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36649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192140.4
申请日:2012-06-11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人员冷热抱怨的环境温湿度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对预定环境空间的冷、热感知的抱怨信息;根据抱怨时间获取该时刻的预定环境空间内的环境信息;根据环境信息和抱怨信息生成每种抱怨数据类型对应的抱怨样本集合;根据抱怨样本集合绘制温度-相对湿度的坐标系;获取抱怨样本集合在坐标系中的帕累托前沿集合,并根据帕累托前沿集合得到抱怨区域的描述结果,并根据描述结果在坐标系中绘制出抱怨区域;根据抱怨区域的描述结果对预定环境空间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根据个性化人员冷热偏好,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552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097894.7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固体吸湿剂的新风除湿机,它包括一级以上的固体吸湿处理机组,每一级固体吸湿处理机组均包括除湿机主体和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将被除湿空气降温后送入除湿机主体内除湿;除湿机主体包括逆时针旋转的传送带、轮毂、轮轴、固体吸湿剂、隔板和空气通道,传送带两端分别通过一对由轮毂、轮轴组成的同轴转轮带动传送带旋转,传送带内装有固体吸湿剂;传送带中间处设置有隔板,将除湿机主体分隔成除湿区和再生区;传送带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被除湿空气流通的上部空气通道和用于再生空气流通的下部空气通道。本发明能有效避免被除湿空气和再生空气混合,并且将制冷系统与固体吸湿系统很好的结合起来,大幅度提高了除湿机组的整体性能。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环境控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993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066208.X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12 , C02F1/14 , C02F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A20/129 , Y02A20/142 , Y02A2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流闭式多级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换热管逐级串联的多级换热器,第一级换热器换热管的进口通过一海水泵连接海水进水管,最后一级换热器换热管连接一海水加热装置;海水加热装置通过连接一喷淋塔内顶部设置的若干喷淋头,喷淋塔内设置有多段填料形成连通的多级喷淋塔,各段填料上方的蒸发空间分别通过一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换热器的筒体顶部;每一级换热器的筒体底部分别通过管路并联连接一淡水收集管,每一级换热器的筒体底部还分别穿设一通气管,后一级换热器底部的通气管分别连通前一级换热器的筒体顶部,第一级换热器底部的通气管通过一回气管连接最后一级喷淋塔下部,最后一级喷淋塔的底部连接一喷淋海水排出管。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海水淡化的产水量及产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49610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65616.3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热湿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城市热网驱动的热湿处理装置。该热湿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式机组和除湿机组及连接管路,利用城市热网的高温供水作为吸收式机组和除湿机组的驱动热源,使得热网热水实现能级梯级利用,利用吸收式机组实现热负荷处理,利用除湿机组实现湿负荷处理;所述吸收式机组包括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若干溶液换热器、溶液泵和连接管路及附件;本发明最大的优点就是提高了夏季热电厂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性,降低夏季制冷用电负荷,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有助于保证居民夏季正常生活的用电需求,同时也实现了热能梯级利用,提高了热网的年利用率和能源综合利用率,有助于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192275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265583.2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集中供热技术领域的太阳能与地热能辅助型集中供热系统。在热力站设置地热源吸收式热泵机组,以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高温热水驱动吸收式热泵,以土壤源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位热源,热媒从土壤中吸热后到热泵蒸发器中放热,吸收的地热用于二次热网供热。为了恢复土壤温度,该系统采用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采暖季太阳能与地热能互为补充,非采暖季则单独使用太阳能回灌热量于地下,以恢复土壤温度,使得土壤温度全年平衡。该系统以吸收式热泵代替了水水换热器,通过回收环境热量提高系统供热量;以太阳能土壤蓄热方式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利用率和系统稳定性;以热网水驱动热泵,节省了大量电力消耗,运行费用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73788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211269.3
申请日:2009-11-09
Applicant: 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技术领域的的一种卧式多级间接蒸发冷却制冷的方法。由n级直接蒸发冷却模块和n级表冷器来实现多级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制冷的基本单元,其中每级直接蒸发冷却模块和表冷器一一对应连接,每级直接蒸发冷却模块制备的冷水被输入相应的表冷器的出风侧,回到直接蒸发冷却模块的顶部喷淋,形成表冷器的空气流动方向和直接蒸发冷却模块的空气流动成整体逆流关系,从而完成蒸发冷却制冷;冷水在每级直接蒸发冷却模块和相应级的表冷器中的独立循环,制备出冷风、冷水或同时得到冷风、冷水;本发明利用室外天然的干燥空气制冷的方式,不用电能,相对传统制冷方式节能40%~70%;不用CFCs,对大气无污染,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1846369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175918.1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回收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溶液循环系统、热泵系统和蒸发冷却水系统;溶液循环系统包括两级全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两级全热回收模块与一溶液循环泵连接构成全热回收单元;除湿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构成级间溶液循环回路;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第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构成的热泵循环回路,第二冷凝器的换热端通过一溶液循环泵与相应的再生模块连接构成溶液加热回路;蒸发器的换热端通过一溶液循环泵与相应的除湿模块连接构成溶液冷却回路;蒸发冷却水系统包括由蒸发冷却模块通过水循环泵与第一冷凝器的换热端连通构成的水加热回路。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提供干燥新风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662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910090917.4
申请日:2009-08-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F01K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集中供热技术领域的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及热水梯级加热供热方法。低温的热网回水首先与冷却凝汽器出口的循环冷却水混合或换热后升温,然后以串联方式先后与各级蒸汽型吸收式热泵和汽水换热器顺次相接,逐级被加热升温至供热温度后通过供水管线送出。循环冷却水在凝汽器中吸收汽轮机乏汽凝结热量,然后一路与热网回水直接混合或通过换热器加热热网回水,另一路接入各级吸收式热泵机组作为热泵机组的低位热源,多余热量通过冷却塔排放到环境。本发明以汽轮机抽汽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使热网回水梯级加热,减少有效能损失;汽轮机排汽余热通过直接加热和吸收式热泵升温加热方式充分回收,提高了热电厂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99207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120156.5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和方法,包括蓄热水箱、污水池、自来水管和吸收式热泵机组,将自来水经给水泵加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换热后,进入蓄热水箱;另一路则进入自来水预热器中与污水直接换热,出水再分别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吸热升温后进入蓄热水箱用作洗澡热水;采用污水池收集洗澡废水并净化,净化后的污水经过滤器过滤,再由污水泵加压后进入自来水预热器,首先和自来水换热,出水再与蒸发器的制冷剂换热后排出。本发明无需额外设置锅炉作为热源,自来水和洗浴污水直接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993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66208.X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12 , C02F1/14 , C02F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A20/129 , Y02A20/142 , Y02A2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流闭式多级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换热管逐级串联的多级换热器,第一级换热器换热管的进口通过一海水泵连接海水进水管,最后一级换热器换热管连接一海水加热装置;海水加热装置通过连接一喷淋塔内顶部设置的若干喷淋头,喷淋塔内设置有多段填料形成连通的多级喷淋塔,各段填料上方的蒸发空间分别通过一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的换热器的筒体顶部;每一级换热器的筒体底部分别通过管路并联连接一淡水收集管,每一级换热器的筒体底部还分别穿设一通气管,后一级换热器底部的通气管分别连通前一级换热器的筒体顶部,第一级换热器底部的通气管通过一回气管连接最后一级喷淋塔下部,最后一级喷淋塔的底部连接一喷淋海水排出管。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海水淡化的产水量及产水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