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5478.4
申请日:2024-01-25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送端风电场风速波动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包括:评估送端电网能承受的风速波动带来的最大扰动,以最大扰动作为自身区域直流频率控制器的上限;当送端电网遭受风速波动后,结合风电场对送端系统产生功率波动,修改送端系统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功率调节上限;当受端系统下发直流调节指令后,送端系统基于直流频率控制器调节功率上限,明确自身可承受的风速波动带来的最大扰动并将其反馈到受端系统;受端系统通过协调优化送端系统和受端系统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实现送端系统风速变化情况下对受端支援与自身频率稳定的平衡。本发明在送端电网风速波动情况下,优化送受端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确保送端系统频率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125603.X
申请日:2023-09-01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风电功率不匹配的高效率多端口直流变换器,包括多个DC‑DC变换器,相邻所述DC‑DC变换器之间均连接一个LC支路,所述LC支路用于对应所述DC‑DC变换器之间功率的传递。本发明的多端口变换器在低压侧故障时,闭锁故障端口的开关,将故障点与其他端口隔离,通过LC支路进行功率均衡,高压端口与其他健康的低压端口都可以继续收集与传输能量,运行效率更高,在高压侧故障时,将故障能量锁存在电容中,有效抑制短路电流的上升,故障清除时间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81742.6
申请日:2023-11-0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46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消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贡献度的计量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模型,并设置不同的多种生产运行场景;求解多种生产运行场景下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优化问题,生成电力系统生产运行模拟结果;基于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模拟结果,计算不同资源与因素对新能源消纳的贡献度。由此,解决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如何准确衡量各个待评估因素对新能源消纳的贡献,也没有考虑不同待评估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25326.7
申请日:2023-10-13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震焘 , 冯凯 , 谷毅 , 张翼 , 韩柳 , 宋卓然 , 王春生 , 王勇 , 冯腾 , 刘文轩 , 谷松林 , 于同伟 , 张明理 , 窦文雷 , 梁毅 , 张子信 , 王麒翔 , 黄晓义 , 高凤喜 , 何昕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控制流、数据流、价值流相关技术研究成果,依据二次系统整体规划设计原则,构建配网二次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以数据融合、专业贯通、业务协同和管理融通为目的,从“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能灵活、友好开放、质效双优”五个角度对配电网二次系统建设效果开展合理评价,保证各级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合理应用技术方案,避免大拆大建,推动规划设计原则贯彻执行,实现配电网一二次的深度融合和有序、高效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709291.1
申请日:2021-06-25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7/18 , H02J3/38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新能源出力仿真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对获取的新能源发电历史数据集进行数据划分,得到相应的样本数据集;2)对各样本数据集进行时序模拟,并基于时序模拟结果产生新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样本,基于该随机样本建立能够反映时间和空间特性的新能源出力概率模型。本发明相较传统方法能够反映新能源发电出力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的相关性概率分布特性,基于条件概率和多变量核密度估计用于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时序模拟,并采用了舍选抽样法进行样本抽样,提高了新能源发电出力概率建模算法的实用性与适用性。因此,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网稳定性分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14608.4
申请日:2023-10-27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边缘计算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各边缘设备侧本地部署全局模型的轻量化模型;下发全局模型参数至各边缘设备,其中,各边缘设备加载全局模型参数,并对本地模型进行训练,上传训练完成的本地模型参数;聚合各边缘设备上传的本地模型参数,根据聚合的本地模型参数更新全局模型参数,并下发更新后的全局模型参数至各边缘设备,直到全局模型满足目标条件时停止联邦学习,其中,各边缘设备根据联邦学习得到的本地模型进行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于联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过程中,边缘资源受限、训练数据稀缺以及容易出现数据隐私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40030.5
申请日:2023-09-25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新能源与常规电源配比方法,包括:构建所述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广义充裕性指标,所述电力系统广义充裕性指标,包括电力电量充裕性指标、频率安全指标和灵活性需求指标;基于所述电力系统广义充裕性指标,构建新能源与常规电源配比模型;求解所述能源与常规电源配比模型,得到符合所述电力系统广义充裕性指标的约束的新能源与常规电源配比结果。本发明能够得到满足高新能源渗透率电力系统广义充裕性需求的新能源与常规电源合理配比,有利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51536.0
申请日:2023-11-02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互联移相器调控参数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络中的柔性互联移相器传输功率设定值和移相角度优化空间;根据所述柔性互联移相器传输功率设定值和移相角度优化空间,建立移相角度优化目标函数;对所述移相角度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目标移相器角度。本发明通过配电网络中的柔性互联移相器传输功率设定值和移相角度优化空间来构建移相角度优化目标函数,在分布式电源发电出力在合环运行内网络消纳的基础上,确保了馈线源侧供电功率均衡且合环运行网络运行损耗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49366.X
申请日:2023-11-20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发明人: 赵春晖 , 王浩 , 董朝武 , 齐立忠 , 李丹利 , 于高 , 张济勇 , 司晋新 , 臧秀环 , 荣经国 , 张苏 , 张亚平 , 杨绮璇 , 穆伟光 , 刘冬晖 , 孙一鸣 , 张卓群 , 石雨霏 , 闫江毓 , 薄宇廉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1 , G06F18/2431 , G06F18/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产品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云模型和熵权法的能源大数据产品评价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维度构建能源大数据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双边约束法建立能源大数据产品的评价等级标准云;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能源大数据产品的评价矩阵;根据改进的熵权法和主观赋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构建指标评价云,并根据指标评价云构建目标评价云;计算目标评价云和评价等级标准云的相似度,并根据相似度确定能源大数据产品的评价结果。本发明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建立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熵权法构建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能更全面、客观、科学地反应评价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79620.3
申请日:2023-11-08
申请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可靠性指标的长周期容量需求计算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待测区域若干年度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基于年度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将每周历史电力负荷进行排序;基于每周历史电力负荷排序结果拟合每周的日峰值负荷;根据预设的失负荷时间期望指标作为可靠性指标,结合日峰值负荷确定系统长周期容量需求。较于传统确定长周期备用容量确定方法,本发明对发电系统历史负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更加真实的反馈发电系统运行工况,且进一步确定了各周期内的峰值负荷以及进行排序,确定了发电系统长周期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