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45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05671.3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48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场站报表生成方法,根据用户选择的场站类型确定对应的特殊模型数据库表,特殊模型数据库表中包含同一类型下所有场站的场站标识与该场站所含设备的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根据通用模型数据库表及确定的特殊模型数据库表生成所选场站类型对应的模型树,并显示模型树,以使用户选择待查询设备,根据用户所选设备的设备ID从测点数据库表中提取设备ID对应的测点属性数据,生成包含测点属性标准名称与测点属性数据对应关系的新能源场站报表。该方法能够适配多种类型场站模型、运维人员无需掌握数据库知识就能使用、可提供更多的逻辑操作来检索测点、具备高效的模型组织和界面展示能力,使新能源场站报表系统更易用、更高效、更好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3666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1289722.8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背靠背配电变压器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与装置,通过计算第一配电变压器电压及其所属电能表电压之间的电压降、第二配电变压器电压及其所属电能表电压之间的电压降;获取待测电能表的电能表电压,假设待测电能表所属背靠背配电变压器的其中一个配电变压器,如第一配电变压器,将第一配电变压器电压及其所属电能表电压之间的电压降,与待测电能表的电能表电压相加,得到第一配电变压器的计算电压,将该计算电压分别与第一配电变压器电压和第二配电变压器电压比较,当该计算电压与第一配电变压器电压更接近时,确认待测电能表所属第一配电变压器。本发明的电户变关系的识别方法和装置的电户变关系识别准确度高,提高了识别户变关系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52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0233755.X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功率协调分配的UPQC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基于容量均分原则提出了UPQC的功率控制策略,使串联变流器与并联变流器均分承担负荷功率,充分发挥了串联变流器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当电源电压跌落过大时系统有功环流增加,从而增大了串、并联变流器的容量负担和损耗,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电源电压跌落过大情况下基于无功补偿的UPQC功率控制策略,通过控制串联变流器的补偿电压相量始终垂直于电源电流相量,使串联变流器只发出无功功率,并联变流器从直流侧储能单元吸收能量与电源共同承担负载有功功率,从而达到了消除有功环流的目的,且此时串、并联变流器输出的无功功率依然遵循均分原则。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13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0271243.2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抑配电网负荷母线电压波动的方法及系统,当负荷母线电压负向波动时,则通过调节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平抑负荷母线电压波动,若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仍不能平抑负荷母线电压波动至允许的范围内,则通过投入柔性线路,调节其电阻和电抗,平抑负荷母线电压波动;若负荷母线电压正向波动,则通过投入柔性负荷,平抑负荷母线电压的波动;若投入柔性负荷不能平抑负荷母线电压波动,通过降低分布式发电的输出功率进行平抑负荷母线电压波动。本发明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负荷母线电压波动时有效的平抑了负荷母线电压的波动;在满足负荷对电压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平抑负荷母线电压波动的灵活性,保证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5351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09038.X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并网电压控制方法与装置,当光伏逆变器并网电压发生过电压时,通过检测光伏逆变器的当前视在功率确定其无功调节能力,若具有无功调节能力,利用增加发出无功功率调节的方式抑制光伏逆变器的并网电压,在无功功率调节到容量极限还不能解决电压偏差问题的情况下,再对其有功功率进行调节,该方法成本低,不需要依赖先进的通信设施,只通过调节光伏逆变器的自身无功出力,就能实现并网电压的抑制,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33892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517107.2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储能SOC状态的微电网能量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并网运行时,1)基于储能SOC状态协调分布式发电输出功率、储能功率及负荷,通过与配电网的公共连接点向配电网提供功率支撑;2)PCC点配电变压器最佳运行,基于储能SOC状态调整储能功率,将PCC点配电网变压器负载率保持在最佳运行范围之间;3)基于储能SOC状态并结合实时电价调整储能SOC。离网运行时,以全系统能量利用效率最大和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利用可再生能源,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实现整个微电网的经济最优运行。本发明能够保证并网运行时三种能量优化控制,离网运行时保证MG稳定运行,提高DG的利用率,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84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39725.0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与装置,通过获取电力输电线路中绝缘子串的图像,对图像中绝缘子串的轮廓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小波变换后得到小波系数;检测小波系数中的奇异点,当检测到奇异点时,判定存在奇异点的绝缘子串存在缺陷。本发明能够对大量航拍的绝缘子图像进行快速筛选,提高了绝缘子隐患的识别效率,减少了人工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36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702545.1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实现低电压穿越和孤岛检测的方法,依次包含如下步骤:1:对发电系统出口处的电网电压采样,获取电网电压的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信息;2:确定发电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3:在步骤2判断出发电系统处于非正常状态,则根据电网瞬时电压跌落的幅度,发电系统发出一定量的无功电流,实现低电压穿越;4:所述步骤3中产生的无功电流对发电系统进行扰动,以进一步确定系统是否处于孤岛状态,若处于孤岛状态,则系统停机;5:重复上述步骤,在电网故障时保证低电压穿越和孤岛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只使用较为简单的功率扰动方法即可同时完成低电压穿越与孤岛检测,该方法实时性较好,基于该方法的结构实现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1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05623.3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合环开关合环控制方法,调节合环开关至少一侧的分布式发电的输出功率,以及投切调节合环开关至少一侧的负荷的接入功率,最终使合环开关两侧的电压矢量差小于设定值,且配电网合环开关以外的其他相关节点电压在自身允许值范围内,闭合合环开关。当调节其中一个参量无法实现合环控制时,则调节另外一个参量,最终实现合环控制,所以,这种控制方法十分高效。并且,将分布式发电具有无功补偿的优点与负荷的灵活调节的优点相结合,提高配电网合环开关合环的成功率,实现对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并降低对传统发电功率需求和其他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149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44856.7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层储能的主动配电网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包括同层源‑储协调响应策略、跨层储‑储协调响应策略、同层源‑储‑荷协调响应策略和跨层源‑储‑荷协调响应策略,同层源‑储协调响应策略用于就地平抑分布式能源入网实时功率波动,跨层储‑储协调响应策略通过对上一层电网中的储能系统授权解决本层反馈的问题,目的是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同层源‑储‑荷协调响应策略和跨层源‑储‑荷协调响应策略按照最大化消纳分布式发电、负荷供电以及储能经济运行的优先级进行优化控制。通过将储能系统分层接入配电网,既充分发挥储能的特点又提高其应用的经济性,促进储能在电力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