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398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1453034.0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的重构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设置的松弛变量对预先构建的配电网络重构模型进行锥松弛;对锥松弛后的配电网络重构模型进行求解,获得配电网的网络开关状态;所述配电网络重构模型为,以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的开断为控制变量,并在含开关的支路中增加虚拟节点和支路,基于支路潮流进行构建。本发明提出了在含开关的支路中增加虚拟节点和支路的方法,重新构建了含开关的支路的约束条件,改进了配电网络重构模型,当配电网重构时,能够体现含有开关支路的开关断开时的非连接关系,提高了求解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69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011502372.6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超 , 金垒 , 林晓康 , 董世丹傑 , 刘冬 , 傅予 , 陈明辉 , 姜燕 , 许元斌 , 张瑜 , 陈述 , 赵景宏 , 金成明 , 刘景峰 , 吕旭明 , 陈武 , 邓惠贤 , 陈如尹
IPC: H04W12/73 , H04W12/122 ,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终端的边缘接入管控方法及控制器,其中管控方法包括接入步骤和检测步骤;所述接入步骤包括:标识可信注册:业务终端通过区块链客户端向平台进行注册;标识可信解析:区块链客户端发送包含标识编码的解析请求消息给平台,平台请求区块链网络对所述区块链客户端接入信息服务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所述信息服务器向区块链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编码所对应的数据信息或URL信息;所述检测步骤包括检测非法业务终端接入、检测伪基站接入和检测异常行为。本发明实现了对非法接入行为控制,保证了业务终端和边缘物联代理间的有效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36353.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故障电流阻性分量的单相接地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有线路的三相稳态阻性分量和每条线路对地电荷量与电压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三相稳态阻性分量的最大值与除去三相稳态阻性分量最大值后的稳态阻性风量子集平均值的比值,并基于比值得到故障电流稳态阻性分量的单相接地故障集合;基于对地电荷量与电压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得到对地电荷量‑电压比值曲线的单相接地故障集合;将故障电流稳态阻性分量的单相接地故障集合和对地电荷量‑电压比值曲线的单相接地故障集合的交集作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本发明采用稳态和暂态两类判据确定两个单相接地故障集合,最后利用群体比较方法选线和选相,故障诊断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1053221.1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Q10/02 ,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集团户用电习惯的预约购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集团户用电数据;步骤二:根据获取的用电数据,分析集团户用电习惯;步骤三:根据用电习惯,计算集团户用电预缴费金额;步骤四:基于集团户用电预缴费金额,根据各子用户的历史用电情况,计算各子用户的用电缴费分摊数额;步骤五:根据集团户用电预缴费金额、用电缴费分摊数额向集团户发送用电余额提醒、购电下发提醒。通过基于电力集团户用电习惯的预约购电方法,向集团户提供面向集团的整体、统一服务,缩短用户在查询、交费、转账等电费服务上的时间,在响应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抓稳抓牢客户,保障电力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864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10177.5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型配电线路智能故障指示器和指示方法,包括:分别悬挂于三相配电线路上的三组采集单元,每组采集单元包括:供电模块和与供电模块连接的采样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以及通信模块;采样模块、报警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进行通信连接;采样模块用于采集配电线路信息并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判断配电线路故障;报警模块用于故障指示;通信模块用于将配电线路故障信息上传至主站。本发明将现有故障指示器的汇集单元功能下放至采集单元,简化了故障指示器的结构,并将供电模块取电铁芯采用坡莫合金作为磁芯材料进行感应取电,实现小电流情况下的大功率取电,解决了故障指示器采集单元取电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5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21743.7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风险分析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故障风险辨识方法及装置,包括:将当前配电设备过负荷倍数数据代入预先构建的配电设备故障概率函数,得到配电设备故障概率;基于所述配电设备故障概率对配电设备进行故障风险辨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海量配电设备监测数据挖掘配电设备过负荷严重程度与配电设备故障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配电设备故障风险预警方法,具有实用性好、计算简单的优点,为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与检修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6817.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的安全保护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在所述配电网出现故障时,由断路器启动保护设置,并配合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进行故障区段隔离与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其中,所述断路器设置于配电网各级连接处,用于对配电网各级进行保护设置;所述分段开关设置于配电网主干线上,所述联络开关设置于两条馈线之间。本发明在不同位置安装断路器可实现仅故障区段断电,非故障区段可通过重合闸、分段开关以及联络开关的配合实现供电恢复,克服了现有技术解决配电网故障时产生的故障处理时间长,停电范围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7778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25073.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路风险预防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降维松弛方法对预先构建的配网重构模型进行降维处理;设置电缆线路中节点间的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状态变量,利用降维后的配网重构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系统损耗功率值;基于所述系统损耗功率值确定预防电缆线路风险时所述电缆线路中节点间的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状态。通过网络动态重构,降低风险电缆负荷,实现电缆线路风险自适应预防。
-
公开(公告)号:CN113285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37565.6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和装置,获取储能系统的寿命、额定容量和额定充放电功率作为系统初值;将系统初值带入预先构建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求解得到储能系统最优配置方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以所述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净现值最大为目标,以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和额定充放电功率为约束进行构建,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净现值是基于所述储能系统在全生命周期产生的费用得到的。本申请对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的可行域进行离散化,得到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充放电功率,并迭代修正储能系统的运行寿命,降低了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求解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873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84785.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储能电站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包括直流系统故障信号采集模块和电池储能电站控制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池储能电站有功功率控制方法,获取直流系统换相失败或闭锁信号以及电网频率,并对电网频率进行实时跟踪;结合直流系统换相失败或闭锁信号,以及系统频率,执行相应的控制策略。此种技术方案通过对电池储能电站的快速控制,来减少系统频率的波动范围,减少切机切负荷量,提升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及安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