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6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251325.X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IPC: C01G45/12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计量比称取含锂化合物、含锰化合物,并按一定质量百分比加入炭材料,将上述原材料进行球磨混合,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进行第一烧结阶段,使部分化合物分解,然后冷却至室温;将第一烧结阶段所得的材料,从室温升温至第二预设温度,进行第二烧结阶段,然后冷却,得到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原料碳酸锂和二氧化锰中加入乙炔黑,使其经过烧结后气化,能够控制单晶锰酸锂微观形貌的球形化,减少锰酸锂的(111)晶面的面积,从而减少制备的锰酸锂材料中的锰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提高了锰酸锂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17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244878.3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液态金属电池的双层负极集流体,其包括电极杆、浸满锂的泡沫合金A和未浸过锂的泡沫合金B,所述泡沫合金A和泡沫合金B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设在电极杆的底部,通过设置在泡沫合金A上部的螺母和泡沫合金B底部凹槽内的螺母,将泡沫合金A和泡沫合金B固定在电极杆的底部,所述螺母、泡沫合金A和泡沫合金B之间均紧密贴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双层负极集流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双层负极集流体在有效的固定泡沫合金同时,该结构可大规模机械化加工,并且组装简单,加工精度可控,有助于提高电池负极集流体结构的形貌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56270.7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充水溶液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其他元素修饰的二硫化钛TiS2,该材料的化学表达式为MxTiS2,其中,M代表所述其他元素,所述其他元素具体为氢元素、铜元素、碱金属元素及碱土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x代表所述其他元素的掺杂含量,x不大于0.4。本发明通过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或者其他金属离子)对二硫化钛(TiS2)进行改性处理,由此可以得到一种新型可充水溶液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得到改性后的二硫化钛材料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水系锌基电池,发挥高容量和长循环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5420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1197813.X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电源材料及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富锂锰基材料包覆层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问题,并提供制备包覆层的新途径,从而克服富锂锰基材料副反应造成比容量和首周库仑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正极材料,由富锂锰基材料及其外包裹的FeF3包覆层构成。本发明的方法为:将CTAB加入正己醇,加热搅拌,平均分成三份,分别加入Fe(NO3)3、NH4F水溶液和富锂锰基材料水相悬浊液,将所得三份液体混合,静置留取下层水层及固体,离心分离和乙醇洗涤提纯固体,最后真空烘干。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首次库仑效率和比容量;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包覆的有效途径,能使FeF3纳米层均匀分散在富锂锰基材料表面,获得均匀包覆层。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7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32873.X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分段混合均衡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同时判断电池组各单体电池是否满足VL<Vi<VH和电池组是否满足0<SOCmin≥SOCmax<1,若同时满足,则进入步骤S1,否则,不进行充放电均衡,结束;S1.在电池组电压平台期,以SOC最大的单体电池作为均衡对象,以SOC作为均衡控制变量进行均衡控制,在电池组电压非平台期,以电压最大的单体电池作为均衡对象,以电压作为均衡控制变量进行均衡控制。其中,VL为单体电池放电截止电压,VH为单体电池充电截止电压,Vi表示电池组中第i个单体电池的电压;SOCmin、SOCmax分别为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SOC最小值和最大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20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79053.7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的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态和半液态金属电池的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为金属Te或者Te与Sn、Sb、Pb、Bi中的一种以上单质形成的Te合金。本发明创造性的采用金属Te和Te与Sn、Sb、Pb、Bi的合金作为正极材料,金属Te电负性高可提供较高电压,熔点低(449℃),Te合金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且与现有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将其应用于液态/半液态金属电池的正极材料时,可有效解决液态/半液态金属电池的工作电压低和电池的运行温度高的问题,提高电池运行电压、提高能量密度,降低运行温度、减少电池成本,因而尤其适用于液态和半液态金属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69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16821.2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8 , H01M10/39 , H01M10/39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液态金属电池界面化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电池升温至工作温度;(2)检测电池的电压,待电池电压稳定后搁置预定时间;(3)对电池恒流放电;(4)将电池搁置后,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至充满;(5)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待电流密度低于50mA/cm2后将电池搁置;(6)转至步骤(3)进行循环,循环5~10圈;(7)对电池进行恒流放电;(8)将电池搁置后,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充满后将电池搁置;(9)转至步骤(7)进行循环,直至电池的库伦效率满足要求,界面化成完成。通过上述方法避免电池短路失效,提高了电池使用质量,降低电池内阻极化对界面化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10383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327532.6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4/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材料为碳和硫形成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中的碳由芳香族化合物碳化热解得到,该复合材料中的硫可以是以单质硫形式,碳硫键形式或氧硫键形式存在,或者其中的多种形式存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巧应用。本发明的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的特点,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安全无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56569.7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4/60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 , H01M4/60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负极材料,该电极材料包括酸酐部分及二胺部分;其中,所述酸酐为萘四甲酸二酐或苝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二胺为乙二胺、对苯二胺中或2,6-二氨基蒽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酐和二胺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如下关系:n(酸酐):n(二胺)=1:(1.0~1.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有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所述有机负极材料的钠离子电池。本发明公开的有机材料提高了材料长循环过程中的容量保持率,能有效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此外,这种材料制备工艺简单,且最终合成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粒径尺寸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083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702834.2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储能电池的密封材料,其中所述密封材料是将CaAl2S4作为密封剂,以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硼、氮化硼和氮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作为密封材料热膨胀系数的调节剂,加上己烷粘结剂构成。通过添加一些陶瓷材料对CaAl2S4进行改性,调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使其达到满足对各种基底材料进行粘结的目的,因此本发明的密封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满足高温储能电池的长期稳定的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