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接触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99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06755.1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王有生 麦耀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界面接触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高效界面接触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从底层到顶层分别为FTO透明电极基底、铜掺杂氧化镍、双修饰层、A位掺杂的混合阳离子Kδ‑CsFAMA基钙钛矿活性层、钝化层(二维钙钛矿)、PCBM、双修饰层和顶部电极银。此方法有效解决了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存在的严重非辐射和界面接触差等问题,已开发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效率接近17%,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商业化提供技术储备。可以应用于大面积太阳发电板,太空卫星系统,智能路灯,弱光室内采集系统和太阳智能汽车等领域。

    一种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769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17272.9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麦耀华 刘冲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通过加热设备对PMMA进行融化;b、将熔融状态下的PMMA均匀下料到转动的成型滚轮上,成型滚轮的外圆周壁上密布有若干尖状凸起,通过刮料机对熔融状态下的PMMA进行刮料冷却使其不断预成型片状的陷光层;c、玻璃基板通过输送机构不断往前输送,并对输送中的玻璃基板预先进行冷却处理,玻璃基板的温度控制在5-10℃;d、通过成型滚轮将预成型后的陷光层压合到玻璃基板上,同时预成型后的陷光层与成型滚轮实现分离,且在压合的过程中对光伏玻璃进行快速冷却固化;e、对冷却固化后的光伏玻璃进行切割分离,并对其进行修整。该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生产效率会更高。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PEDOT:PSS层的修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646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1281995.3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PEDOT:PSS层的修饰方法。该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包括FTO/ITO层、PEDOT:PSS层、吸光层、电子传输层、BCP层和电极层;其中,所述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被修饰。构成修饰层的材料选自氨基酸、硫醇和弱碱性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该类修饰材料可以,增加电子注入效率,提高钙钛矿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FAI的钙钛矿黄相的产生,材料价格低廉,操作方法简便,容易控制,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有形变自适自修复的柔性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6348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95079.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形变自适自修复的柔性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电解质膜是由弹性组分、保湿组分、润湿组分以及易吸潮锂盐构成,弹性组分、保湿组分、润湿组分以及易吸潮锂盐的组分配比按固含量的质量比为(1~3):(1~5):1:(4~6);离子传输媒介是由聚合物三维网络结构包裹的易吸潮锂盐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构建而成;膜含水量低于4%,离子电导率高于1mS cm-1,形变可恢复的拉伸率大于200%。将本发明的电解质膜应用于组装柔性薄膜二次电池,满足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对柔性电源的形变自适性强、自修复良好、安全环保等要求,为可穿戴智能设备提供了安全、耐用的柔性电源技术;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的工程化。

    一种D-A体系电子传输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81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88914.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A体系电子传输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D-A体系电子传输层,由D型分子和A型分子制备而成,其中D型分子和A型分子的质量比为(0.0075~0.25):(10~20),所述D型分子用于钝化和吸光,A型分子用于阻挡空穴传输电子。所述D-A体系电子传输层用于制备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集钝化、吸光、传输为一体,可钝化钙钛矿薄膜的缺陷,增加光吸收,有利于电子提取及传输,进而提升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氮掺杂中空球形碳包覆硫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706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48246.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麦耀华 曾帅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中空球形碳包覆硫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为直径100~400纳米的球形核-壳结构,外层化学成分包括有占外层总质量分数70%~90%的碳元素和质量分数为5%~20%的氮元素;内层化学成分包括有占内层总质量分数80%~95%的硫元素;内层化学成分占氮掺杂中空球形碳包覆硫正极材料总质量分数的65%~72%。该制备方法包括聚合物物料选择与配比,氮掺杂中空球形碳包覆硫正极材料及电极的制备工艺的优化。本发明解决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商用的技术关键,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能够明显增加电极活性硫的载量,增强锂硫电池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能,且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基于多节叠加全薄膜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04419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08978.9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节叠加全薄膜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下导电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下导电电极层上的上导电电极层、以及两个以上的单节全薄膜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单元,所述单节全薄膜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单元设置在所述下导电电极层与所述上导电电极层之间,且所述单节全薄膜固态电致变色单元层叠串联设置,其中相邻的所述单节全薄膜固态电致变色单元之间设置有中间导电电极层。该电致变色器件具有高的电压承受能力、高的光调制能力,实现了高存储电容、高密度等优异的性能。该电容器能够在智能窗户、防眩反光镜、全固态薄膜电容器以及光电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无机-无机复合型固态电解质陶瓷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5412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11430468.4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钟海 麦耀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无机复合型固态电解质陶瓷膜及其制备方法。陶瓷膜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高熔点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成分和低熔点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成分组成。该制备方法包括熔盐辅助高温固相合成高熔点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Li3OX合成中热处理,根据X组分的差异,在220~350℃温度范围内调整,恒温至少48h;高熔点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成分陶瓷膜总质量百分比的55%~99.5%。本发明的陶瓷膜配方都是无机固态电解质组成,相较于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大幅度的降低了合成温度,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本发明的陶瓷膜可替代易燃的固态锂二次电池,有望彻底解决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