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823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29107.2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0L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活性剂在促进水热炭成型中的应用,属于生物质资源化领域。本发明中,将五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司班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PEG 400加入到生物质和水的混合物中。发现表面活性剂对制备高能量密度的生物质炭原料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对生物炭成型特性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提升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物炭的固体产率,同时显著的提升热值,使得制备得到的基础炭原料就有十分高的能量密度;然后将这些生物炭原料应用于成型颗粒燃料的制备发现其成型颗粒具有很高的密度,以及极强的径向抗压强度。在燃烧特性方面也具有十分高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00527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195418.7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料斗、连续热解反应器、炭箱,同时与连续热解反应器、炭箱连通的一级冷凝器,与一级冷凝器连通的二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连接的储气罐,储气罐与连续热解反应器连通,料斗包括其内分别设置有距离传感器的一级料斗和二级料斗,一级料斗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一阀门,二级料斗与一级料斗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阀门;炭箱包括其内分别设置距离传感器的一级炭箱和二级炭箱,一级冷凝器与一级炭箱连通,一级炭箱与二级炭箱连通处设置有第三阀门,二级炭箱的出料口设置有第四阀门,各距离传感器均连接至一控制器,第一至第四阀门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实现进出料的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46001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76898.0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10/00 , B01J13/0004 , B01J13/006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氧化镍/镍铝尖晶石氧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溶液配制;共沉淀凝胶制备;分段控温老化;预热成型;高温煅烧。本发明通过部分共沉淀法制备镍铝碳酸盐和硝酸盐的共凝胶,通过控制干燥和老化的温度及时间来控制晶体的生长过程,同时利用金属氧化物受热分解自身产生氧气的特点,控制成型温度和煅烧温度,创造有利于尖晶石形成的微富氧条件,在简单的条件下即可获得纳米NiO/NiAl2O4氧载体。该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且过程易于控制,能够实现批量生产。该氧载体在化学链式燃烧中表现出非常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无论在化学链式燃烧用于二氧化碳捕集,或是还原水制氢都具有重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43264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0804.1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5G3/00 , C05C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2/00 , C05C9/00 , C05G3/00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稻壳炭的生物质基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稻壳炭与丙烯酰胺溶液混合后,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在70~90℃下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将接枝后的聚合产物用水解、洗涤干燥后即得生物质基树脂材料;所述丙烯酰胺与稻壳炭的质量比为1.5:1~2.5:1,且稻壳炭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不等于1:1;利用本发明获得的树脂材料不仅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而且其吸水能力、吸盐水能力、吸尿素能力(农业中)、保水能力、保盐水能力、保尿素能力都很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46277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70758.1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螺旋滚筒式生物质连续热解装置。一种螺旋滚筒式生物质连续热解装置,其中,包括料斗、设于料斗下部的螺旋进料器,还包括螺旋滚筒式热解器和炭箱,所述的螺旋滚筒式热解器一端与螺旋进料器连接,另一端与炭箱连接。螺旋滚筒式热解器加热段外壁为螺旋状,增加了传热面积,增大传热速率,可将热量迅速传给生物质原料,促使生物质原料快速升温热解,热解气最终进入冷凝器,热解固体产物炭进入炭箱。实现了热解器快速传热,具有普遍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0701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86776.1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F23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1/00 , F23G2900/7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热解焚化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输料机构,底部设出料口、外部设加热腔的破碎机,输送带,密封热解炉,密封高温料仓,油气回收装置;破碎机、输送带置于密封热解炉内;输料机构下部从加热腔和密封热解炉的顶部嵌入并置于破碎机上方,其底部设与破碎机连接的出口;输送带一端设于破碎机出口的下方,另一端的端部位于密封热解炉出料口的上方;密封高温料仓设于加热腔下方且顶部通过穿过加热腔的连通管路与出料口连接,焚烧炉设于密封高温料仓下方并与密封高温料仓连通,焚烧炉顶部设有通过管路与加热腔连接的高温烟气出口;油气回收装置顶部入口通过穿过加热腔的管道与密封热解炉连通。本发明效率高、成本低且无害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7537367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600442.5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5G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炭基尿素肥料的直混熔融成肥装置,包括螺旋挤压机,螺旋挤压机连接电动机和变速器,并由电动机和变速器控制挤压速率,螺旋挤压机外包覆有第一加热腔套,保证搅拌时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保证尿素维持稳定的熔融状态,螺旋挤压机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入料口的上方设有搅拌机,搅拌机外包覆有第二加热腔套,出料口处设有多孔出料模具,使得生物炭和熔融状态的尿素充分接触并由多孔出料模具挤出,搅拌机的上方设有生物炭粉末进料槽和尿素固体粉末进料槽,多孔出料模具的外侧设有旋转切刀。
-
公开(公告)号:CN209161968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677847.3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0G6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生物质热解油温和-深度两级连续式加氢脱氧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充气装置、原料罐、气化室、反应炉和收集罐,所述充气装置、原料罐分别与气化室连通,反应炉至少包含反应炉A和反应炉B,所述反应炉A和反应炉B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气化室与反应炉A之间管路连通,所述反应炉A、反应炉B分别与收集罐连通,气化室的反应物能够从反应炉A进入收集罐,气化室的反应物还能够经过反应炉A和反应炉B进入收集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温和-深度式、连续式加压反应,能有效提高生物油的产率、品质和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314116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0362913.6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供热生物质连续热解制生物炭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物料干燥系统、进料系统、热解系统和炭箱调制系统,还包括燃烧控制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其中燃烧控制系统一端与炭箱调制系统相通,另一端与热解系统相连;烟气处理系统与热解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直接将所产生的生物油和热解气作为燃料为生物质的热解过程提供热能,当生物质热解过程持续稳定进行时,不需要额外提供外部能量,生物质热解过程亦可持续进行,一方面降低了生物质热解制生物炭的能耗;另一方面,直接将产生的生物油和热解气进行燃烧处理,省去了后处理的过程,同时其燃烧后的气体还能用于干燥物料且对环境友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07307U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21829078.4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0G6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连续式生物油加氢脱氧制备燃料的装置,包含原料罐、气化室、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原料罐与气化室连通,反应装置包含反应器A和反应器B,反应器A和反应器B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气化室与反应器A和反应器B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收集装置分别与反应器A和反应器B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气化室上还设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能够置换气化室、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内腔的空气。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针对生物油内酚类物质难以转化、H2消耗较大及不能连续式加氢脱氧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高效转化生物油内酚类物质,且通过氢供体代替氢源进行连续式加氢脱氧的装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