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间人攻击的双层主动防御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947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352075.2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中间人攻击的双层主动防御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在迁移到新地址并将第一网络标识切换为第二网络标识后,向客户端发送非探测帧;由第一服务器通信标识切换为第二服务器通信标识并向客户端发送第二服务器通信标识;获取来自客户端的第二客户端通信标识;将预先存储的第一客户端通信标识修改为第二客户端通信标识;通过第二服务器通信标识以及第二客户端通信标识与客户端会话。本发明通过将网络标识跳变与通信标识跳变结合起来,通过不可预知的快速变化,抵御了面向服务的MITM攻击以及面向节点的MITM攻击,通过双重随机跳变对中间人攻击有很好的防御效果,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安全性。

    分布式网络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7261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621282.7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节点向签名服务节点发送第一通信请求信息,以供签名服务节点基于第一通信请求信息进行第一次验证,若确定第一次验证通过,基于当前时隙所有通信请求信息,在当前时隙末生成哈希日历,将哈希日历存入分布式数据库中,并向第一用户节点返回签名信息;接收签名服务节点发送的签名信息,基于签名信息和第一通信请求信息,生成第二通信请求信息,将第二通信请求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节点,以供第二用户节点进行第二次身份认证,若第二次身份认证通过,则第二用户节点根据待传输数据执行指令。排除身份冒用的可能,提高分布式网络通信过程安全性,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对等网络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5628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604601.3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等网络的通信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对等网络中所有节点划分为多个簇,在每一个簇中确定一个簇头节点,基于每一簇内的普通节点确定普通路由表,基于对等网络中簇头节点确定关键路由表;基于目标发送节点的待通信数据包和目标发送节点存储的普通路由表,判断目标发送节点的普通路由表中是否包括目标接收节点的节点编号;若确定目标发送节点的普通路由表中包括目标接收节点的节点编号,则基于目标发送节点的普通路由表,确定与目标接收节点的节点编号对应的目标接收节点的节点IP地址;目标发送节点基于目标接收节点的IP地址,将通信数据包发送给目标接收节点。有效提高对等网络的通信效率。

    恶意流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0549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40209.7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恶意流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流的有效载荷;通过分类器的公共识别部分对有效载荷进行识别,确定待识别流的目标类型为公共识别部分中识别成功的第一关键字对应的恶意聚类流对应的类型,以确定待识别流对应的特定识别部分,其中,每一个恶意聚类流对应分类器中的一个特定识别部分;通过确定的特定识别部分对有效载荷进行识别,确定待识别流的类型为目标类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公共识别部分确定待识别流的目标类型,再通过针对性识别目标类别的特定部分确定待识别流的恶意流量类型,有效提高识别效率,降低对硬件处理性能的依赖。

    一种基于非交互的零知识证明的节点认证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4589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966585.0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交互的零知识证明的节点认证方法和装置,在请求方和验证方之间设置注册方作为第三方信任机构;注册方对请求方和验证方之间的认证过程进行信息生成与发送,使得整个节点认证过程中,除了验证方最后告知请求方认证是否成功之外,请求方和验证方之间再无需信息交互。因此,请求方不会有任何秘密信息被泄露,以此达到请求方隐私信息的高度保密,且请求方和验证方之间无需进行多次信息交互才能认证成功,提高了节点认证过程的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好感度。

    一种网络新闻热点挖掘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98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360354.6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新闻热点挖掘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原始网络新闻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网络新闻信息;通过双语LDA主题模型和双语LSA模型提取所述网络新闻信息中的文本特征向量;根据所述网络新闻信息中的文本特征向量,利用Single-Pass聚类算法在Spark平台上并行化运算,得到新闻热点话题信息。通过双语LDA模型和双语LSA模型相结合的文本特征提取方法不仅在主题模型中包含了对各话题有较强区分度的实体信息,还考虑了文本上下文之间的语义联系,并利用基于Spark的并行化Single-Pass聚类算法,加快聚类速度,更有效准确的实现网络新闻热点挖掘。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908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02878.2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认证信息和用户终端使用过程中的多个击键信息,所述击键信息包括敲击多键的键值、敲击多键持续时间和敲击多键间隔时间;根据每个击键信息所述敲击多键的键值和所述认证信息确定所述敲击多键的键值对应的击键样本信息,以根据所述敲击多键键值对应的击键样本信息和所述击键信息得到敲击多键的奖惩值信息,根据每个敲击多键的奖惩值信息得到用户终端使用过程中的奖惩总值;若所述奖惩总值大于认证阈值,则进行用户登录验证,通过采用击键特征进行用户身份认证,比起传统的账号密码认证有着更高的安全级别。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全自主智能路由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8180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794324.X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全自主智能路由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内容请求节点发送的感兴趣内容,以及可达节点列表,可达节点列表中包含若干个可与内容请求节点直接通信的内容路由节点;根据感兴趣内容,从可达节点列表中确定兴趣转发节点,兴趣转发节点为与内容请求节点属于同一类别的内容路由节点;将兴趣转发节点的列表发送到内容请求节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全自主智能路由方法及装置,将系统中的内容路由节点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当内容请求节点发起内容请求时,仅向同一类的内容路由节点请求感兴趣内容,能够大幅降低网络中的数据发现时延,并显著提升缓存命中率,提高了系统效率。

    基站知识化组播路由调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3060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77809.3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知识化组播路由调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间间隔下,所有基站的所有缓存内容的待处理队列;根据每一基站从多个缓存内容中任意选取一个进行组播调度或保持空闲,生成一个调度方案,将所有基站的所有待处理队列的平稳度以及组播调度后的网络总能耗作为优化目标,获取使所述优化目标值最小的调度方案,以实现当前时间间隔的所有基站的组播调度。该方法基于基站的所有待处理队列的平稳度以及调度后的网络总能耗作为优化目标,队列的平稳度能够反映待响应用户的等待时间,从而该方法能够同时保证服务质量以及具有较小的能耗,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启用缓存的组播成本。

    一种遏制虚假感知攻击的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937721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01427.5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遏制虚假感知攻击的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感知任务,根据第一感知任务制定第一支付规则;发送第一感知任务和第一支付规则到多个移动终端,以供移动终端根据第一支付规则选择是否参与第一感知任务;获取参与第一感知任务的多个移动终端发送的感知数据,对感知数据进行EM算法评估,获取每个感知数据对应的感知准确度;根据第一支付规则,基于每个感知数据对应的感知准确度,向每个移动终端支付相应的报酬;获取第二支付规则,第二支付规则根据第一感知任务的感知准确度,基于Q-learning算法或DQN算法得到,第二支付规则用于下一次的感知任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有遏制用户发送虚假感知攻击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