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24054.9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短路端子,该短路端子收纳在第一壳体中,并且具有接触片,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未互相接合时,该接触片分别与多个第一端子中的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解除器,该解除器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接合时,使接触片移位,并且解除相邻的第一端子与接触片之间的接触。接触片包括:接触部,该接触部能够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滑动部,该滑动部能够在解除器上滑动,并且分别布置在接触部的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当接触片由于滑动部在解除器上滑动而移位时,接触部从解除器分离。

    压接端子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92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58758.3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10)的电线连接部(12)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21),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22),其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及第3止水区域(23),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与完成压接加工后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填充有所粘贴的止水部件的一部分的第1槽部,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第1槽部形成为在压接加工时第1筒片部不会卡挂的形状。

    压接端子
    9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81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1164098.X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上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第3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能在压接加工时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滑动的区域、且在压接加工完成后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第1槽部,填充有随着压接加工而被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刮掉的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的、未完全刮掉而残留的一部分,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

    电连接器组合体
    9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83366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710108222.5

    申请日:2007-0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1 H01R13/629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体,在阴连接器中不使阴外壳厚壁化就能提高针对阳连接器上下摇动的强度。在电连接器组合体(1)中,在阴外壳(20)的阳连接器容纳凹部(21)的下壁(23)内侧设置具有向与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部分的阴侧突起,在阳连接器容纳凹部(21)的侧壁(26a)、(26b)内侧设置向与上述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凹入的阴侧凹部(27)。在阳外壳(50)的下面(51d)设置具有与阴侧突起的剖面形状互补的剖面形状的槽,在阳外壳的侧面(51e)、(51f)设置具有与阴侧凹部(27)的剖面形状互补的剖面形状的阳侧突起(62)。阴侧突起嵌入阳外壳(50)的槽中,阳外壳(50)的阳侧突起(62)容纳在阴侧凹部(27)中,限制阳外壳(50)在上下方向的位置改变。

    连接器
    9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17842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780034072.6

    申请日:2007-09-11

    Abstract: 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电气导通也不失灵、简易且容易地连接自如的连接器。在电气连接器(100)中,凹壳体(200)嵌合在凸壳体(400)上。在凹壳体(200)上、在与凸壳体(400)的嵌合方向垂直方向上形成有导向槽(210),在该导向槽(210)中配设有钩搭接头(300)。并且,在凹壳体(200)的该导向槽(210)中形成有开口部(222),对于凸壳体(400)可伸出地设置有钩搭接头(300)的卡止部(315)。在凸壳体(400)嵌插在凹壳体(200)中时,卡止部(315)从凹壳体(200)的开口部(222)向凸壳体(400)侧伸出。卡止部(315)借助形成在凸壳体(400)上的既定的倾斜面(410a)而被卡止。

    连接器
    9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51930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780001049.7

    申请日:2007-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33 H01R13/6277 H01R13/639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简单地且容易地连接而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损失电连续性的连接器。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由母壳体(200)支承,且电连接到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的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由公壳体(400)支承。公壳体(400)插入以与母壳体(200)匹配,这进行了电连接。进一步地,缝隙肋(205a)至(205d)在匹配方向上形成在母壳体(200)内,且沿匹配方向的缝隙(405a)至(405d)形成在公壳体(400)内。缝隙肋(205a)至(205d)具有以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形成的凹陷的渐缩形状,且缝隙(405a)至(405d)具有其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分别大于缝隙肋的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的渐缩形状。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10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8236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0418756.1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第一连接器(1)包括弹簧部件(60),弹簧部件(60)被压配合到其壳体(内壳体(70))中。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2)包括在其的壳体(201)中的沟槽(203)。在匹配时,弹簧部件(60)被沿匹配方向插入到沟槽(203)中,以沿与该匹配方向相交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通过弹簧部件(60)阻止第一连接器(1)的壳体(内壳体(70))和第二连接器(2)的壳体(201)之间的松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