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表面波传输的信道建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13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95448.3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波传输的信道建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将收发天线通过无线方式,耦合到不同直径的金属管道上,耦合距离不超过1/4波长;发送端高度固定,改变接收端高度以及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采集接收端在该高度下无线信道的测量数据,并提取路径损耗值,构建具有接收端耦合距离影响的路径损耗模型;路径损耗模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拟合,得到路径损耗模型中各参数的修正值,修正后得到最终路径损耗模型;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接收端耦合距离输入最终路径损耗模型,即可得到相应情况下的收发端信道路径损耗值。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更便于指导IIOT环境中信号覆盖和工作节点的优化布局。

    不对称加载单零向频扫天线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6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3268.1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加载单零向频扫天线,属于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任意介电常数的介质基板上加载一个扇环贴片,扇环贴片的直边通过垂直短路壁与介质基板相连接。在扇环贴片上加载同轴馈电探针和不对称加载的一对短路销钉,产生辐射零点,实现单向零点频扫的功能;进一步加载槽,使天线的前四个辐射模式被激发,扰动,聚合,并在水平面上对称地产生随着频率变化而进行扫描的辐射零点。本发明实现的不对称加载单零向频扫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宽带多谐,体积小,剖面低等特点,在物联网中可以抑制特定方向上的干扰信号,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同时具有测向的功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降低传播损耗的表面波耦合激发机制

    公开(公告)号:CN118317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53133.5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传播损耗的表面波耦合激发机制,属于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发射天线与单根金属导体的一端耦合,激发了单根金属导体的表面波,利用这种表面波来传输电磁波信号。接收天线通过与单根金属导体另一端耦合接收电磁波信号,实现准无线传输方式,减少两天线间信号传输损耗。本发明机制利用工业物联网环境中大型金属构件,使其作为传播导体进行表面波传输。本发明将通信与环境进行融合,减少传输环境中散射体数目,降低自由传输密集散射波位效应,减少自由传播带来的路径损耗和多径衰落,减轻系统间干扰,降低信道的随机性,既充分确保传输可靠性,又能够灵活部署及调整。

    一种室内高频段信道路径损耗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8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66806.9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室内高频段信道路径损耗计算方法,包括:采集不同发送天线高度下的原始路径损耗数据,提取路径损耗值,构建模型一;在某一发送端天线高度下,人体位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某一测量点,采集路径损耗数据,提取路径损耗值,构建模型二;根据信道传播特性和模型一、模型二,建立具有发送端/接收端天线的高度差以及人体遮挡影响的路径损耗模型三;将路径损耗值、模型三进行参数拟合,得到模型三PL的各参数修正值修正模型三;将预设数据输入得到的最终室内高频段信道路径损耗模型,得到路径损耗值。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无法准确表征实际通信场景中由于天线不同高度和人体遮挡对信号造成影响的问题。

    一种扇形偶极子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94455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659626.8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扇形偶极子圆极化天线的设计方法,属于物联网与微波技术领域。该天线由一对二维扇形偶极子单元、两对调谐枝节、馈电电缆和圆形金属反射器组成。通过二维扇形偶极子单元之间圆心角的角度差,实现90°的时间相位差,从而产生圆极化辐射,同时增加调谐枝节,利用枝节扰动方式使高阶模充分激发并向低频偏移,从而展宽天线带宽。本发明具有40dB以上的前后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应用于微波、RFID、WLAN、卫星导航及物联网等领域。

    一种高增益平面端射天线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66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659615.X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平面端射天线的设计方法,将扇形贴片的直边通过短路壁与地板连接构成天线的主振子,将扇形环贴片的外圆弧边通过短路壁与地板连接构成天线的反射器。改变扇形贴片和扇形环贴片之间的距离,实现主振子和反射器之间产生的电耦合呈现容性;将扇形环贴片的直边宽度设置为0.25倍波长的奇数倍,主振子和反射器之间电耦合产生的电磁波沿着反射器表面向端射方向传播0.25倍波长的奇数倍后,主振子与反射器之间的电耦合由容性变成感性,产生超前相位,电磁波被反射并沿着背射方向传播,在主振子的垂直金属壁与反射器的垂直金属壁之间形成单一方向的连续虚拟电流模式(弹球模式),该模式下实现天线水平方向的高增益端射和低副瓣电平。

    一种通感一体化单极子天线
    9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35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53446.9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感一体化单极子天线,属于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该天线由二维扇形单极子天线和接地板构成,所述的二维扇形单极子天线垂直放置在接地板上方,并通过所述的同轴电缆与所述的接地板连接。主振子可以用模式调节装置来调谐工作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多模谐振宽带特性,而且可以在其俯仰面实现连续的零向频率扫描特性(感知功能)及其方位面实现稳定的单向背射辐射特性(通信功能),从而使得单元天线实现通感一体化功能。本发明具有宽带宽、质量轻、结构简单的特点,在未来低复杂度、高性价比的智能无线电系统的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一种引向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44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736246.5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向天线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该天线由主振子、引向器和反射板构成,主振子、引向器均为扇形结构,其圆弧长度约为中心频率对应的一个波长,主振子与引向器(引向器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可以位于介质基板同一平面也可以位于介质基板不同平面。引向器和主振子可以用模式扰动装置来调谐其工作模式。本发明具有高增益、宽带宽、结构简单的特点,在未来移动通信和无线通信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导体屏后天线
    10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76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59701.0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体屏后天线,该天线的由多边形磁偶极子和矩形磁偶极子构成,能够覆盖802.11a以及802.11b两个频段,并且在多边形磁偶极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开取两个矩形槽调节高次模式以实现带宽拓展,同时,通过在天线下表面加载寄生枝节,从而提高天线的正向辐射。该天线的剖面低、体积小,而且辐射性能不依赖于材料,能直接在空气介质中获得一定的均匀的屏前增益。可将其用于笔记本电脑屏幕等具有大面积导体的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