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90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876667.0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导输电电缆及超导输电电缆系统。超导输电电缆包括:壳体、三相交流超导电缆和直流超导电缆;其中,壳体的内部填充有具有预设绝缘等级的第一绝缘层,三相交流超导电缆和直流超导电缆均插设于第一绝缘层内;三相交流超导电缆的引出线伸出至壳体的外部以与交流用电设备相连接;直流超导电缆的引出线伸出至壳体的外部以与直流用电设备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同时输送交流电和直流电,实现了简洁、高效地交直流供电,并且,避免了交直流的转换,进而避免了电能的损耗,提高了电能的输送效率和空间利用效率,还能保证超导电缆的性质,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16276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375885.9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液氮和氟碳混合介质冷却的超导限流变压器,由铁心(1)、高压超导绕组(2)、低压超导绕组(3)、带真空夹层的玻璃钢杜瓦(4)、液氮和氟碳混合液体绝缘介质(5)、高压出线端子(6)、低压出线端子(7)、制冷机(8)和低温泵(9)构成;高压超导绕组(2)、低压超导绕组(3)位于带真空夹层的玻璃钢杜瓦(4)内,玻璃钢杜瓦(4)内灌装有液氮和氟碳混合液体绝缘介质(5);高压超导绕组(2)和低压超导绕组(3)由液氮和氟碳混合液体绝缘介质(5)冷却和绝缘。液氮和氟碳混合液体绝缘介质(5)由制冷机(8)直接冷却或制冷机(8)加低温泵(9)迫流循环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1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63156.6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一种大跨越输电塔峰值因子计算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包括:基于输电塔类型确定极值风载荷重现期;基于所述输电塔上不同高度,按照设计模型中的风压分段设置大跨越输电塔高空梯度风平均风及脉动风风速实测点位,采集高空梯度风平均风及脉动风风速实测数据,确定所述输电塔上各节段的极值风穿越次数;基于各节段的极值风穿越次数和极值风载荷重现期确定所述输电塔峰值因子,与传统的大跨越输电塔峰值因子计算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有效解决了未考虑结构安全度和高空脉动风场特性的问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78205.2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台风风圈内地表平均粗糙度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基于台风登陆点及后续移动路径扫掠过的经纬度范围内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给出的地表高程数据文件提取台风风圈内地表高程数据;基于所述台风风圈内地表高程数据和地表粗糙度计算公式计算地表粗糙度;基于所述地表粗糙度和地表平均粗糙度计算公式计算地表平均粗糙度系数。解决了对于台风与地表粗糙度之间如何进行量化分析尚未建立指标参数的问题。建立一种台风风圈内地表粗糙度的评价指标,以便于后续评价地表粗糙度对台风风速衰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043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02943.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第一固定件(2)、吊杆(4)、质量块(5)、铜块(6)和第二固定件(7);吊杆(4)上端固定于第一固定件(2)的中心位置,其下端与质量块(5)固定;铜块(6)固定于第二固定件(7)的中心位置,吊杆随着质量块摆动,能够对规格和质量较大的避雷针进行减振,且减振效果好,通过螺栓固定在钢管式避雷针内壁,耐候性好,避免使用焊接工艺,便于安装和施工;本发明通过吊杆将质量块悬挂到钢管式避雷针内部,不会对减振装置的尺寸形成限制,使得减振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钢管避雷针;无需外界提供能量,且弹性模量较小,截面尺寸较大,长度尺寸较小,便于阻尼器设计、制作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0246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34811.X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股线。所述超导股线包括:超导股线线芯、金属箔、金属填充物以及金属管套;超导股线线芯包括完全相同的4个二级线芯;每个所述二级线芯包括超导带材以及金属带材;所述超导带材以及所述金属带材交互堆叠;所述超导股线线芯的外表面包覆有所述金属箔;所述金属箔的外表面包覆有所述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金属箔之间设有金属填充物。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超导股线能够在提高工程电流密度的同时增强导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46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34789.9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超导卢瑟福电缆。该电缆包括导体、多根超导股线和金属护套;多根超导股线紧密螺旋缠绕在导体外壁;金属护套为中空结构,导体和多根超导股线设置在金属护套内部,超导股线的外壁与金属护套内壁接触;金属护套内壁与导体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内填充有冷却介质。采用本发明的高温超导卢瑟福电缆,具有能够有效提高电缆的热稳定性,节省安装空间和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78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96822.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浸渍树脂真空脱气的组分回收装置,包括:真空脱气罐和冷源供给组件,真空脱气罐通过设有回流管的下抽气管与设有温控组件的冷屏组件连接;冷屏组件的冷却介质进口与冷源供给组件的出口间设置冷却介质输送管道。冷屏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外罩形冷屏,其中外壳、罩形冷屏和冷屏间的冷屏连接组件同轴心设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真空脱气工艺中的组分损失,防止大中型超导磁体线圈绝缘处理工艺过程中树脂胶的比例失调、真空度调节组件的污染损坏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结果的发生;采取双冷屏结构,提高了内冷屏冷却效率,增加气流的冷却路径,保证了该装置的长期工作效率,该装置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的实现有机物冷屏捕获。
-
公开(公告)号:CN120012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00786.2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波 , 张宏杰 , 李丹煜 , 孙启刚 , 李丹丹 , 蔡俊鹏 , 李常勇 , 宋香涛 , 穆晓辰 , 曹亚华 , 程凤璐 , 贺文君 , 李海龙 , 刘彬 , 汉京善 , 张国强 , 李孟轩 , 范文琪 , 李晨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线体系承载能力变化情况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方法包括,基于深层残差神经网络实现,该方法利用深层残差神经网络对风速、风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能够准确预测塔线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铁塔振动响应、导线振动响应和绝缘子风偏。并且,通过从多个高度、多个结构部位采集风速、风向数据,全面反映了塔线体系的受力状态,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塔线体系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维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塔线体系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28045.2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输电导线应急止舞的装置及方法,涉及输电导线运行维护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牵拉索,其一端能够连接于输电导线上;调谐质量阻尼器垂吊于所述牵拉索另一端,输电导线舞动时,经牵拉索带动调谐质量阻尼器上下运动,调谐质量阻尼器消耗能量,实现耗能、减振,从而抑制输电导线舞动的幅值。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输电导线应急止舞的方法,将应用于输电导线应急止舞的装置垂吊于舞动的输电导线上,可以迅速抑制输电导线舞动幅值,减少输电导线长时间舞动对线路系统造成的危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