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58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44863.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曾 , 李征 , 石磊磊 , 贺新营 , 唐超 , 秦召磊 , 左玉军 , 岳宇飞 , 张龙 , 王珈璇 , 王曼然 , 徐华博 , 李倩 , 迟秀凯 , 王西更 , 杨博 , 宋慧敏 , 李振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预测日的相似日的负荷曲线集合;根据负荷曲线集合,分别确定预测基本负荷和预测浮动负荷;根据预测基本负荷和预测浮动负荷,计算得到预测负荷;根据预测负荷和相似日的实际负荷,计算误差值;当误差值不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时,对预测浮动负荷进行修正,并重新计算误差值;当误差值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时,确定预测负荷为预测日的负荷值。由于本实施例中根据相似日的负荷曲线得到预测日的预测负荷,采用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到准确的预测值,并且当误差值不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时,重新对误差值进行修正,提高预测负荷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9525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1553847.7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国密SM2加密算法的数据采集器加密方法。国密SM2算法包含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算法等内容,改进的国密SM2加密算法由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和MD5withRSA数字签名的融合算法完成对采集器的数据加密。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选定相关的公钥参数;步骤二:计算出报文发送方的签名参数;步骤三:生成密文;步骤四:报文解密时验证其合法性;步骤五:恢复报文,提出了改进国密SM2加密算法具体改进方案以及改进后的加密算法具体的加密流程,从而使得改进后的加密算法同时具有报文加密和数字签名的功能。而且改进国密SM2加密算法具有快速生成、易实现等优点,极大的满足了工程项目的需求。最后本发明专利的提出能够满足IAS中数据采集器的安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540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71419.8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长期负荷预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区域终端集成供能系统长期负荷混合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区域内各负荷原始历史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收集的各负荷耦合度C;建立ARIMA预测模型;确定各负荷系统预测模型内、外生变量;建立VAR预测模型;获得最终预测结果。该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对区域终端集成供能系统的各个长期负荷的情况进行混合预测,并能以此合理安排供能设施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70394.X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交直流多馈入下受端电网承载馈入规模评价方法,属于特高压电网规划与运行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受端电网承载交直流馈入规模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受端支撑能力指标、静态安全指标和暂态安全指标;S2:根据S1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受端电网承载交直流馈入规模进行评价;S3:根据S2的评价结果,选择最优方案。本发明建立了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受端电网承载交直流馈入规模和比例评价模型,实现对交直流馈入规模的全面有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106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144188.6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平高清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MC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系统及其分层控制系统架构,采用主+从+阀三层控制架构,MMC变换器中的每相桥臂对应有一个从控制器,专门实现该相桥臂的控制,实现同属于一相桥臂中子模块的同步控制,可靠保证同相桥臂中子模块的同步问题,提升系统控制可靠性。而且,控制分层比较合理,主控制器不再过度集中控制,控制任务有一部分由从控制器进行了分担,提升系统故障冗余度和控制可靠性。另外,各层控制功能分布明确,便于在系统控制各环节出故障时,能按层级快速查询检修,提升系统可靠性。还有就是,设立的从控制器能够进行阀控制器的外扩,可扩展性强,能减少后期开发的时间周期,保证系统能应用于更高电压大功率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17956.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变比标准电压互感器多工位全自动检定装置,属于电压互感器检定领域,包括全自动互感器误差测试台和电压互感器辅助接线台,全自动互感器误差测试台由电源、调压控制单元、误差测量装置和电压负荷箱组成;电压互感器辅助接线台由升压器、电压比例标准互感器、变比切换及工位控制单元、一次接线单元和二次接线单元组成。本发明实现了多台标准电压互感器的全自动检定、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测量准确度、提升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41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89482.5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滑新能源输出功率波动的储能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新能源输出功率样本数据进行选取;S2、对样本数据分析及建模;S3、确定滤波的频率范围并选择截止频率;S4、确定储能系统ESS的额定功率;S5、储能额定容量选择和建模。该方法根据频谱分析的结果确定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使补偿更准确,既能满足波动要求,又使容量尽可能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1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26764.1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科技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风沙区单圆柱构件的冲蚀磨损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对单圆柱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包括:S1.1建立计算域;S1.2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使得单圆柱试件周围网格内密外疏;S1.3初始条件设置:模拟气固两相流,其中,连续相流体为理想空气;离散相颗粒为沙粒,并设定湍流模型以及连续相的求解控制方程;边界条件设置:对单圆柱试件计算域的各部分边界进行定义;S2、模拟气固两相流运动特征时,离散相与连续相为单向耦合或双向耦合;模拟计算冲蚀作用时,离散相与连续相为双向耦合;所设置参数包括:离散相注入器参数、壁面冲蚀磨损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8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18891.7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3/3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规划技术领域,是一种含储能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多目标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第二步:利用博弈策略的多目标优化权系数法,将多目标函数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转化为单目标函数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并权重系数的最优解集;第三步:利用遗传算法求解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获得最小容量配置。本发明能合理的规划混合电力系统中电池储量、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火电的容量,在风光火等电源的“源”端便将其优先进行配置,然后将其传输到“网”端,降低了电网运行调控难度,保证了混合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为电网可靠运行提供重要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21652079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2786434.7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培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双面培训设备的可调壁挂支架,包括底座、立柱、支撑机构一、支撑机构二和键盘托,支撑机构一中机械臂一的零部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显示屏的左右、前后移动;转臂一通过锁紧螺栓一可以实现显示屏的上下移动,支撑机构二中机械臂二的零部件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键盘托的左右和前后移动,转臂二通过锁紧螺栓二可以实现键盘托的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显示屏和键盘托的上下左右移动,满足了不同身高操作人员在不同角度操控工控电脑及键盘和鼠标的需求,增加了培训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