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光亮无氧铜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527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82102.3

    申请日:2012-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光亮无氧铜杆的方法,现有制造方法制得的铜杆氧含量高,本发明是将铜材加热干燥后熔化,熔化后的铜液在保温炉保温,将一根铜杆母线穿过与保温炉相连通的涂覆室而在铜杆表面附着铜液形成较粗的铜铸杆,接着对铜铸杆依次冷却、热轧、再冷却、绕制成圈成为光亮无氧铜杆;保温铜液的保温炉温度在1140-1180℃,铜液附着于母铜杆线经冷却后、进行热轧前的温度在600-800℃,绕制成圈时的温度高于室温,且低于100℃。本发明使制造含氧量2-10ppm的高质量铜线材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本发明能够在铜杆的表面形成特定的氧化膜,不仅在其后绕制成圈时的退火过程中抑制了线材之间相互粘连现象的发生,而且还因其在加工时不会造成表面伤痕或者断线发生,所以能够生产出表面状态良好且高质量的光亮无氧铜杆。

    应力锥压缩装置及使用其的电缆连接部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9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388.4

    申请日:2010-01-29

    Inventor: 李锋 濑间信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64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应力锥压缩装置的简单化、小型化及轻质化。该应力锥压缩装置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配件、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环状的垫圈、多根第一轴、螺旋状的弹簧、多根第二轴、及间隔调整构件;该圆筒状的推压配件在前端部内周具有朝前端部扩径的喇叭状的锥部;该空心圆盘状的推压配件法兰离开间隔配置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面侧,其自身的前端面安装在套管的后端面;该环状的垫圈离开间隔配置在推压配件法兰的后端面侧;该多根第一轴贯通垫圈及推压配件法兰,固定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部;该螺旋状的弹簧嵌插在第一轴的外周,前端面抵接在推压配件的后端面,后端面抵接在垫圈的前端面;该多根第二轴贯通垫圈,固定在推压配件法兰上;该间隔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推压配件法兰与垫圈间的间隔。

    金属配件整体式应力消除锥及利用该应力消除锥的电缆密封端

    公开(公告)号:CN101809836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8996.0

    申请日:2008-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6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件整体式应力锥,通过减少部件的数目改善油脂保持部的密封特性。所述配件整体式应力锥由应力锥(2)和配件(3)构成,其中,所述应力锥(2)利用圆筒形橡胶弹性体制成、并且安装在电缆芯(11)的外周,所述配件(3)包围所述电缆芯(11)并与应力锥(2)的低压侧成一体地配置。该应力锥(2)包括:圆筒形半导体部(5),所述圆筒形半导体部(5)配置于低压侧,并且在高压侧端部具有钟形口状的电场弛豫部(51);绝缘体部(6),所述绝缘体部配置在高压侧并具有和半导体部(5)同心地延伸到电场弛豫部的低压侧端部;以及圆筒形的绝缘保护层(7),所述圆筒形的绝缘保护层7向绝缘体部(6)的低压侧延伸,并与半导体部(5)的外周形成一体。

    避雷器
    10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89526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80002834.9

    申请日:2008-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23 H01C7/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其中,在固定套管的接收开口的内周表面和绝缘管的前端部分的外周表面之间的界面处的表面压力保持在合适水平。避雷器具有:绝缘管(1),该绝缘管有在前端处的导体(2);避雷器元件堆垛体(4),该避雷器元件堆垛体通过高电压电极(3)而插入绝缘管(1)的内部;接地电极(5),该接地电极布置在避雷器元件堆垛体(4)的后端侧;线圈弹簧(8),该线圈弹簧与绝缘管(1)同心地布置在接地电极(5)的后端侧;金属外壳(6),该金属外壳包围绝缘管(1)、接地电极(5)和弹簧(8);以及密封部件(7),该密封部件安装在金属外壳(6)的后端部分侧的开口部分处。绝缘管(1)的后端侧的外径小于绝缘管(1)的中心部分的外径。还有,在绝缘管(1)的前端(11)的外周处提供有锥形外表面(13)。

    铜杆导入装置和其组成的铜杆生产装置以及铜杆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5910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711243819.0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铜杆导入装置和其组成的铜杆生产装置以及铜杆生产方法,包括:模套,为空心管体;入口套管,为空心管体,入口套管的上端支撑模套;水冷套,水冷套包括本体以及内壳和外壳,本体为空心管体,本体套在入口套管外周上,本体外圆周上套有管状的外壳,在本体和外壳之间还套有管状的内壳,从而在内壳与本体之间形成内环空间,在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外环空间,且在内壳上设置有与外环空间连通的回水孔,在本体上有入水通道和回水通道,入水通道与内环空间连通,回水通道与外环空间连通,水流经入水通道进入内环空间,从内环空间经回水孔进入外环空间并从回水通道流回到入水通道。本发明利用耐高温模套导入铜杆,水冷套循环冷却模套,延长模套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