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789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37212.X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交叉隧道的振动台试验系统及其制作方法,系统包括U型钢板、有机玻璃板及钢板制成顶面敞开的可视化模型箱,模型箱内垂直于前后侧面设置聚苯乙烯泡沫板,将可视化模型箱分为左幅和右幅,箱内填筑围岩材料,并在箱内左右两侧修筑坡体,所述左幅和右幅内的围岩材料中分别水平埋设两个立体交叉角度不同的隧道模型,隧道模型周围布设若干加速度传感器和动态应变片。本发明振动台试验系统采取分幅对比原则,通过对一个振动台分左右幅同时填筑,可达到同时刻、同频率、同工况对两个不同相交形式的立体交叉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监测的目的,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能同时对立体交叉角度不同的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同阶段监测及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75765.8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倒梯形路堑边坡滑坡模型试验方法,属于边坡工程与滑坡灾害试验领域,以解决现有模型试验装置普遍存在的因侧向摩阻过大而导致模型模拟结果失真或失误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模型材料采用填筑或砌筑的方式构建于模型试验装置的中后部和中下方空间内,后起后挡板,前止前挡板,下接底板,两侧由左右侧板约束,模拟自然斜坡;在自然斜坡体上采用开挖切坡的方法形成路堑和开挖边坡,开挖边坡在人工降雨或地下水模拟等因素作用下诱发路堑边坡滑坡,形成滑坡和滑床。本发明解决了一般模型试件因侧向约束导致其变形和破坏失真的问题,其侧向摩阻因断面扩容而有效消减,制做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结果可靠,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716500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49311.2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浆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铁路既有线路基加固领域,以解决注入水泥浆成型控制难,以及不能够在指定位置对路基加固的问题。该注浆设备,包括高压注浆机,还包括土工袋、封口装置,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封口管、第一法兰、蝶阀、第二法兰,封口管的一端与土工袋相连,封口管的另一端与大法兰连接,大法兰、第一法兰、蝶阀、第二法兰通过加长螺钉依次连接。本发明使路基沉降和路基病害得到整治,最大程度的减小路基沉降和病害带来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88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70584.0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线路路基病害整治的自钻式水平静压挤密设备,属于路基加固领域,以解决现有铁路路基沉降病害整治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它包括步履行进装置、液压提升装置、钻孔装置、挤密装置,挤密装置包括千斤顶、千斤顶加长架、螺纹顶杆、砼夹持壳体、卡扣,千斤顶的前端连接有螺纹顶杆,千斤顶的后端装有千斤顶加长架,螺纹顶杆的轴线方向上安置砼夹持壳体,砼夹持壳体中设有砼块,砼块通过卡扣锁定;钻杆和千斤顶两者之间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本发明不但能够实现水平挤密,而且能够完成有一定角度的挤密桩挤密;挤密装置便于移动,机动性强,施工效率高;操作更加快捷和省力,不影响路线的正常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0366933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70182.9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该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钢筋混凝土护壁和EPS填筑层三个部分构成。该结构的实施方法是:逐节开挖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的桩坑,每开挖一节,就及时施作该节护壁,直到桩坑开挖到设计标高且护壁紧随施作完成,自桩坑底标高逐节向上进行EPS填筑层预制块的安装直至桩顶标高,进行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的钢筋笼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EPS填筑层预制块价格便宜、可标准化生产且现场组装方便。本发明为刚-柔结合的有机整体,不仅可以满足抵抗滑坡推力的要求,而且能够在地震工况下起到很好的消能作用,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1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0629114.7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贵州大学
IPC: G01N29/44 , G01N29/06 ,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F18/1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桥梁转体销轴损伤识别的超声波智能评估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桥梁转体施工中,转体销轴的损伤快速识别困难的技术问题,包括:桥梁转体销轴中设置的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核心处理器、数据滤波器以及提前训练好的用于分析识别销轴损伤程度的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运算程序;通过设置在销轴轴心位置的超声波传感器获取到销轴的超声波数据,将数据经过小波去噪处理后转换为波形图像数据导入提前构建并经过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分析识别,快速且精确的得到桥梁转体销轴的损伤情况,本发明能够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处理下精确的识别桥梁转体销轴的损伤情况,能够有效的提升桥梁转体施工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9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20642.4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家玮 , 周文皎 , 张玉芳 , 袁坤 , 马殷军 , 李健 , 张寿红 , 吴红刚 , 尹振华 , 马宁 , 段磊 , 杨韵霓 , 万军利 , 黄启迪 , 刘梦佳 , 崔建 , 刘波 , 刘有乾 , 杨昊天 , 杨忠民 , 宋国壮 , 高旭 , 邢哲源 , 孙利 , 李铁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弯曲元评价土工格栅锁固效果的主动监测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土木格栅上方和下方的若干个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框架、激发端和接收端,所述激发端和所述接收端均与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中包括显示电路,所述显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功能示波器和计算机。本发明采用上述装置,通过弯曲元传感器监测装置整体结构提前置入路基土体,获得监测土体的力学性能数据,通过精确数据获得可量化的土体性能指标,避免挖开土体导致土体性能改变,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少了工作量,有利于针对土体力学性能与土工格栅锁固效果的研究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8972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09870.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嘉兴大学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兆荣 , 韩侃 , 梁栋 , 李永强 , 张启斐 , 李剑 , 赵守全 , 吴红刚 , 杲斐 , 崔雍 , 武小鹏 , 杨明 , 李继光 , 殴长城 , 赵常要 , 靳月清 , 窦顺 , 卢松 , 杨昊天 , 陈熹 , 李慧 , 郭瑞琪 , 蒋育华 , 王伟星 , 孟进宝 , 张永康 , 陈宁春 , 王瑜 , 赵永虎 , 刘锟 , 褚红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用雷达天线检测机器人。包括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壳,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壳之间铰接有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二固定壳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固定壳内固接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接有等距分布的电动伸缩杆和等距分布的拉簧,等距分布的所述拉簧共同固接有传动板,对称分布的所述传动板之间固接有雷达探测器,所述雷达探测器套设有环形套。本发明通过第一传动带使雷达探测器移动,利用环形套和第一传动带将地面和雷达探测器直接的空间进行填充,防止雷达探测器的路径上存在间隙,通过环形套适应对不同位置的探测,使第一传动带始终与墙面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0137212.X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交叉隧道的振动台试验系统及其制作方法,系统包括U型钢板、有机玻璃板及钢板制成顶面敞开的可视化模型箱,模型箱内垂直于前后侧面设置聚苯乙烯泡沫板,将可视化模型箱分为左幅和右幅,箱内填筑围岩材料,并在箱内左右两侧修筑坡体,所述左幅和右幅内的围岩材料中分别水平埋设两个立体交叉角度不同的隧道模型,隧道模型周围布设若干加速度传感器和动态应变片。本发明振动台试验系统采取分幅对比原则,通过对一个振动台分左右幅同时填筑,可达到同时刻、同频率、同工况对两个不同相交形式的立体交叉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监测的目的,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能同时对立体交叉角度不同的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同阶段监测及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97694.2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玉芳 , 范家玮 , 马殷军 , 李健 , 袁坤 , 吴红刚 , 张寿红 , 周文皎 , 刘有乾 , 杨昊天 , 崔建 , 刘波 , 段磊 , 尹振华 , 杨忠民 , 宋国壮 , 杨韵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剪切波速的深部土体主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属于边坡土体监测领域,包括置于土体同一深度且相对设置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均包括定位机构、设置于定位机构上的升降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输出端的调角机构、设置于调角机构输出端的伸缩机构以及设置于伸缩机构上的弯曲元发射器或者弯曲元接收器。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剪切波速的深部土体主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可对监测土体的力学特性进行主动监测,在灾害发生前即可通过力学特性参数的改变,提前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类型、程度等,利于及时高效防灾减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