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013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78895.8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XML文件考虑拓扑缩减的配电网拓扑构建方法,涉及配电网拓扑技术领域,包括采集XML文件,利用ElementTree标准库对XML文件进行解析;基于XML文件的关键字段构建配电网的拓扑;对所述配电网的拓扑进行拓扑缩减,得到缩减后的拓扑。本发明仅需要输入GIS平台导出的XML文件,即可导出配电网的拓扑信息模型,准确且高效地完成配电网拓扑的构建,提高了拓扑构建效率,具有工程应用适应性强的优点;采用图论分析方法对配电网拓扑模型进行构建并对模型复杂度进行缩减,不再需要进行复杂的人工维护;通过利用优先遍历算法对配电网拓扑进行缩减,极大地降低了拓扑的复杂度,有效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53294.9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尘天气下基于概率潮流的静态电压安全域求解方法,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沙尘天气的特点和沙尘天气对光伏系统的影响;基于沙尘天气的影响,采用基于非参数估计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获得光伏系统的有功输出;基于概率潮流计算,获得状态变量的最值,选取满足安全约束的状态变量构建静态安全域。本发明为调度人员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提供了电力系统静态电压安全运行范围信息,有助于预防控制电压越限风险,保障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能够推广应用于其他极端天气情况,有效解决了现有方法在新能源领域应用中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694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68877.4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1/32 , H02H9/02 , H02J3/48 , H02J3/16 , H02J3/50 , H02P21/24 , H02P9/30 , H02P9/10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下配电网交直流变流器限流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搭建虚拟同步发电机变流器并网模型,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主电路在dq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方程,同时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环的控制方程,控制方程包括有功‑频率控制方程和无功‑电压控制方程;判断虚拟同步发电机输出电流有效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投入虚拟阻抗控制方式,并判断虚拟同步发电机输出电压有效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若否,则启动故障无功功率控制与故障有功功率控制。本发明在电网故障时,改变变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特性等效减小功角加速面积,提高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68872.1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多能耦合云‑边‑端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配电网终端设备侧的电气设备特征数据,并对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数据包括正常与故障历史数据以及正常与故障实时数据;根据预处理后的特征数据,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建立配电网故障诊断模型;根据配电网故障诊断模型,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诊断,并将诊断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状态相关数据进行记录,记录包括结构化后的故障实时监测数据表、解决故障的调度策略以及对应算法模型库;根据诊断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状态相关数据,构建多能耦合系统的全局调度策略,进行配电网多能耦合云‑边‑端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554869.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环电流传感器固定装置,属于传感器领域,包括外壳,外壳下端面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底部脚板,外壳前端面一侧位置设置有引脚,外壳两侧端面设置有对接板,对接板外圈设置有可调节的侧边折板,侧边折板之间设置有一对横杆,侧边折板头部对应对接板设置有对接凹槽,侧边折板外侧端面在对接凹槽上下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之间设置有可调节的多用封板,侧边折板后端面设置有一对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粘胶层,通过在外壳两侧设置侧边折板并利用横杆相连,同时在外壳两侧设置对应的对接板,利用对接板配合侧边折板可实现快速的固定,同时使闭环电流传感器的拆卸更加高效,使检修维护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79022.7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电压和频率适应性测试系统及其方法,包括采样模块、变换器、控制模块。进行电流采样;根据采样信号和需要模拟的电压和频率生成控制信号;模拟电网侧电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V/F变流器能够稳定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特性,通过调整其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指令值,为虚拟同步发电机电压和频率适应性试验提供合适的工况。相比于现有的电压跌落发生装置,本文提出的故障模拟装置不仅具备0.1pu‑1.8pu的宽范围电压波动模拟能力,还具备50Hz±0.5Hz的频率波动模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73687.X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套管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灵敏自适应磁调制检测方法,包括磁通门通过驱动一个主磁芯线圈,通过线圈两个方向交替饱和的原理,实现磁调制;在主磁芯的基础上,内部嵌入了一个磁调制磁芯,并连接高灵敏度磁调制单元、高精度检测单元与自适应补偿单元;通过高精度检测单元将电信号进行采集,从而获取所需数据,主磁芯通过接线装置M与高灵敏度磁调制单元进行连接,常规主磁芯尺寸大,截面积大,对于微小磁场,不太灵敏,而本发明引入的磁调制磁芯,采用小截面主磁芯,因此绕制出来的线圈,感量非常小,饱和的速度就会非常快,非常微小的磁场就会使磁调制磁芯的线圈饱和,从而实现交替饱和,实现高灵敏度的磁调制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4103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210263.1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及其机库双路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包括感应取电装置、电能传输模块、无人机机库供电模块、无人机供电模块、无人机机库、无人机;本发明将高压输电导线周围的电磁能量转化为电能,为安装在杆塔上的无人机机库以及无人机提供稳定的电源,能保证无人机和无人机机库的工作时长。而且本发明通过绝缘子与中继线圈的一体化设计,将中继线圈固定在绝缘子串中,在考虑绝缘距离的同时又能实现无线电能的传输,一举两得,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20981.X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移动电源的重要负荷恢复方法及系统包括,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移动电源的重要负荷恢复方法及系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获取电网内目标负荷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包括重要负荷的负荷需求以及优先级;根据电网内目标负荷的相关信息,建立供电恢复数学模型,供电恢复数学模型中至少包括一个移动电源;当出现目标负荷故障,则使用多周期鲁棒滚动时域恢复方法,分三阶段对供电恢复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解结果完成故障目标负荷恢复。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的供电恢复能力,并确保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供电。同时,该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利用移动电源来恢复受损区域的供电,并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1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032187.9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9/48 , G06F9/50 , G06F9/54 , G06F30/20 , G06F30/12 , G06F30/18 , G06F111/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仿真计算技术领域包括构建配电网仿真系统,通过图形化建模界面建立模型,将模型文件写入文件服务;通过仿真算法及应用编排配置界面,将仿真算法的编排配置信息写入关系数据库;下发仿真任务,从关系数据库中读取仿真算法配置信息,启动算法容器运行。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容器技术的新型配电网并行仿真计算方法将传统的单机部署的配电网数字仿真系统加工成多容器部署的分布式系统,由中心调度服务统一调度仿真算法,具备同时支持多个用户并行仿真计算能力,解决了目前无法集中云仿真,仿真速率低,规模受限,计算资源不足等问题,本发明在仿真速率、仿真规模和计算资源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