制方法,在贮存具有较高初始富集度的燃料组件时,不依靠可溶硼即可实现燃料高度密集化贮存的临界安全控制。而且本发明中,中子吸收棒是独立的,不进行连接,因此中子吸收棒在贮存或者运输过程中可以并排依次放置于该贮存组件中,或放置于具有空导向管或格架结构的组件中,实现中子吸收棒的密集化放置,减少中子吸收棒对空间的占用,同时便于中子吸收棒的运输和贮存。
-
公开(公告)号:CN10470090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6638.6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硼整体型和离散型组合可燃毒物燃料组件,所述燃料组件包括芯块表面涂覆有载硼可燃毒物的整体型可燃毒物燃料棒和载硼离散型可燃毒物棒,还可包括无可燃毒物的燃料棒。所述离散型可燃毒物材料选用含硼的复合材料可燃毒物芯块;其基体相可选用金属氧化物如Al2O3,或合金如Zr-2、Zr-4;弥散相为硼化物,如B4C、ZrB2、BN等。本发明的可燃毒物燃料组件可以将反应性长期、平稳地抑制在尽量低的水平,同时使残留反应性惩罚最小化,解决长周期换料、低可溶硼堆芯、载钚燃料对堆芯反应性控制的需求以及控制棒运行控制模式对可燃毒物布置的约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