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316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0370354.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14 , C08F210/14 , C08F236/20 , C08F23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己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聚己烯弹性体中交联共聚单体的浓度为1wt%~10wt%;聚己烯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20万,等规度>90%,密度为0.850~0.900g/cm3,玻璃化转变温度≤‑40℃。制备方法包括: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混合溶剂、交联共聚单体、助催化剂,反应5‑20min后,再向体系中加入己烯‑1和Ziegler‑Natta主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20‑20℃,得到聚己烯弹性体。本发明使用己烯‑1和交联共聚单体反应制备聚己烯弹性体,其中聚合反应采用低温聚合,催化剂无需特殊处理,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采用的溶液法聚合工艺可以降低低聚物含量,而且不会堵塞反应器,保证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75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910004646.X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赵增辉 , 韦德帅 , 付义 , 宋磊 , 高宇新 , 王斯晗 , 方宏 , 王登飞 , 任合刚 , 闫义彬 , 傅智盛 , 范志强 , 姜进宪 , 杨国兴 , 何书艳 , 王玉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与聚丙烯热塑性硫化胶。该热塑性硫化胶包括聚合物基体和交联体系,其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聚合物基体的主要组成包括: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65‑80%、聚丙烯20‑35%;以100重量份的聚合物基体计,所述交联体系的含量为0.35‑115.4份。本发明用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代替传统的乙丙橡胶,免除了切胶、碎胶等工序,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能耗,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另外,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的聚乙烯壳层具有非常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赋予热塑性硫化胶更好的韧性和更低的使用温度范围,更加满足汽车、家电、电线电缆、建筑等行业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340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934951.9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熔融指数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在氢气存在条件下,使用含有多元外给电子体的催化体系,制备熔融指数大于20g/10min的聚乙烯。多元外给电子体催化体系包含催化剂组分(A),烷基铝化合物(B)和多元外给电子体(C),其中组分(A)由选自干粉型或浆液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烷基铝化合物(B)选自烷基铝或烷基氯化铝。多元外给电子体(C)包括第一类外给电子体和第二类外给电子体:第一类外给电子体为多卤代烷烃,第二类外给电子体选为乙酰丙酮类化合物。制备高熔融指数的聚乙烯工艺包括浆液聚合工艺和气相聚合工艺及它们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23942.6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10 , C08F110/02 , C08F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乙烯气相聚合评价试验装置的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将一定量种子床通过种子床加料口加入气相聚合反应釜,利用温度控制系统将气相聚合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至70‑90℃;步骤S2,将氮气从气体进料口加入所述气相聚合反应釜至表压为0.3MPa,通过放空及抽真空口将气相聚合反应釜抽真空;步骤S3,通过气体加料口加入试验所需的氢气,再加入聚合单体乙烯至一定压力,调整循环气速至0.05‑0.5m/s;步骤S4,利用温度控制系统将气相聚合气相聚合反应釜温度升至设定反应温度;步骤S5,通过气体加料口将聚合单体乙烯加入气相聚合反应釜至反应设定压力,开始聚合反应;达到反应设定时间后,停止加入聚合单体乙烯,利用温度控制系统降温至室温,关闭循环压缩机,打开放空口将气相聚合反应釜内气体放空,加入氮气置换3‑5次。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14248.8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34 ,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乙烯与α‑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的评价方法:将一定量种子床加入反应釜,打开搅拌至一定转速,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0‑90℃;用氮气和抽真空反复置换反应釜8~10次,然后加入试验所需的氢气,再加入一定量聚合单体乙烯,打开循环压缩机,调整循环气速至0.05‑0.5m/s;将系统温度升至反应温度;将一定量助催化剂烷基铝和主催化剂加入反应釜;将搅拌转速调至100‑400r/min;之后将聚合单体乙烯和共聚单体α‑烯烃加入反应釜至反应设定压力,开始聚合反应;达到反应设定时间后,停止加入聚合单体乙烯和共聚单体,降温,关闭循环压缩机,将反应釜内气体放空,拆开反应釜盖,取出反应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3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936554.5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用复合外给电子体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第1类外给电子体和第2类外给电子体组成,所述第1类外给电子体为多卤代烷烃,所述第2类外给电子体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所述多卤代烷烃为具有1‑18个碳的直链烷烃、环烷烃或者具有6‑18个碳的含有一个苯环的取代芳烃,且至少含有两个卤素,且至少包含以下结构:两个卤素在同一碳原子上或者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至少各含有一个卤素原子。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含上述组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体系以及以上述催化体系为催化剂的烯烃聚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36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61761.9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0/02 , C08F210/02 , C08F2/34 , C08F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用于气相聚乙烯装置中茂金属催化剂在线切换为铬系催化剂,所述切换剂由0.1~10.0wt%烷基硅醇和90.0~99.9wt%分散剂组成,所述分散剂为无机氧化物分散剂。本发明制备的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可以使得气相聚乙烯装置茂金属催化剂在线切换为铬系催化剂进行生产。使用本发明乙烯气相聚合牌号切换剂,整个催化剂切换过程不用新增催化剂进料设备,不需要装置停车以及更换种子床,操作简单、易于实施,过渡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2279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679632.8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书艳 , 王登飞 , 姜涛 , 郭峰 , 任合刚 , 闫义彬 , 高宇新 , 宋磊 , 杨国兴 , 付义 , 王斯晗 , 姜进宪 , 赵增辉 , 韦德帅 , 王淑英 , 李洪兴 , 郭恩义 , 张希来 , 王立娟
IPC: C08F210/1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工艺的催化剂、催化剂组分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组分包括:纳米级二氧化硅载体,负载在二氧化硅载体上的含钛化合物、含镁化合物、给电子体化合物和共聚性能改性剂;其中,所述给电子体化合物为醚和/或醇;所述共聚性能改性剂为硫醚化合物;其中,含镁化合物以镁计,含钛化合物以钛计,含镁化合物与含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0:1,硫醚化合物与含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小于1:10,给电子体化合物与含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5~300:1。本发明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尤其是气相流化床聚合时,具有催化活性高、共聚性能好、聚合产品松堆密度高、细粉少等优点,适用于乙烯和1‑丁烯或1‑己烯共聚合生产高性能的聚乙烯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775971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610685033.3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合刚 , 王斯晗 , 高宇新 , 宋磊 , 邹恩广 , 姜进宪 , 付义 , 杨国兴 , 王登飞 , 韦德帅 , 赵增辉 , 何书艳 , 张瑀健 , 国海峰 , 郭峰 , 单大睿 , 王立明 , 孙全民
IPC: C08F10/02 , C08F4/646 , C08F4/02 ,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聚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以无水氯化镁和多孔硅胶为复合载体,负载在所述复合载体上的含钛过渡金属作为活性组分,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给电子体化合物作为改性剂,所述给电子体是具有不对称性的硅烷类化合物。本发明解决了一般催化剂活性不高、共聚能力差和产品细分含量高的问题,通过催化剂制备中加入不同硅烷类给电子体化合物,生产具有不同熔融指数的聚乙烯树脂,特别是可以用来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乙烯/1‑己烯共聚新产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改善了了树脂的加工性、拓宽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76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004634.7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赵增辉 , 韦德帅 , 付义 , 宋磊 , 高宇新 , 王斯晗 , 方宏 , 王登飞 , 任合刚 , 闫义彬 , 傅智盛 , 范志强 , 姜进宪 , 杨国兴 , 何书艳 , 王玉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冲聚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该高抗冲聚氯乙烯的原料组成包括:PVC树脂100份,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5-25份,相容剂2-15份,稳定剂0.5-8份,润滑剂0.5-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抗冲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代替乙丙橡胶等弹性体可以直接用于高抗冲聚氯乙烯的生产,不需要进行切胶、碎胶等高能耗的处理,大幅度降低了高抗冲聚氯乙烯的生产成本,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另外,核壳型球状茂金属乙丙橡胶的聚乙烯壳层具有非常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赋予高抗冲聚氯乙烯更好的韧性和更低的使用温度范围,更加满足汽车、家电、电线电缆、建筑等行业的要求。
-
-
-
-
-
-
-
-
-