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材料空心原竹双壁圆形梁

    公开(公告)号:CN204418514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853481.6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物质材料空心原竹双壁圆形梁,其特征在于,空心原生竹筒(2)位于截面中间部分,可在正中央同复合竹质圆筒(1)形成同心圆,由生物质填充料(3)充满(1)和(2)之间的缝隙,从而共同形成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所述的空心原生竹筒(2)除了能形成空心减轻自重外,也是重要的受力组成部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选材广泛,原材料价格低廉,产品制作方便,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可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对缓解我国木材、耕地、煤炭等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环状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空心梁或柱

    公开(公告)号:CN204418512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851243.1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环状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空心梁或柱,包括较厚的A复合竹质圆筒(1)、生物质填充料(2)和较薄的B复合竹质圆筒(3);其中较薄复合竹质圆筒(3)位于正中央同较厚复合竹质圆筒(1)形成同心圆,生物质填充料(2)充满较厚复合竹质圆筒(1)和较薄复合竹质圆筒(3)之间的缝隙,从而共同形成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所述的A复合竹质圆筒(1)的厚度过大于较薄的B复合竹质圆筒(3)。优点:充分利用生物质材料的特点,将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结构构件中。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并且施工工序简单,可应用于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一种竹片或竹条、秸秆复合板

    公开(公告)号:CN202805368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293227.6

    申请日:2012-06-21

    Inventor: 李海涛 李淑恒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片或竹条、秸秆复合板,以竹片或竹条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竹片或竹条布置在复合板内部。利用竹片(条)秸秆板可以制成包装箱。竹片(条)秸秆板以单板层积材作结构支撑,以竹片(条)秸秆板作为围护结构,制成新一代出口包装箱。为降低生产成本,建议首选脲醛树脂胶秸秆中密度板作包装箱围板。也可以直接制造成包装托盘。对缓解我国木材、耕地、煤炭等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可利用生物质废料的复合材料柱

    公开(公告)号:CN213477398U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21206274.3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利用生物质废料的复合材料柱,由工厂预制的空心薄壁钢柱、工厂预制的钢套、打通竹节的空心原竹、填充在空心原竹里的生物质废料、FRP筋、高强螺栓和发泡混凝土组成。其特征是,制作时,在预制好的空心薄壁钢柱里,将填充好生物质废料的空心原竹放置在四个大圆孔固定,其次将4根FRP筋放置在4个小圆孔里固定,然后通过预留好的长方体孔将特制的发泡混凝土浇筑其中,待发泡混凝土膨胀成型后,最后将预制的钢套通过高强螺栓与主体空心薄壁钢柱连接完成。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具有轻质高强、节约资源绿色环保、防锈蚀以及装配成型快便于生产的优点。

    一种经济实用可快速组装的竹材大棚

    公开(公告)号:CN213038584U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20493810.6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济实用可快速组装的竹材大棚,其主要特点是,竹材大棚结构由门框两三角形组合结构单元、简化框架结构单元、两三角形组合结构单元三种结构单元组成,这三种单元通过纵向原生竹筒用不锈钢金属喉箍连接。简化四边框架单元、两三角形组合结构单元沿纵向交错组合布置,三类结构体系中的柱斜撑一体构件均通过将一根原生竹筒在相邻竹隔间挖长孔并填入竹条束弯折的方法加工而成,所有结构单元竖向构件埋入泥土部分表面覆盖一层固化的耐候树脂或裹一层FRP布或耐候性塑料制品,大棚所有原生竹筒及竹质材料均经过连续处理窑处理。该大棚可以快速组装,并且防腐耐久,经济实用。

    一种自保温竹木复合箱梁
    9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27899U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20520348.7

    申请日:2018-04-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保温竹木复合箱梁,包括上翼缘(1)、下翼缘(2)、腹板(3)、加劲肋(4)、保温棉(5)、胶粘剂(6)、钉子(7)和防水涂料(8),其特征在于腹板(3)位于箱梁的侧面,上翼缘(1)位于箱梁的顶面,下翼缘(2)位于箱梁的底面,腹板(3)、上翼缘(1)和下翼缘(2)通过胶粘剂连接,加劲肋(4)设置于端部,与下翼缘(2)顶紧,并和腹板(3)紧密贴合,通过胶粘剂(6)和钉子(7)连接,保温棉(5)填充于箱梁空腔内,防水涂料(8)涂刷于箱梁表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久性好和保温性能好等特点,可替代传统的木梁和竹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竹质增强空心原竹双壁圆形结构构件

    公开(公告)号:CN204418528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851761.3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竹质增强空心原竹双壁圆形结构构件,其结构是空心竹筒(2)位于截面中间部分,在正中央或偏上或偏下,同复合竹质圆筒(1)形成同心圆,原生竹片(4)均布在紧邻复合竹质圆筒(1)的内侧,生物质填充料(3)充满复合竹质圆筒(1)和空心竹筒(2)之间的缝隙,形成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所述的空心原生竹筒(2)除了能形成空心减轻自重外,也是重要的受力组成部分。优点:选材广泛,原材料价格低廉,产品制作方便,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可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对缓解我国木材、耕地、煤炭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压力有重要意义。

    一种筋增强复合竹质圆筒塑料生物基质空心梁

    公开(公告)号:CN204418523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852274.9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筋增强复合竹质圆筒塑料生物基质空心梁,其结构是内层复合竹质圆筒位于截面正中央,同外层复合竹质圆筒形成同心圆,外层复合竹质圆筒和内层复合竹质圆筒之间均布的是钢筋或FRP筋,由生物质填充料和塑料粉碎料形成的混合料充满在复合竹质圆筒和内层复合竹质圆筒之间的缝隙,形成复合材料构件。优点:充分利用了多类材料的特点,将日常生活塑料废品及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土木建筑结构构件中。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并且施工工序简单,可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一种多孔FRP生物基质塑料混合料圆形梁或柱

    公开(公告)号:CN204418522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851743.5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孔FRP生物基质塑料混合料圆形梁或柱,其特征在于,截面内部的竹筒竹片群(3)由不少于3个空心原生竹筒和不少于3个原生弧状竹片通过绳状物(5)捆扎而成,并且所有竹筒直径大小相等,所有原生弧状竹片大小相等,竹筒竹片群(3)与FRP圆筒(1)的圆心重合,竹筒竹片群(3)与FRP圆筒(1)间是由生物质填充料(2)和塑料粉碎料(4)的混合料。优点:充分利用了多类材料的特点,将日常生活塑料废品及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土木建筑结构构件中,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可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一种弧状竹片增强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空心梁或柱

    公开(公告)号:CN204418520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851244.6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弧状竹片增强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空心梁或柱,其结构是B复合竹质圆筒(4)位于正中央,同A厚复合竹质圆筒(1)形成同心圆;弧状原生竹片(2)均布在A复合竹质圆筒(1)与B复合竹质圆筒(4)之间,生物质填充料(3)充满在A复合竹质圆筒(1)和B复合竹质圆筒(4)之间的缝隙,共同形成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所述的A复合竹质圆筒(1)的厚度大于B复合竹质圆筒(4)的厚度。优点:充分利用了生物质材料的特点,将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结构构件中。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并且施工工序简单,可应用于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